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航空RNAV教案.ppt
115页天津航空有限天津航空有限责责任公司任公司RNAVRNAV运运行行教教 案案Ø 简介Ø 基本概念Ø 定位方法Ø 飞行方法Ø 飞行程序Ø RNAV5运行Ø RNAV1和RNAV2 运行Ø 各机型RNAV/RNP的MEL放行标准Ø 陆空通话用语内容简介Ø 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整合各国和地区RNAV 和RNP 运行实践的基 础上,提出了PBN 的概念和标准,作为飞行运行和导航技术发展的基 本指导准则Ø PBN将RNAV和RNP 等一系列不同的导航技术应用归纳到一起,涵盖 了从航路到进近着陆的所有飞行阶段Ø 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现代航空器机载设备和导航系统,提供全球一 致的适航要求和运行批准标准 Ø 引入RNAV/RNP的原因:•航空运输交通量发展迅速,空域容量需要增加 •边远地区的导航设施缺乏 •一些机场地形复杂 •越来越多的飞机具有RNAV能力Ø RNAV/RNP的优点:• 航迹选择灵活 • 减少飞行距离 • 便于驾驶员操作 • 减少陆空通话,减轻管制员、飞行员工作负荷 • 促进航路和终端区容量的增加 • 有效地利用机载设备和有限的空域和导航资源 • 保证飞行安全和运行正常性 • 提高航空公司运行效益Ø RNAV/RNP值的解释:Q RNAV/RNP X 要求航空器在95%的飞行时间内,航迹误差(横向和纵 向误差)不超过±XNM 。
Q 例如: RNAV5要求航空器在95%的飞行时间内,航迹误差(横向和 纵向误差)不超过± 5NM 基本概念•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PBN 规定了航空器在指定空域内或 者沿ATS 航路、仪表程序飞行的系统性能,包括导航的精度 、完整性、可用性和所需功能• 区域导航(RNAV)RNAV 是一种导航方式,它可以使航空 器在导航信号覆盖范围之内,或在机载导航设备的能力限制 之内,或二者的组合,沿任意期望的航径飞行RNAV 要求 在95%的飞行时间内必须满足规定的精度 • 所需导航性能(RNP)RNP是对在规定空域内运行所需要的 导航性能精度的描述RNP的类型根据航空器至少有95%的 时间能够达到预计导航性能精度的数值来确定 PBN RNAV RNP RNAV 10 越洋和 远程航路RNAV 5 RNAV 2 RNAV 1 航路和终端RNP 4 越洋和 远程航路RNP 2 RNP 1 RNP APCH RNP AR APCH 不同的 飞行阶段RNP with Additional Requirments To be Determined (e.g.3D,4D)预期的各个阶段的典型RNP值:•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GNSS 是卫星导航的通用术语 ,在世界范围提供定位和授时服务,由一个或多个卫星星 座、机载接收机以及系统完好性监视等组成,包括美国的 GPS、欧洲的Galileo、俄罗斯的Glonass 以及星基增强系统 (SBAS)和地基增强系统(GBAS)等• 机载增强系统(ABAS)ABAS 是一种使用机载信息对 来自GNSS 系统的信息进行增强和(或)整合的系统导航传感器(Navigation sensor):机载地基星基机载设备自主导航,独立于地面 导航台通过地面两个或以上DME定位通过24个中至少4个卫星定位通过VOR径向线和距离定位•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视功能(RAIM)v RAIM 是ABAS 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它使用GPS 信号或利用气压高度 辅助来确定GPS导航信号的完好性这种技术是通过检验冗余伪距测 量的一致性来实现的接收机/处理器要执行RAIM 功能,除了定位所 需的卫星外,还至少需要接收到另外一颗具有合适几何构型的卫星信 号•DME/DME(D/D)RNAV 通过至少两个DME 台来确定航空器位置 的区域导航•DME/DME/IRU(D/D/I)RNAV使用至少两个DME 台进行定位, 在DME 信号覆盖的空隙区域,使用的惯性基准组件(IRU)能够提供 足够定位信息的区域导航。
