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doc
5页第一单元 亲近社会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1、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科学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P4第一段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P4最后一段3、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P5最后一段4、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有何影响? P5最后一段5、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①必要性: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②意义: P5第一段6、人类社会的含义: P6最后一段7、个人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①个人离不开社会: P6最后一段 ②社会离不开个人: P7第一段8、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①P6第一段 ②P7最后一段 ③ P8第一段(对青少年学生而言)9、怎样关心社会发展?①关心时事: P7第二段 ②更重要的是: P8第二段10、亲近社会的含义: P9第一段11、为什么要亲近社会?(意义) P9第一段12、怎样亲近社会?①不做看客:P9第二段 ②遵守社会公德:P10标题 ③ 善于明辨是非P11第一段13、什么是社会公德?P10第二段14、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①P10最后一段 ②P10最后一段15、如何正确看待责任?P1316、怎样自觉服务社会? ①忠于职守:P12最后一段 ②乐于奉献:P14最后一段17、怎样自觉服务社会?①P15 ②P15最后一段总结归纳:第一课成长在社会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成长在社会要做到感受社会变化,关心社会发展(关心时事),学会亲近社会(不做看客,遵守社会公德,善于明辨是非),自觉服务社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第二课 融入民族文化1、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特点?P19第一段2、为什么要发展(弘扬)中华文化?(文化的重要性)①文化的作用:P17第一段 ②中华文化的作用: P26第三段 ③国际竞争角度:P27最后一段3、为什么中华文化必须走向世界? ①P22最后一段第一句 ②P27最后一段 ③意义:P22最后一段4、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P28最后一段5、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①P23第一段 ②P26第二段6、怎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①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P24最后一段 ②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P28第一段7、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核心?P30第一段8、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特点? P30第二段+第三段9、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什么表现: P30第三段10、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意义)①P31第一段 ②P31第二段12、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P31第二段总结归纳:学完第二课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第三课 笑对生活1、什么是挫折?挫折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哪些?P33最后一段2、导致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P34第一段3、为什么青少年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 P34第二段4、挫折的普遍性: P34+ P355、挫折的双重影响: P35最后一段6、怎样才能战胜挫折?①P40最后一段 ②P41第一段 ③P42第一段7、挫折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P42第一段+最后一段最后一句8、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意义)①对个人而言:P42最后一段 ②对国家和民族而言:P44第一段+第二段第二句9、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重要性)P36—38五点10、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P3711、我们要树立哪些正确的学习观念? P37第二段12、如何正确看待学习压力?P3813、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哪些?P39第一段14、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焦虑? P39总结归纳:学完第三课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勇敢战胜挫折;要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要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等。
第二单元 合作诚信第四课 学会合作1、合作的含义: P472、为什么要合作?(1)合作产生原因的角度P47(2)合作的价值(合作的意义的角度)P48---49(3)发展离不开合作(必要性角度)←重要结论3、为什么发展离不开合作?(如何理解发展离不开合作?)①需要举全国之力,是因为: P49 ②能举全国之力,是因为: P504、发展离不开哪些合作?①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为什么?)P50 ②国际合作:为什么要参与国际合作? P515、怎样参与国际合作?P516、怎样与人合作?P52---557、竞争的含义及分类P568、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1)P55第二段(2)竞争有利有弊P58—59利:①、对个人:②、对集体:③、对企业:④、对国家:弊:略(P59)9、如何正确对待并参与竞争?P59—60四点10、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P60最后一段总结归纳:学完第四课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个人:我们要树立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合作,正确对待并参与竞争,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国家:加强区域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
第五课 与诚信同行1、什么是诚信?诚实与守信的关系?P622、为什么要讲诚信(多角度)(P63---66)总的来说:P66第一句具体来说:对个人:P63+P66;对社会:P64+P65+P66;对企业:P65+P66;对政府:P65+P663、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P66—694、为什么要重诺守信?P675、为什么要对事负责?P686、对学生而言,怎样对学习负责?(P68最后一段)7、为什么要说老实话?P698、怎样说老实话?①(P69)②P70③P739、如何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P7310、隐私与隐私权的含义P7011、如何保护隐私权?①P70第一段 ②P70第二段 ③当隐私权受到侵犯时要依法维权12、什么是国家机密?P7113、为什么要保守国家机密?P7114、怎样保守国家机密?P7115、商业秘密P72总结归纳:学完第五课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个人:我们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做到重诺守信、对事负责和说老实话;诚信学习、诚信考试;正确对待善意的谎言;尊重他人隐私权,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国家:切实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P66第三单元 崇尚法律第六课 做守法公民1、依法治国的含义:(P76最后一段)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P76)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P77)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77)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77)重要前提: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有法可依)(P77)【注意】: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依法治国的区别:我国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2、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作用)P76—79三点①P76最后一段 ②P78第二段 ③P79第一段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P80第一段小字部分4、法治和德治分别有什么作用?P80第一段5、法律和道德的密切关系对个人和国家分别有何启示?(详见笔记)6、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P81第一段7、公民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①P80最后一段 ②P81第一段 ③P81第一段8、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要求:守法、用法维权、学法懂法9、当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P81—8210、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学法懂法?P83最后一段11、我国普法教育的对象是哪些人?重点对象是谁?P83第一段总结归纳:学完第六课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个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做到守法、用法维权、学法懂法,提高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
国家: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以德治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第七课 维护合法权利1、经济权利的重要性:P85第一段2、经济权利包括哪些? P85第一段3、财产继承权的含义、继承方式、继承原则? P864、法定继承人包括哪些?法定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P865、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财产继承? P876、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内容包括哪些? P887、公民的财产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①态度:依法维权②具体方法:P888、智力成果权属于什么权利?文化权利9、智力成果权的含义、内容、分类?P89知识链接10、当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犯时怎么办?①态度:依法维权②具体方法:P9011、为什么要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①科技重要性角度: P88 ②创新重要性角度:P44 ③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角度: P91④侵权行为危害的角度: P91 ⑤意义角度: P9212、如何保护智力成果权? ①国家:②公民(个人)(详见笔记补充内容)13、监督权包括哪些种类? P118 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14、什么是批评建议权?P95知识链接15、为什么要赋予人民监督权?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P92第二段③P95第一段16、人民行使监督权的形式有哪些?P93第二段17、新闻监督有什么意义(作用)?P9418、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①态度上:珍惜②掌握正确的方法:P95第二段③总原则:P119总结归纳:第7课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要珍惜和正确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智力成果权、和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
当这些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勇于用法维权等总结归纳:学完第七课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个人:我们要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合法权利,当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国家:保护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给项权利,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第四单元 情系祖国第八课 拥护党的领导1、两个历史结论: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P102)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102)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P100)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4、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P985、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P1026、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答:①从党的地位角度:P98 ②从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自身条件)的角度:P100③从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P98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P1049、我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的根本利益P10410、科学发展观的地位:P1051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105(1)第一要义:发展2)核心: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意】: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