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式] 浅析国画线描艺术的重要历程.doc
5页浅析国画线描艺术中的重要历程理论探讨浅析国画线描艺术中的重要历程余远权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州510090【摘要】本文从国画线描的萌芽到近代新文化运动后的东西方文化 交融,对线描发展过程中最有影响的观念,本体语言,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进行叙述,从而提出新时期推动线描艺术的发展应在保持 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吸收世界各国古代及现代的优秀线描因索.【关键词】国画线描艺术1, 线描的萌芽与白画线描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线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 类文明的早期,远在上古时代人们就用简单的线条符号记录社 会的生活生产,发展的轨迹•如原始岩画,彩陶纹样;春秋西周 的壁画,青铜器;先秦时期的帛画等形象地说明线描在很早以前已 成为中国绘画造型的基础从宫廷,寺院任职的艺术家到游山玩水 的文人画家和民间美术师都坚持以"线吟乍为根本的造型表现手段 并总结了丰富的审美表现经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中国早期 的绘画多是以线描样式传留的,最早进入古文献的三国吋期画家作 品名录中就出现了白画‘的名目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线描作品 多为唐,宋时期师徒传授的宗教壁画粉本如唐代吴道子的《送子 天王图》,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等.《朝元仙仗图》以卷的 形式流传至今,其构图统〜中求变化.画面繁复又能协调而不杂乱, 全部行列有节奏地前进线条道劲流利,衣袂临风飘扬人物描绘 极为传神2, 以形写神与气韵生动2.1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的《论画》中已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他肯定 了艺术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对于人物的描绘他最早提出了以形 写神”的耍求•并十分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线条提按变化不大 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如着名作品《洛神赋 图》《女史箴图》等皆有神韵存在•顾恺之的观念对南齐的谢赫提 出的,六法,,有深远的影响.2.2气韵生动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冷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气韵生动是指 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 从此,线描画法开始走向新的高度•如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历 代帝王图》等人物刻画细致,线条刚劲有力,道劲古朴,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被后人誉之为铁线描•周文矩的《宫中图》描绘宫中 妇女的生活,图中除个别处施淡彩外.都用白描,线描熟练而富于 结构感,人物神情微妙而形象也丰肌高髻,在情调上刻画非常传 神.3,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曹衣山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 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为画创出了一条新路,且影响深远.“曹衣出水”是指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般•相传为曹国人(北齐)曹仲达所创•受印度健陀罗艺术的影响.吴带当风”是指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为生活在唐开元,天宝年间吴道子所创•开一代画风. 既传递了唐人开放大气的精神风貌,其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八 十七神仙卷》・《八十七神仙图卷》中线条劲健飞舞,流畅洒脱 气脉贯通以兰叶描法笔笔相生,顿挫转折注重轻重疾徐的变化, 是典型的吴带当风2334, 淡豪轻墨与人物减笔4.1淡豪轻墨宋代中后期到元代的绘画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文人画的兴 起,使中国绘画走向了崭新的时期.以双勾线描为主略加淡墨薄染 的线捐艺术样式成行,涌现出一批专擅线描的画家,特别是李公麟 的旧描画法厂淡毫轻墨“开创了一代人物画的新风格,也总 结了以往中国绘画以线描为主的风格他与西方16世纪的画家丢 勒一样却把各自的线描风格发挥到极致•令后人仰慕•李公麟的《五 马图》全画用口描法,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很好地体现 了李公麟白描画的特色.墨笔线条简练朴实苍劲.素雅含蓄,以 提按,轻重,转折,回旋的手法概括出马匹的不同特征以及人物 的不同风貌,形神毕肖气韵飞动•他对于线描画的发展,有着很 大的贡献.4.2人物减笔人物减笔是指用简练并富于变化的线条对人物形象以概括的 描绘,代表主要为宋代的梁楷•如他的作品《太白行吟图》•画中 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酒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 惟妙惟肖,丝毫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以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为 目标,用流畅的线条和墨晕堆垛加以描绘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 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5, 十八描明清时期,中国画家把历代白描人物衣纹概括为高古游丝描, 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折芦描,柳叶描等十八种描法 坊间还刻印了不少白描花卉图谱.这些从自然生活和书画实践中提 炼出来的线描程序,形成了传统中国画线条造型的规范•标志着中 国画线描技法的高度成熟,并产生了风格极为个性化的线描艺术大 师,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明末的陈老莲和清末的任渭长•如陈老 莲的《陶渊明故事图》,画中描绘渊明弃官归田过清苦生活的特写 镜头,以陶渊明为中心或配以必要的人物道具各有题名•陈洪 绶的线描风格独特,人物造型夸张,用笔利落瘦劲•线条圆转自如. 摆脱了形体的束缚•以人物的运动特点为依据构成画而•形成自己 独树〜帜的线描风格.6, 西学中用中国的近代线描源于近百年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化思想的发展与传播•西式艺术教育引进中国并逐 渐普及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代艺术教育家留学归国带回来的教学 方法,对中国绘画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徐悲鸿先生开创了我国素 描近代史的先河对中国近代素描民族风格的形成具有先导的作 用.今天,处于世界文化交融的我们应该在传承中国画传统线描艺 术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古代和现代线描艺术的优长•共同推进当代 中国线描的发展,创造符合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和审美需求的线描艺 术2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