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泥土和石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泥土和石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泥土和石头是土地的基本元素,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合作进行课堂活动,并提高专注力和观察能力3.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其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泥土?2. 泥土的分类和颜色3. 泥土的应用4. 什么是石头?5. 石头的分类和形状6. 石头的应用三、教学手段1. 课前调研:了解班级幼儿的相关知识水平和兴趣2. 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动手,用泥土来制作一些小手工作品,如做花盆、做红人等3. 互动体验:对泥土的种类和颜色进行认知游戏,如观察泥土并进行堆砌木屑或沙子模拟不同的泥土种类4. 视觉展示:通过图画、视频、PPT等形式展示石头的分类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泥土和石头的定义和基本分类2. 能够根据颜色和形状辨别不同的泥土或石头种类3. 能够了解不同的泥土和石头应用五、教学过程1. 游戏环节• 游戏名称:找寻泥土• 教学功能:认知泥土• 步骤: (1)教师分发一些泥土,要求幼儿在15秒内根据颜色或形状找到相匹配的泥土 (2)将泥土的种类和颜色予以说明和解释,并引出泥土的分类。
2. 实践环节• 形式:手工制作• 教学功能:根据泥土种类制作小手工作品• 步骤: (1)发放泥土和相关的手工工具,让幼儿们自由发挥,制作自己的小手工作品 (2)教师在旁边引导,并指导幼儿如何选用泥土制作不同的物品3. 演示环节• 形式:讲授和图示交替• 教学功能:引导幼儿了解石头的分类和应用• 步骤: (1)教师使用题图和视频介绍不同类型的石头,并展示其在建筑、园林等方面的应用 (2)让幼儿比对真实石头与题图中的图片,并通过回答问题或填写卡片之类的方式回顾石头的分类和其中不同的应用同时讲述周边区域的常见石头类别及其应用,如河石、火山石、大理石等4. 与体验• 形式:讨论• 教学功能:让幼儿所学内容• 步骤: (1)让幼儿自由发言,谈谈今天学到的知识、感受和想法 (2)教师当天实践和探究的内容,强调泥土和石头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增加对这两种基本元素的关注与兴趣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通过游戏环节、实践环节和演示环节三个部分来设计教学内容,共分为1个课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动手制作、观察、讨论和思考,顺利地完成了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泥土和石头》的教学任务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幼儿对泥土和石头这两个重要元素有着较好的认知,较为乐观的是幼儿们很愿意动手尝试制作,但有些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在演示环节中应该通过更多的图示、实物、视频等讲解方式,来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和学习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优化的方面比如,游戏环节过于简单,需要更加注重幼儿的钻研和思考,使得课程更具有创意和趣味性在实践环节中,除了泥土之外可以加入一些自然材质,如枝干、叶子,让幼儿们进行混合使用来培养幼儿搜集、排序和分类的能力总之,该课程设计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手段和环节来帮助幼儿认知泥土和石头的基本元素和分类,也让幼儿能够真正地用手制作出一些小玩意来,带有实际操作和实在感,未来可以引申出更多课程,来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和创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