DME台相对角: 当需要获得一个DME/DME位置时,DME/DME RNAV系 统必须采用的夹角范围为30°至150°• 关键DME v 如果某个DME不可用时,将导致DME/DME不能提供满足航 路或程序要求的导航服务,则该DME台被称作关键DME v 例如,如果终端区RNAV仪表离场程序和标准进场程序只能 使用两个DME,则这两个DME台均为关键DME这里假定 飞机的RNAV系统满足本通告附件1中规定的DME/DME系统 最低标准,或本通告附件2中规定的DME/DME/IRU系统最低 标准 v 当出现关键DME失效时,相关部门需要提供相应的通告以提 醒机组•RNAV航路基于RNAV飞行方法划设的航路•终端区RNAV RNP:传统航路与RNAV/RNP航路:传统航路RNAV/RNP 航路•RNAV 程序RNAV仪表离场程序或RNAV 标准终端区进场程序v 仪表离场程序(DP)仪表离场程序是公布的IFR程序,提供自终端 区至航路的超障保护 v 标准进场程序(STAR)标准终端区进场是公布的IFR空中交通管制 进场程序,提供从航路至终端区的转换•飞行技术误差(FTE)飞机控制的精度,根据飞机指示位置与规定 的或期望的位置之间的差异来确定。
FTE 不包括操作失误所引起的误 差即在导航显示上显示的飞机位置与计划航路的偏差•位置估计误差(PEE)估计位置相对于实际位置的偏差值•总系统误差实际位置相对于期望位置的偏差总系统误差等于航迹 定义误差、FTE、PEE的矢量和•旁切航路点(Fly-by)和飞越航路点(Fly-over)首字母定义义举举例尾字母定义义举举例ADME arcAFAAltitudeCA FA HA VACCourse toCA CD CF CI CRCDistanceFCDComputed TrackDFDDME distanceCD FD VDFCourse from fix toFA FC FD FMFFixAF CF DF HF IF TF RFHHolding Pattern Terminating atHA HF HMINext legPI CF VIIInitialIFMManual terminationFM HM VMPProcedurePI CFRRadial terminationCR VRRConstant radiusRFTTrack betweenTFVHeading toVA VD VI VM VR•数据库相关概念:数据库航径编码(Path Terminator)CF : Course to Fix DF : Direct to Fix TF : Track between Fixes135°•RF(Radius to Fix)•固定半径转弯的航段: v 具有确定的转弯中心、固 定的半径,并始于和止于 确定的定位点,可作为程 序的一部分公布•机载导航设备后缀的含义:Q S —所飞航路使用的机载标准设备; Q H —高频无线电通讯; Q D —测距机(DME); Q I —惯性导航设备; Q X —只用于北大西洋航迹系统。
表示飞机设备能够满足最低导航性能 的要求; Q C —安装有4096、A 模式和C 模式功能的应答机; Q W —RVSM 运行; Q F —自动定向机(ADF);Q K—微波着陆系统(MLS); Q L —仪表着陆系统(ILS); Q M—甚低频波束导航系统(OMEGA); Q O—甚高频全向信标(VOR); Q T—塔康导航设备(TACAN); Q U—超高频无线电通讯; Q V—甚高频无线电通讯; Q Z—其它设备Ø RNAV/RNP 的定位方法(参考前面导航传感器的图示) • VOR/DME • DME/DME • GNSS(satellite) • INS/IRS注: • RNAV5接收VOR/DME的定位方法 • RNAV1和RNAV2运行不使用VOR/DME的定位方法,因此需要在 NAV OPTIONS页面抑制VOR更新定位方法Ø RNAV/RNP飞行方法--依靠飞行管理系统(FMS) •飞行路线和飞行程序储存在导航数据库中; •FMS自动识别下一个有效航路点; •选择最合适的导航源进行定位;•向自动驾驶仪提供飞向下一个航路点的信息,也可以提供飞行指引仪信 息飞行方法注: •机组不可以使用经纬度或其他方法建立和输入新的航路点。
