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正面管教》第二章有感.docx
41页读《正面管教》第二章有感第一篇:读《正面管教》第二章有感 读《正面管教》第二章有感 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要正确的多如果用在教育孩子方面,可以说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远比凭经验教育孩子要正确的多只要做事情前选对了方法,哪怕这条路上走的再慢,也会有收获! 今天学习了第二章内容,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正确的概念:要“赢得”孩子,还是要“赢了”孩子? 有一个特别熟悉的画面:孩子今天又在学校淘气了,老师向家长告了状,当孩子回到家以后,家长双手叉腰,进门后一通劈头盖脸的痛骂,完了以后,孩子充满仇恨的怒视着家长,被强行逼着写了检讨书,准备第二天交到学校给老师认错从结果看,家长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赢了”孩子”,但孩子的心里怎么想?一定不会是父母责罚我太好了,希望父母多多的责罚呀!一定是充满了敌意和疏远,感受不到父母的亲近和爱,从长期来看,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不是爱他(她)们,这才是最糟糕的! 那我们换成用“赢得”孩子方法试一试:孩子今天又在学校淘气了,老师向家长告了状,当孩子回到家以后,首先:家长把知道的这件实事说出来,然后表达对孩子的同情(但不是表示认同或宽恕),问一下他是什么原因犯了错?当时心里是什么感受?是丢人、生气、还是后悔?当做完这二步时,孩子就已经能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亲近,他认为你是理解他的,他愿意向你说的更多,紧接着再说出家长的看法,然后和他一直解决问题,让他主动的去想办法解决这件事带来的后果,直到家长和孩子达成共识。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两种方法做了比较之后,相信你也和我一样,明白了哪一种方法才是正确的!用“赢得”的方法,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当对孩子尊重,平等,友善以后,才能带来积极的效果,他会变得和我们无说不谈、愿意与我们合作,长期以后,会培养出具备良好品格的孩子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第二篇:读《正面管教》有感 读《正面管教》有感 本学期,我们学校共同学习了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收益颇丰书中说“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本书的核心思想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还没有小孩,经常因为学生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学生好像不怎么尊重自己而深感苦恼我就在心里犯愁: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管教呢?《正面管教》这本书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学生之所以缺乏自律难管,跟我和他们的约定有关,比如定好课堂的规定,安排丰富的内容充实课堂等起先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采用说教、训斥,过于严厉,并且对于好学生犯的错误却一带而过,没有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应该在管教中让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管教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并且个别孩子屡教不改,赶挑衅我的权威,和我对着干起先我认为孩子这样做是为了吸引我的关注,现在看来并不是,估计有点破罐子破摔了,因为他们既不怕我,也不服我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在一节课堂上,我对同学们进行提问,当问到邱xx同学时,他依然同往常一样,回答不上来,对我的问题一脸的茫然我的怒火“突”的一声从心底蹿了上来,但我一冷静,没有像往常一样批评他,我镇定地说:“邱xx,上课思想又在开小差,你要是某一天能回答上老师的问题来呀,我就对你刮目相看!”同学们都笑了,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之后的一次课堂上,我又提问他,显然,他露出了以前不曾出现的焦急面孔,特别想答上我的问题来,但还是没答对我对他说:“老师没有对你刮目相看,再努力!”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细心的教导他:“回答问题时想好了再说,不要上来就答,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老师看你学习跟不上,但又很上进,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呀!你能再努努力吗?”他痛快地回答:“能!”之后的几天里,他上课交头接耳的坏习惯少了很多,学习主动了很多。
记得有一次提问他,竟然对答如流虽然问题并不难,我立刻称赞他表现不错,对他大加赞赏此后,我感觉他的自信心提高了不少,渐渐地对学习有了兴趣现在想想:假如当初一味地指责他,批评他,找他家长,他还会有今天的表现吗?他可能会疏远我,讨厌我,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了! 教育需要方法,针对孩子的不同性格及特点,对症下药,那么孩子们就会发挥出潜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对教育有信心,我同样也不会对差生失去信心,因为我始终相信:有的孩子学习方法可能不对头,精力比较容易分散,导致他们学习状况不佳,我们老师就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勤与孩子沟通交流,把孩子的学习提高上去,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这就是正面管教 通过读《正面管教》这本书,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深刻反思了自己在教育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相信通过我的学习和改变,一今后能在教育学生和子女上有正确的好的方法,不再做无用的教育 第三篇:读《正面管教》有感 五篇读《正面管教》有感 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都离不开正确的管教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管教呢?我想很难有一个定论,但今天我们所读的这本《正面管教》就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解答。
