
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doc
2页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012 年 10 月 04 日 08: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现代国家的上层建筑既要适应本国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也得符合国际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还会受到国际上层建筑的影响全球化不仅引起国家内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巨大变化,而且促使国际经济基础和国际上层建筑逐步形成面对这些情况,有必要重新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环境的总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环境的总和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国内外常见的有关教科书和工具书定义: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不包括生产力,更不包括环境但恩格斯曾对经济基础作过更宽泛的解释:“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由此理解经济基础,不仅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且包括相关环境这一解释从全球化视阈来看是富有远见的,应当把经济基础理解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环境的总和。
1. 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环境的总和,与上层建筑一起构成完整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是得到公认的如果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和环境,那么由它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形态就只包含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显然是不完整的试想,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也没有地理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都没有,怎能构成完整的社会形态呢?2. 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环境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流观点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如果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和环境,就难以解释上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至少解释得不彻底、不充分例如,世界各国政府中都有一些负责不同产业发展的部门,如农业部、工业部、能源部、交通部等,这些部门属于上层建筑,它们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固然有调整生产关系的需要,但是更为重要的职能是促进相关部门的生产力发展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环境共同来实现的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过程中,后者必然对前者起反作用如果经济基础不包含生产力和环境,那么这种反作用就只能由生产关系来承接和实现然而,在现实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最终不是落脚于生产关系,而是落脚于生产力和环境。
虽然这种反作用通常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来传递给生产力,但是反作用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作用效果要通过生产力实际发展情况来检验脱离生产力发展需要来调整生产关系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也无法检验这种调整是否正确各国经济基础的跨国交织各国经济基础的跨国交织一个国家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相关环境的总和称为国内经济基础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特别是跨国投资引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跨国交织,使得某些经济成分的产权和空间位置分属不同的国家由于一些国家境内存在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同时有大量对外投资企业,在分析各国经济基础时不能不考虑它的跨国交织问题全球化进程中联系日益紧密的各国经济基础与地球环境的总和,称为国际经济基础,它充分发育后也可称为世界经济基础当各国经济处于封闭状态时,尚未构成国际经济基础;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和环保的联系达到相当紧密的程度,足以构成国际经济基础迄今为止,尚未出现由国际经济组织投资创办并直接经营的大规模生产单位,地球环境除了大气层、公海、南极洲和外层空间之外,其他地表面积属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土目前国际经济基础除了包括各国生产力之外,尚无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生产力;整个地球环境,包括那些未纳入各国经济基础的环境,都属于国际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在各国多种生产关系中,国际经济基础更注重那些反映人类共同利益的生产关系。
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有些边缘化国家的经济还比较封闭,国际贸易中存在种种壁垒,因此,目前国际经济基础还很不完善,有待巩固和发展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化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化国家内部上层建筑在全球化冲击下,发生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变化第一,调控经济和保护环境成为国家的重要职能这两种职能在20 世纪中后期逐步形成和增强,具体表现在一系列旨在规范经济活动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被颁布实施,政府机构中增加了负责调控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职能部门,意识形态中形成了宏观调控理论和环境保护理论第二,上层建筑直接满足人们政治文化需要的功能增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政治文化方面的需要逐步增强,公民要求行使民主权利,参加国家管理,从事意识形态中的学习、创造和交流活动第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从过去的平面结合变为现在的交错结合有些政府机构主要管理社会事务,属于传统的上层建筑部门,同经济基础是等距离平面接触;有些新兴政府机构则主要管理经济事务,甚至承担某些发展生产力的责任,深入经济基础内部与之交错结合第四,国家之间上层建筑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冲突也时有发生国际上层建筑的构成国际上层建筑的构成国际上层建筑是各种国际政治组织、国际条约和国际意识形态的总和,它基于国际经济基础,通过各国上层建筑密切合作来活动,在职能和作用方面则超越国内上层建筑。
对国际上层建筑中最引人注目的机构或元素,可以列出下面的菜单并逐项点击和扫描1.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各种国际组织多达数万个,其中网站建设比较完备的就有 5700 多个这些国际组织中部分属于非政府间的专业协会和经济组织,部分属于政府间的国际政治组织,后一类可以视为国际上层建筑机构2. 国际宪章、公约、条约和协议这些国际文件通过国家之间谈判协商产生并经其议会或政府批准后生效,对参加国有约束力3. 区域国际组织世界各大洲都有一些区域性国际组织,洲际松散型合作机构也纷纷建立1993 年成立并逐步扩大的欧洲联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政治经济实体4. 国际意识形态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所形成的一些学说、理论、宗教观念超越国界,逐步成为国际意识形态诸如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理论、凯恩斯主义、环保主义等,都具有一定的国际意识形态性质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观念也可视为国际意识形态虽然它们最初产生于某个国家或地区,但是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和信奉,成为国际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国际上层建筑应当适应国际经济基础的要求并为后者服务,如维持和平、保护环境、安置难民、帮助贫困国家发展经济等但是目前国际上层建筑受大国支配的情况比较常见,有时甚至成为某些大国干预别国内政的工具,这是国际上层建筑有缺陷或不完善的表现。
现代国家的上层建筑既要适应本国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也得符合国际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还会受到国际上层建筑的影响撇开国际上层建筑的影响不说,判断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是否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必须全面分析它同国内国际经济基础的关系只有当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既同本国经济基础相适应,又有利于或者至少不损害国际经济基础,才能认为它全面适应了经济基础的要求 (郑志国郑志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