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科学:《量米》.docx
1页大班科学:?量米?大班科学?量米?目标:掌握测量容器的科学使用;发现不一样大小的容器和测量结果的关系;愿意与同伴商量,合作进行操作记录重点:能掌握测量容器的科学使用;难点:发现不一样大小的容器和测量结果的关系;准备:米、碗18个、大小不同的杯子两种各9个、笔〔两人一份〕;记录表9张;统计表三张;调羹每组一个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2分钟〕1.出示装有米的碗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米,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知道里面有多少米?〞2.幼儿讨论,启发幼儿用杯子量师:“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老师今天有带杯子来,那我们今天就用杯子当量具,你们帮我看看,杯子可以怎么帮助我们量出筐里有多少米?〞〔舀米过程示范一遍,提醒〕3.教师示范并提醒:“唉呀,我舀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可不能将米撒到外面去啦!〞二、幼儿操作,探索量米的科学方法〔27分钟〕〔一〕第一次操作:幼儿自由用杯子盛1.操作要求:1、将幼儿分成9组,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数杯数,数的人看同伴舀一杯就在相应的空格里画上一根棒,最后记录下小棒的总数;2、操作时,动作要快,还不能将米撒漏在外面,也不能使框中有遗留的米粒,这都会影响实验结果3、完成后拿着记录表回到位置上等待。
2.集合统计,观察记录表,分析操作结果师:“看看你们的记录结果有XX,有XX,结果好似有不一样〞师:“其实,今天老师带给每一组的米都是一样多的,给你们的杯子也是一样大的,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3.启发幼儿思考师小结:“因为每个人盛米的时候有多有少,这就影响了你们最后的结果,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每杯米盛的一样多呢?〞幼儿讨论师:“将杯子在米中舀一舀,然后用手在杯子口上轻轻地划过,将多出杯子口的米拨掉,让杯里的米跟杯口一样平,就可以啦!老师给每一组提供一个调羹,把硬硬的调羹柄架在杯子口上,轻轻的划过示范:那如果米太少了呢?〔最后的时候用调羹舀米〕〔二〕第二次操作:要求用科学的方法量米1.操作要求:1、还是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数杯数〔交换〕,数的人记住要一边数一边做记号在第二格;2、用公平的方法舀每一杯米提醒:把米运回到原来的筐里2.集合,观察记录表师:“我们用了这种公平的方法,又一次量了米;看看,最后你们的结果怎么样?〞〔万一不一样,自己演示〕总结:原来用同样的杯子,方法,测量的结果〔根本上〕是一样的〔三〕第三次操作:用比原来小的杯子两种盛米1.出示小杯子师:“那如果我们用这种杯子来操作呢?最后的结果会增多还是减少?那再小一点的呢?我们试试看吧!〞2.要求:还是两人一组,这次又交换一下;一半用中号杯子,一半用小号杯子;还是用这种公平的方法量米;把你的结果记录在相应格子里。
3.观察记录表,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结果会发生变化?4.小结:原来,杯子越大,杯数越少;杯子小,杯数越多三、结束活动:启发幼儿用更多不一样大的杯子进行实验,观察结果〔1分钟〕1.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杯子、用很公平的方法来量米,这是一种测量的方法,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测量方法还有很多,小朋友回家也可以找一找,量一量,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自己的老师、同伴2.收拾桌面操作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