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用植物学复习要点.pdf
15页药用植物学 ( 知识复习要点 ) 绪论 一、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 组 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二、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公元 1 世纪到 2 世纪的《神农本草经》 ,收载药物 365 种,其中有药用植物 237 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唐代(公元659 年)由官方颁发 的《新修本草》(习称“唐本草”) ,被认为是古代首部药典最著名的古代本草 著作为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第一篇 植物的显微构造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构造, 通常称为植物的显微构造,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 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构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 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 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的构造, 可见外面包围着一层 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内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 等有生命的物质此外细胞中尚含有多种非生命物质, 它们是原生质的代谢产物, 称为后含物 一、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 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 的基质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具一定的结 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三)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 能的微器官,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 高尔基复合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 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 称为后含物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介绍 淀粉粒的形状有圆球形、 卵球圆形、 长圆球形或多面体等; 脐点的形状有颗 粒状、裂隙状、分叉状、星状等,有的在中心,有的偏于一端淀粉还有单粒、 复粒、半复粒之分: 一个淀粉只具有一个脐点的称为单粒淀粉;具有 2 个或多个 脐点,每个脐点有各自层纹的称为复淀粉粒;具有 2 个或多个脐点, 每个脐点除有它各自的层纹外,在外面另被有共同层纹的称为半复粒淀粉 草酸钙结晶各种草酸钙结晶1、簇晶 2、针晶束 3、方晶 4、砂晶 5、柱晶 碳酸钙结晶 三、细胞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 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一)细胞壁的分层细胞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三层:胞间 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1、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它是由亲 水性的果胶类物质组成, 依靠它使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果胶很容易被酸或, 酶 等溶解,从而导致细胞的相互分离 2、初生壁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 果胶质加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细胞的初生壁 3、次生壁是细胞壁停止生长后, 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一层层地积累一些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物质,使细胞壁附加加厚 (二)纹孔和胞间联丝 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不是均匀增厚的,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称 为纹孔纹孔有 3 种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 (三)细胞壁的特, 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理功能不同,细胞壁常常沉积其他物质,发生理化性质 的特化,如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矿质化木质化:细胞壁在附加 生长时增加较多的木质素而变的坚硬牢固木质化的细胞壁加间苯三酚溶液1 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 1 滴,显红色木栓化是细胞壁内增加了脂肪性的木栓 质的结果木栓化细胞壁遇苏丹3 试液可染红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分裂中期细胞特征是染色体排列在中央的赤道面2 侧, 该时期适宜进行染色体记 数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而且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分类植物的组织一般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 织和输导组织六类, 后五类都是由分生组织分生分化而来的,所以又统称为成熟 组织或永久组织一、分生组织它的特征是细胞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 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的泡液分生组织按其来源和功能的不同又 可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二、基本组织基本组织在植物体内占很大位置,分布在植物体的许 多部分,是组成植物体的基础 它是由主要起代谢活动和营养作用的薄壁细胞所 组成,所以又称薄壁组织其特征是细胞壁薄,细胞的性状有圆球形、圆柱形、 多面体等,细胞之间常有间隙三、保护组织依其来源的不同, 又可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组织 与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一)表皮组织分布于幼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表面通常由一 层扁平的长方形、多边形或波状不规则形,彼此嵌合,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的 生活细胞组成 1、气孔在表皮上(特别是叶的下表皮)可见一些呈星散或成行分布的小孔, 称为气 孔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的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的 表皮细胞——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称为气孔的轴式类型。