飞 行中使用的所有航路点都必须是数据库中的已有的航路点,包 括直飞,切入某径向线以及ATC指挥的航路点•有时需要直飞的航路点可能不在飞行计划中,但必须是数据库 里面的航路点飞行方法建议:•飞行中使用LNAV,VNAV •在RNAV/RNP运行区域使用自动驾驶Ø 机组程序: 进行RNAV运行机组除完成正常程序外,还应: •飞行前依据MEL核实飞机是否符合相应的RNAV运行; •在不同的飞行阶段核实飞机的RNP/ANP值符合要求;如:RNAV5要求航路上RNP值为5,ANP值小于5;RNAV2要求航路上RNP值为2,ANP值小于2;RNAV1要求航路上RNP值为1,ANP值小于1;(可参考CDU页面) •航路监视程序要求机组监控飞机的航迹偏差小于RNAV值的50%; 如:RNAV5允许的偏差为左右各2.5NM可参考PFD或CDU页)飞行程序•对于RNAV5 运行,检查CDU 页面核实所有更新开启在ON位•对于RNAV1和 RNAV2 运行,检查CDU 页面核实VOR 更新为OFF•执行RNAV DP(RNAV 离场)时,达到无线电高度500英尺之前要接 通水平导航,(水平导航在地面可以预位)。
Ø 应急程序 1、失去RNAV能力: •离场及航路上,立即通知ATC,报告状况,恢复常规导航 •终端区进场过程中,立即通知ATC,保持所在扇区的最低安全高度上 •五边进近过程中,复飞,并通知ATC 2、无线电失效:•执行公布的无线电失效程序继续飞行RNAV5运行Ø 一.机载系统要求 Ø 二. 运行程序 Ø 三.训练要求Ø 四.事件报告一、机载系统要求 •系统能力 v在RNAV5 运行中,RNAV 导航设备可自动确定航空器位置导航设 备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导航源实现定位,建立并保持预定的航迹 QVOR/DME QDME/DME QINS 或IRS QGNSS•精度vRNAV5 要求航空器在95 %的飞行时间内,航迹误差(横向和纵向 误差)不超过±5NM 此误差包括导航信号源误差、机载接收机误 差、显示系统误差和飞行技术误差•可用性和完好性v由一个或多个导航传感器、RNAV 计算机、控制显示部件和导航显 示器(如PFD 、HSI 或CDI)所组成的单套系统就可满足RNAV5 的 可用性和完好性的最低标准但飞行机组应对系统进行监视,并在 RNAV 某一系统部件失效时转为使用地基导航设施(如VOR 、DME 和NDB )进行导航 。
•功能标准 v要求的功能 Q导航显示 应在主飞的驾驶员主视野范围内持续显示飞机位置与预定航迹的相对 关系 当飞机设计要求最少驾驶员为两人时,还应在不操作飞机的驾驶员主 视野范围内持续显示飞机位置与航迹的相对关系 Q显示至下一有效航路点的距离和方位 Q显示至下一有效航路点的地速或时间 Q至少存储4 个航路点 Q适当的RNAV系统(包括导航源)失效指示 导航数据必须在RNAV 设备的显示器上或在水平偏离指示器(如CDI 、(E ) HSI 、或导航地图显示)上显示 注:上述显示必须是用作航空器导航的主要飞行仪表,用于提 供操纵航空器的指示,以及显示失效、状态和完好性显 示器应满足下列要求:Q 显示器必须在驾驶员沿航迹向前的视野内可见; Q 水平偏离指示刻度应与适用的告警和信号牌限制相匹配; Q 水平偏离指示必须具有与RNAV5 运行相匹配的刻度和满刻 度偏差Q 建议的功能 Q 自动驾驶仪和/或飞行指引仪的耦合; Q 以经纬度确定当前位置; Q “直飞”功能;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