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历史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试题参考word.doc
8页华蓥一中初三历史第三阶段测试题考试范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至19课(主要考查13至19课)命题者:代明珠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30个小题,共计30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争夺的焦点是 A.亚洲 B.巴尔干半岛 C.中东 D,西欧2.华盛顿会议的正式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利益冲突最严重的国家是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日本 c.英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3.关于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复苏 B.使美国资本主义统治得以稳定C.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4.2002年12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大学回答学生关于北约东扩的提问时说:“华沙条约组织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普京此番言论是针对北约成立的目的而言的,北约的目的是 A.与华约对抗 B.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遏制 C.加强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 D.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5.中东问题一直是国际局势的热点问题,但中东问题的形成却是有历史根源的,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主要因素是 ①民族问题②宗教问题③大国干预④领土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6.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A.非洲独立年 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阿尔及利亚独立7.右图是是一种货币的标志,这种货币是 A.美元 B.欧元 C.英镑 D.人民币8.下面关于当前世界格局新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已经结束 B.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开始出现“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D.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峙局面形成9.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0.“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
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11.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美国放弃战时与苏联的同盟 B.美苏争霸C.“冷战”政策实施 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12.下列图表中,最能反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13.右图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图对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有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②2O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③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下降 ④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其中实力最强的西方经济大国是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美国15.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又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正式结成欧洲联盟。
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这段材料主要叙述了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过程 B.西欧国家受到“冷战”的威胁 C.西欧国家已经形成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16.现在,很多欧洲人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标志是2 / 8 A B C D17.1948年,美国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为54.6%,英、法、日和联邦德国共占19.6%;到1970年,美国所占比重为3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西欧、美、日工业生产都在向前发展 B. 各国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C.西欧、美、日三足鼎立局面长期存在 D.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18.2012年1月23日,欧盟决定禁止其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以逼迫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下列有关欧盟的知识点,哪一项是正确的?A.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政治集团B.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防止共产主义渗透”C.欧盟成员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权利D.欧盟最大的成员国是俄罗斯19.下列措施中,既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们借鉴的是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寻求美国大力支持 D.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20.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21.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动荡,出现了雪崩式的政治变化。
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A.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B.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C.中苏关系恶化 D.改革成效不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2.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 B.匈牙利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23.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并成为东南亚第一个“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和“神奇的港口之国”的是A.印度 B.新加坡 C.韩国 D.马来西亚24.新华网新德里2012年3月29日电,国家主席胡锦涛29日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理辛格,就中印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新的重要共识二战后,面对印度人民的反英浪潮,英国在印度实行了A.“分而治之”的方针 B.中立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武装干涉25.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
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C.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 D.东欧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6.世界列强争夺中东地区,除地理位置和故略位置极为重要外,还争夺该地区丰富的资源是 A.天然气 B.煤炭 C.水 D.石油27.下列关于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B.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C.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D.巴以问题完全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28.下表是部分跨国公司生产(销售)情况,该表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众公司汽车的部件来自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西门子公司5万多个产品的部件来自130多个国家雀巢公司所属分公司遍及世界五大洲50多少国家,有8500多种产品在100多个国家销售。
波音公司每一架客机的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海外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A.区域集团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一超多强”趋势29.右图所示,中国企业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捍卫正当权益,应诉求于A.上海合作组织 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30.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时,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A.中、俄等国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军事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D.中国应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促进经济发展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不**要**超**过**密**封**线*****************************************************************华蓥一中初三历史第三阶段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答题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材料解析题(31题8分,32小题6分,33小题6分.3个小题共计20分.)31.2012年5月18日,美国国防部发布2012年度《涉华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妄评中国军力发展变化,质疑中国国防预算,重弹“中国军事威胁”老调。
5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该报告是冷战思维的产物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上文中的“冷战”是指什么?标志“冷战”开始和结束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2)新中国建立后,美国一直对中国持孤立和敌对态度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哪一历史事件打开了两国关系坚冰?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及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中,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2分)(3)2012年5月3-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你认为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能给两国和世界带来什么积极意义?(3分)答:(1)“冷战”指: 开始事件: ;结束事件: (2)历史事件: ;问题: (3)积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