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头优秀文档.ppt
20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镜头,,摄影教案,,§1-1 透镜与加膜,透镜的种类与片组,,凸透镜,,凹透镜,,非球面透镜,,萤石透镜和超低色散透镜,,透镜片组,,通光孔径越大,景深越小大口径镜头便于拍摄小景深的特殊要求照片,,焦距与视角(视野宽度)反比,,§1-3 镜头的选择,,未加膜镜头对光线的损失,,28mm~70mm、35mm~135mm、70mm~210mm等,,§1-3 镜头的选择,,135相机的超广角镜头: f=22mm,视角90°,,球差和纵向色差影响整幅画面的影象质量,,两种畸变:枕形畸变和桶形畸变,,视角广、景深大、纵深透视感强,,135相机的标准镜头: f=50mm,,鱼眼镜头: 135相机f=16mm,视角180°,对镜头成像质量的要求(物呈平面状且垂直于主光轴),,物面上每一个发光点都应成一个清晰的像点;,,两种畸变:枕形畸变和桶形畸变,,§1-3 镜头的选择,,景物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压缩了纵深感,,球差和纵向色差影响整幅画面的影象质量,,景深小,便于拍摄虚实结合的照片,,横向色差、畸变、场曲、像散和彗差只影象边缘影象的质量,,焦距与视角(视野宽度)反比,,现象:每个像点出现色散(可区分位纵向色差和横向色差),从而降低成像质量,,现象:初中心十字线外,其余直线的像都弯曲,,§1-2 焦距与口径,,横向色差、畸变、场曲、像散和彗差只影象边缘影象的质量,,现象:边缘处的横线和竖线不能同时清晰聚焦,,用小光圈(只用近轴光线),,现象:每个像点出现色散(可区分位纵向色差和横向色差),从而降低成像质量,,镜头的加膜,,未加膜镜头对光线的损失,,单层加膜和多层加膜,,加膜还能提高成像质量,,加膜质量的目测鉴别,膜厚:1/4波长,第一表面反射的光线,第二表面反射的光线,,§1-2,焦距与口径,焦距与成像效果,,焦距与视角(视野宽度)反比,,,,,,,,景物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压缩了纵深感,,两种畸变:枕形畸变和桶形畸变,,大口径镜头便于拍摄小景深的特殊要求照片,,镜头口径为:25mm ∶ 50mm=1∶2,,所有像点都位于一个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上;,,物面上每一个发光点都应成一个清晰的像点;,,用小光圈(只用近轴光线),,§1-4 镜头的像差,,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可变,如:,,现象:边缘处的横线和竖线不能同时清晰聚焦,,未加膜镜头对光线的损失,,最大光孔直径=25mm,,对镜头成像质量的要求(物呈平面状且垂直于主光轴),,现象:每个像点出现色散(可区分位纵向色差和横向色差),从而降低成像质量,,135相机的广角镜头: f=38~30mm,,§1-2 焦距与口径,,§1-3 镜头的选择,§1-2,焦距与口径,焦距与成像效果,,焦距与视角(视野宽度)反比,,,,,,,,§1-2,焦距与口径,焦距与成像效果,,焦距与视角(视野宽度)反比 (见p7),,,,,,,标准 中焦 长焦,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的口径,,口径的含义: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孔,,口径的表示方法:用最大通光孔直径与焦距的比表示,如:,,焦距=50mm,,最大光孔直径=25mm,,镜头口径为:25mm ∶ 50mm=,1∶2,,,大口径的优越性,,镜头的分辨率高:,,最小分辨角:,,,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用教高的快门拍摄,,通光孔径越大,景深越小。
大口径镜头便于拍摄小景深的特殊要求照片,,§1-3 镜头的选择,标准镜头,,135相机的标准镜头: f=50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 f=70~75mm,,广角和超广角镜头,,135相机的广角镜头: f=38~30mm,,135相机的超广角镜头: f=22mm,视角90°,,鱼眼镜头: 135相机f=16mm,视角180°,,,广角和超广角镜头的特性,,视角广、景深大、纵深透视感强,,焦距越短,畸变越大,,远摄和超远摄镜头,,135相机的远摄镜头:f~200mm,视角12°,,135相机的超远摄镜头:f>300mm,视角<8°,,,远摄镜头的特点,,景深小,便于拍摄虚实结合的照片,,视角小,使远处的景物有足够的大小,,景物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压缩了纵深感,,畸变小,,,变焦镜头,,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可变,如:,,28mm~70mm、35mm~135mm、70mm~210mm等,,变焦镜的优点:一只镜头代替多只定焦镜头,方便拍摄,,变焦镜的缺点:成像质量差于定焦镜,,§1-4,镜头的像差,对镜头成像质量的要求,(物呈平面状且垂直于主光轴),,物面上每一个发光点都应成一个清晰的像点;,,所有像点都位于一个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上;,,各像点的放大率必须是同一个数值;,,像的各部分必须保持与物同样的色彩。
球面像差,,现象:近轴光线和远轴光线的焦点不一致(每一物点的像变成光斑)使成像质量下降,,原因:采用了球面透镜,,解决办法:,,采用非球面透镜,,用多片透镜矫正球差,,用小光圈(只用近轴光线),,,,色像差,,现象:每个像点出现色散(可区分位纵向色差和横向色差),从而降低成像质量,,原因:透镜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解决办法:,,采用消色差镜头,,采用多片镜头矫正色差,,采用小光圈,,,畸变像差,,现象:初中心十字线外,其余直线的像都弯曲,,原因:离主光轴不同距离物点的横向放大率不同,,两种畸变:枕形畸变和桶形畸变,枕形畸变,桶形畸变,,,像散(纵横差),,现象:边缘处的横线和竖线不能同时清晰聚焦,,原因:物点远离主光轴时,子午面(物点与主光轴构成的平面)内的光束与非子午面内的光束不能会聚在同一平面,理想的像,横线清晰,,竖线模糊,横线模糊,,竖线清晰,,,场曲(像场弯曲),,现象:中心和边缘不能同时清晰成像,,原因: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物体在一个盘形的曲面上清晰成像,,,彗差,,远离主光轴的物点发出的通过透镜中心的光束形成的像点与通过透镜边缘的光束形成的像点不重合,从而形成彗星状弥散斑,,,球差,和,纵向色差,影响整幅画面的影象质量,,横向色差,、,畸变,、,场曲,、,像散,和,彗差,只影象边缘影象的质量,,对各种像差均作初步矫正的镜头称为“,正光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