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doc
3页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要学会“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 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自主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 途径 ”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平等、融洽、和谐的对话交流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充分 注重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 适合自己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地、有效地实施素质 教育,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地 引导学生,使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欲望,有积极探索的精神,有创新思维的意识 语文教学应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为教学和评价指向,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的张 扬,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之后,真正领略到语文 的魅力一、尊重个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引导自主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之下,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改变教学行为,成为学生学 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点拨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成为学生个性 发展的服务者。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充 分质疑问难的时间,充分讨论发言的时间,充分读书的时间正视学生的多元 化发展,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从“边缘” 进入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适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这种学习方 式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何种的学习内容,都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名著导读课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阅读期待” ,表达与交流课上有“习作期待” 、 “交际期待” 梳理与探究课上有“创新期待” ,在组织教学时,要让学生实现 以下几点: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就一个模块来说,教材摘选的篇目比较多,基本上是古文和现代文平分秋 色就一单元来说,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学生不可能对所选的篇目都感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的程度也不一样,喜欢的方面也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 程中,要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让他们在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但 是教师必须做引导,不能放任自流例如:在人教版必修 3 第一个单元——小 说单元教学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他们选择了《林黛玉进贾府》和 《祝福》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剩下的两篇文章,不是说就完全放弃,而是作为 略读课文。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文字欣赏揣摩,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不同,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异,学习方式也不同教学中,要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以提高教学的达成度例如:在学习《雷雨》时, 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或分角色朗读,或讲故事,或表演……不 论是哪一种学习方式,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 良好的教学目的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3、自主选择合作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协调下,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组 织方式,使他们 4——6 人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一起解决问题二、引导探究学习,张扬个性意识,扬起创新风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 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接受已有的知识,而是 让学生主动进入探索知识的过程。
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有 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搜索信息,处 理信息,并应用已有知识创新信息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符 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索活动中,学生往往都兴趣盎然,情绪高涨, 接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效率也随之提高这种学习方式在未来的长 期的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倡导但应使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学会质疑问难在语文教材中,有的内容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多大的趣味和吸引力,但都 蕴含着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勇于质 疑问难无论是文章的题目、文章的内容、文章插图、文章的标点符号,还是 文章下面的注释,都可以除了文章本身有价值外,另外,现在刚刚开始的高 中新课程改革,在编写教材时,难免会出现疏漏的地方,学生也可以针对这些 疏漏提出自己的困惑和谜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窦娥冤》一课,最后写到窦娥的三桩誓愿, 有学生就问:关汉卿写的这三桩誓愿有没有他的局限性?于是我就针对学生提 出的这个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以及关汉卿思想进 行置疑问难。
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学中利用这一创造想象的 因素,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2、学会求同存异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一个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 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思维,换角度、多方位去探索、去追寻与众不同的 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例如: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在对《荷塘月色》的 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中“不宁静”原因分析时,并不是像以前那样 把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强行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是充分让学生根据 自己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求同存异,但有个 要求就是,一定要找出根据,不能无中生有在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理 解是各种各样有的说是当时的那种政治环境,依据是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和 写作背景;有的说是由于家庭的夫妻矛盾,依据是那晚作者出来散步,并没有 带着他的妻子;还有的说是思念江南,依据是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到江南采莲 的事情学生的诸多理解,我们不难看出,都有道理,可见他们的阅读视野和 思维方式确实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魏书生老师有句口头 禅:“对一个问题,有一百种解决的方法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一锤定音, 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要言之有理,就要予以肯定在语文教学中 注重求异思维训练,能促使学生跳出通常定式思维的圈子,达到张扬个性意识 和培养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3、捕捉独特见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善于捕捉自己的独特见解,对教材、对问题、 对教师、对学习方法等的独特理解、体验和感受马克思说:“科学的教育的 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 ”做到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否认教材、敢于否 认前人的经验、敢于否认教师、敢于否认自己和同伴,捕捉每个学生独特的见 解总之,探究、体验性学习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将发挥积极的、独特 的作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 者 ”注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每个学生既是老师,又 是学生,既是提问者,又是答疑者,不断地转换角色,相互启发,在自由开放 的活动中流露情感思维,发展语言能力,敢于“标新立异”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扬起了智慧的风帆百年春风化细雨,万株桃树成绿荫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 一蹴而就的事,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需要一个长期的 过程,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