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教案教学设计.docx
4页教学素材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教案教学设计3 节余多少钱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太多新的知识内容,更多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是重点所以在教学中着重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独立解决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数量关系稍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依据直观图列式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对于解决问题是有援助的,从而养成用直观图来分析题意的习惯2.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之后,鼓舞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不强求算式的标准使学生有时机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体会自主学习的成绩感课前打算教师打算 PPT 课件 农民进城务工情况的资料学生打算调查农民进城务工情况的资料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节余多少钱(一)⊙谈话引入师:我们班有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的同学吗?师: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平常谁来照顾你们呢?生活费从哪里来呢?师:有一位亮亮同学,他的父母也到城市里去打工了,家里只有他和奶奶,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就跟亮亮的生活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谈话,拉近了所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简单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顺利掌握新知⊙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 745 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1)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师(课件出示教材 21 页左边的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边看图边阅读图上的文字信息,初步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和奉献师(课件出示教材 21 页右边的情境图):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认真观察后将图中的数学信息一一列举出来,并解读每条信息的含义教学素材教学素材(2)尝试解决问题师(课件出示问题):谁能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完整地表达一遍?请学生将已知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看看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好之后列出算式,算出结果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这个问题3)集体交流师: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吧生将列出的算式呈现出来,并将自己的想法向全班汇报预设生:我是这样想的,要求八月节余了多少元,首先得求出八月收入了多少元,即800+185,再从总收入里面减去花掉的钱,列综合算式为 800+185-745师: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题方法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先用父母寄回的 800 元减去八月花去的钱,再加上奶奶的补助,即可求出这个月节余多少钱,列综合算式为 800-745+1854)明确运算顺序师:这两个综合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点呢?预设生:这两个算式都没有小括号,只有加减法,所以计算的时候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的师: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即可设计意图:在学生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之后,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水到渠成之成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2.解决问题:九月节余 260 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 30 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1)出示题目,独立思考课件出示问题,请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钱,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2)尝试理解,集体交流①引导学生通过图示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②课件出示教材上的示意图请学生说说图意③全体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明确图中每一局部的含义3)独立列式解决问题请学生依据刚刚的分析和理解,尝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强调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小括号的用法⊙稳固练习 1.完成教材 22 页 1 题。
请学生先明确图意,再依据图意列式计算2.完成教材 22 页 2 题请学生画图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说说自己教学素材教学素材的想法,然后列式计算⊙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明确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期望同学们能灵敏运用学到的知识,X 计算,解决问题⊙安排作业教材 22 页 3 题,23 页 5 题板书设计节余多少钱(一)问题一: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 745 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800+185-745 或 800-745+185 =985-745 =55+185=240(元) =240(元) 问题二:九月节余 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 30 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260-30+260或 260+(260-30) =230+260 =260+230=490(元) =490(元)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第 2 课时 节余多少钱(二)⊙复习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674+251-495 674-495+251674-(495-251)2.解决问题果园里有桃树 290 棵,梨树比桃树多 210 棵。
两种果树一共有多少棵?杏树比梨树少 156 棵,杏树有多少棵?设计意图:新课之前,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扫除障碍 ⊙解决问题,探究策略 1.理解图意课件呈现教材 22 页情境图和下面的两个问题,请学生边观察边阅读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从图中可以了解到,亮亮很体谅奶奶的辛苦,想为奶奶买一台 580 元的洗衣机,他和奶奶平均每月节余225 元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先估一估几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再算一算几个月节余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衣机)师:怎样才能求出几个月节余的钱能买到一台洗衣机呢?(求几个月节余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衣机,就是看几个 225 元相加的和等于或略大于 580 元)2.估一估1)请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估一估几个月节余的钱才教学素材教学素材能买到一台洗衣机2)交流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和结果,解释清楚自己是如何进行估算的预设生 1:把 225 看作 200,200+200+200=600(元)600 元;580 元,所以三个月就够了生 2:把 225 看作 230,580-230-230=120(元),120 元<225 元,所以三个月就够了。
过渡:通过估算,大家都认为需要三个月节余的钱才能买到一台洗衣机,下面我们要具体算一算,看看大家估算得是否 X3.算一算1)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预设生 1:我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如以下图:需要三个月生 2:我用加法解决问题225+225=450(元)450+225=675(元) 675 元;580 元 三个月就够了生 3:我用减法解决问题580-225=355(元) 355-225=130(元)130元<225 元 三个月节余的钱能买到洗衣机4.小结:解决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大家要积极动脑思考,开拓自己的思路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稳固练习 1.估一估养殖场里有 800 千克饲料,平均每天用掉 285 千克,这些饲料够用 3 天吗?请学生在理解题意之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然后交流估算的过程及结果2.完成教材 23 页 4 题1)理解题意:求余下的局部每月付 260 元,几个月能全部付清。
要先求出余下的局部是多少元,然后看几个 260 的和能等于或略大于余下的钱数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堂总结今天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安排作业教材 23 页 6 题板书设计节余多少钱(二)教学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