双子叶植物叶中常见的 气孔轴式类型有不定式、不等式、环式、直轴式、平轴式等多种 2、毛茸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成的凸起物有分泌作用的毛茸,称为腺毛;没有 分泌作用,称为非腺毛 (1)腺毛:有头部及柄部之分,头部膨大,由于组成头、柄细胞的多少不同而 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腺毛 (2)非腺毛:无头、柄之分,因而顶端不膨大,由于组成非腺毛的细胞数目, 分枝状况不同而有多种类型的非腺毛 (二)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合称周皮四、分泌组织 (一)外部分泌组织位于植物的体表,其分泌物直接排出体外,其中有腺毛、 腺鳞和蜜腺二)内部分泌组织 1、分泌细胞是单个散在的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常比周围细胞大,其分泌物储 存在细胞内分泌细胞有的是油细胞,含有挥发油,有的是粘液细胞,含有粘液 质 2、分泌腔它是由多数分泌细胞所形成的腔室,分泌物大多是挥发油储存在腔室, 故又称油室腔室的形成,一种是由于分泌细胞中层裂开细胞间隙扩大形成腔隙, 分泌物充满于腔隙中,而四周的分泌细胞较完整,称为离生(裂生的)分泌腔, 另一种是由许多聚集分泌细胞本身破裂溶解而形成的腔室,腔室周围的细胞常破 碎不完整,称为溶生分泌腔, 3、分泌道在裸子植物松柏类和部分被子植物中可见顺轴分布的裂生分泌道。
其 形成最初出现一束长柱形细胞,后来细胞中层消失, 细胞分离, 形成一条裂生的 腔道,腔道周围的细胞称为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产生的分泌物贮存在腔道中如 松树茎中的分泌道贮存油树脂,称为树脂道;分泌道贮存挥发油,称为油管;分 泌道贮存粘液,称为粘液道或粘液腔 4、乳汁管是由一个或多个细长分枝的乳细胞形成五、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是细胞壁明显增厚的一群细胞,有支持植物体或增加其坚固性以承 受机械压力的作用 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成分、 增厚的部位和增厚程度的不同,可 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两类一) 厚角组织厚角组织的细胞是活细胞,呈不均匀的增厚,一般 在角处增厚 (二) 厚壁组织厚壁组织的特征是它的细胞有全面增 厚的次生壁,常具有层纹和纹孔,成熟后细胞腔变小,成为死细胞根据其细胞 性状的不同, 又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1、纤维韧皮部的纤维称为韧皮纤维 或皮层纤维,这种纤维一般纹孔及细胞腔都较显著, 在木质部的纤维称为木纤维, 木纤维往往极度木质化增厚, 细胞腔通常较小 其细胞腔中有菲薄的横隔膜,这 种纤维称为分隔纤维, 有的纤维次生壁外层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称嵌晶纤维 还有一种晶鞘纤维, 又称晶纤维,是一束纤维的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结晶的 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2、石细胞细胞壁上可见到细小的壁孔,称为孔道或纹孔;而细胞壁渐次增 厚所形成的纹理则称为层纹石细胞常单个或成群的分布在植物的根皮、茎皮、 果皮及种皮中,石细胞通常呈分枝状,所以又称为畸形石细胞 六、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输送水分、 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组 织其共同点是细胞长形,常上下连接,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根据输导组织的 构造和运输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下列两类: (一)管胞和导管是专管自上而下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的输导 组织,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中 导管是被子植物最主要的输导组织之一细胞壁一般木质化增厚, 按形成的纹理 或纹孔的不同而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导管 (二)筛管、伴胞和筛胞是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到植物其他 部分的输导组织,存在于植物的韧皮部中第二节 维管束及其类型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存在, 能不断增生长大, 所以称为无限维管束 茎的维管束没有形成层, 不能增生长大, 所以称为有限维管束 根据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互相排列方式的不同,以及 形成层的有无,维管束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有限外韧维管束 2、无限外韧维管束 3、双韧维管束 4、周韧维管束 5、周木维管束 6 辐射维管束第三章 根、茎、叶的构造第一节 根的显微构造一、根尖的构造 根尖可分为四部分,最下端为根冠,向上依次为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1、 根冠为根尖顶端的帽套状部分 2、 分生区是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所在的部位 3、 伸长区是位于分生区上方的部分,此处细胞分裂已逐渐停止,体积扩大,细胞延根的长轴方向显著延伸, 因此称为伸长区 伸长区的细胞开始出现了分化, 细胞的形状上已有差别, 根的长度生长是由于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 延伸共同活动的结果,特别是伸长区细胞的延伸,使根不断的深入土壤 4、 成熟区位于伸长区的上方成熟区内各种细胞已停止伸长,并多已分化成熟 故称成熟区成熟区中形成了各种初生组织二、根的初生构造 通过根尖的成熟区作一横切面就能看到根的初生构造,由外至内为表皮、皮层、 维管柱 1、表皮位于根的最外围, 一般为单层细胞 表皮细胞多为长方形, 排列整齐, 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非角质化,富有通透性,无气孔部分表皮细胞 的外壁向外突出,延伸形成根毛 2、皮层位于表皮的内方, 是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成, 为多层薄壁细胞所组 成,通常可分为外皮层、中皮层、内皮层外皮层为皮层最外方紧邻表皮的一 层细胞,细胞排列整齐, 紧密内皮层为皮层最内方的一层细胞, 排列整齐紧密, 无细胞间隙,细胞壁常增厚分为2 种类型。
一种是在内皮层细胞的侧壁和横壁上, 形成木质化和木栓化的带状结构,环绕侧壁和横壁成一整圈——凯氏带凯氏带 宽度不一,但常比其所在的细胞壁狭窄, 从横切面观增厚的部分成点状——凯氏 点 3、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1)中柱鞘通常由一层薄壁细胞构成 (2)韧皮部和木质部为根的输导系统,在根的最内方,根的维管组织中的 初生维管束包括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一般出生木质部分为几束, 成星角状, 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称为“辐射维管束”四、根的次生构造(见图3-4)五、根的异常构造根的三生构造有 2 种类型: 1.同心圆情况: a:不断产生的新形成层环始终保持分生能力,并使层层同心性排列的异形维管 束不断增大,成年轮状 b:不断产生的新形成层环仅最外一层保持分生能力,内面各同心性形成层环于异 形维管束形成后即停止活动 2.异心情况:有的种类正常维管束形成后,皮层中部分薄壁细胞转化为多个新 的形成层环, 对于原由的形成层环而言是异心的,而由此分生出一些大小不等的 异型维管束第二节 茎的显微构造一、茎尖的构造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通过茎的成熟区作一横切面可以看到茎的初生构造,从外至内为表皮、皮层、 维管柱 (一)表皮为一层形状扁平、排列整齐紧密的生活细胞构成,有的有气孔、毛茸和其他附属物 (二)皮层由多层生活细胞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