本书提到的两个核心词就是“和善”和“坚定”,它们是本书的核心,也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我看来,这本书虽没有特别清晰的结构,读起来也有些费劲儿,当然这可能与翻译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细细品读中,我发现这本书确实是本非常好的书,收获非常大,值得所有爸爸妈妈、从事教师工作的朋友来阅读,在我还没有去学习如何当父母的时候,对于正面管教的一些理念就非常认同其实,在开始阅读之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正面管教就是鼓励教育,可是仔细阅读书中内容,却发现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骄纵的方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的,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种观点,因为在从事班主任工作时,我就觉得孩子的一切成长都需要尊重,需要一份认同感但现实呢? 昨天给小嘉的爸爸妈妈打去了本学期的第一个,刚接班级时候就听闻这孩子父母是绝对不管的,9月我就打去了第一个,可接的却是孩子爷爷,当时已经夜深了,可是老人家的身边却是隆隆的机器声,当我说明来电意图时,老人家的语气显得不是特别好,可说着说着,听着听着,却是很多的无奈和心酸小嘉的爷爷告诉我,孩子是他们老两口管的,孩子父母根本不管,后来小嘉爷爷把孩子爸爸妈妈的抄在了纸上,让孩子带来,我也只能感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可是因为不做班主任了,在班里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对于这个孩子的故事说实话我真的没有好好了解过。
只知道每次和他说话都是沉默不语,好像做什么事都没有要紧这次,因为孩子的态度实在有些散漫,我真有些力不从心,想寻求家长的帮助,我终于“鼓起勇气”,给小嘉的爸爸打去了,可没曾想会这样的负能量这位父亲,很直白地告诉我他没有时间,在他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小嘉的失望与否定,我想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又何来积极向上的力量呢?联想近期在读的这本《正面教育》中提到的——帮助孩子体验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但可笑的是小嘉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开这个家,等孩子已经逐步有自己意识的时候他们才回来,发现孩子长成了不是他们想要的“模样”,然后他们什么也没有做,就开始一味的否定孩子,我想他们从未让孩子体验过任何归属感和自我价值今天,当我写下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好像已经屏蔽了我的,因为我的消息已经处于发送失败状态,我无奈地笑了……在这本书中还传达了一个理念“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即“正如孩子有自己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目的一样,大人也有自己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目的——生活态度取向这是你从自己孩提时代的大量潜意识积累起来的,决定了你的性格,并且会直接影响着你对孩子的态度和孩子的性格”我想我没有深入了解这个家庭,我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们,但两个,小嘉的爷爷,小嘉的爸爸,这些带有怨气的生活态度让我非常的压抑,以至于那天下班到家我都在纠结于这个孩子的成长。
我想,就如书上说的那样,这些性格与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我又怎么能要求这个孩子长成向上的样子呢?但,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去改变呢? 在读《正面管教》的时候,有一个点也特别触动我——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我并没有抓好这样的机会这几天,真的很累,因为自己是个急性子,所以基本上每天作业订正我都会一个个盯着孩子,对于讲了好几遍还错的同学,我真的会失去耐心,有时候严厉的说上几句也是难免,从而导致自己身心俱疲因为在我们这样追求的完美的个性引导下,我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意识到“人是不完美的!“我总是在苛求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样子但闭上眼睛,曾经像他们那样大的时候,我不也是一直在犯错吗?很多时候,我会将自己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有时候我会无奈的降低孩子自我实现的价值那么,如何让孩子能从错误中意识到这是一次不错的学习机会呢?我想就是学会把所遭遇的挑战作为学习的机会比如,这天,小逸来批作业,我发现他的眼角有些淤青,我担心地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告诉我是昨天写作业的时候,小夏故意撞他,才导致他和小熙的头撞到,就留下了淤青我听到这里,回忆起了昨天放学后的一幕,大致是小逸批完作业转身时撞到了小夏,然后小夏可能因此推了下小逸,正好此时小熙批完作业转身离开,然后就有了这样的插曲。
因为我了解整件事,所以我悄悄问小逸,你真的没有任何错误吗?孩子忸怩着不说话,我猜想他肯定是不想承认自己也有小错,但是在慢慢对他的引导下,孩子愿意去面对这个问题,然后小夏和小熙也都认识到了在整件事中该承担的责任,最后大家和好了,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我看着小逸这样一个孩子,从开学第一天趴在地上耍无赖,到现在慢慢被柔化,我想这就是正面管教的力量吧! 带着一份自责,我细细品读《正面管教》,在品读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不断强调,不断提醒,和善地坚持下去,学会和孩子平等对话,当然,其中一些理念还是需要再推敲和琢磨,让它更加符合我们中国的孩子 读《正面管教》有感 当我听到《正面管教》这本书时,陷入了这个书名的思考什么是正面?以往我所接收的讯息都是以宽容去对待孩子,让爱滋润他们的心窝,这还不够正面吗?以为这会是一本讲述“教育大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