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地理考研试题.doc
44页历年各大学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历年各大学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北京大学 2006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区位因子 空间相互作用 原料指数 芝加哥学派 人本主义地理学 人口迁移 二、 选择题(略) 三、问答题(略) 北京大学 2005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1、阐述一下中国的都市区 2、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异同 3、城市土地的价值和价格 4、城市的精明增长 5、城市规划的实施程序 北京师范大学 2002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形式文化区 刺激扩散 地理物象 同语线 汤因北比的文明起源说 二、论述 1、简述人口转变模式,并分析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 2、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评价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 3、试用政治地理的理论分析阿富汗的地理位置特点 4、任选一个人文地理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一个实证主义的论证方法华东师范大学 2009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刺激扩散功能文化区城市体系行为空间二、简述题1.试举出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2.柯恩‘多极世界’模型中第一次划分的地缘战略区和地缘政治区是怎样的?3.试述拉文斯坦人口迁移的七条法则。
三、论述题1.试结合当代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举例分析发展中国家在此背景下应如何更好的 发展民族工业?2.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阐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怎样理解创新和创新发生的条件?为什么说产业集群是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 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华东师范大学 2008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中心——外围理论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经济区 行政区 地缘政治 环境认知 二、简述题 1、简述人地关系和谐论的主要观点 2、简述当前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3、简述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 要途径 2、论述适度人口规模对于我国指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3、论述世界石油储、产、销的主要格局以及对我国石油安全影响 (其中第一题 1、2、3 题为 2006 年的第一题 1、2、3 题,第三题第 2 题为 2006 年简述题 的第 1 题)华东师范大学 2007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推拉理论 位序--规模法则 空间扩散 全球化 人类发展指数 二、简述题 1、简述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 2、简述新产业区和经济区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 CBD 的工农及空间结构特征 三、论述题 1、论述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述科技革命对世界产业布局的影响 3、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劳动力人口大量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有人认为这有利于 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人则认为这必然扩大地区差异,建议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略,鼓励向西部地区移民,缩小地区差异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华东师范大学 2006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中心-外围理论 经济区 行政区 人口再生产模式 五个统筹 二、简述题: 1、适度人口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简述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3、从经济发展观角度论述区域经济发展 三、论述题 1、你认为我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是否应该控制?为什么?如果要控制的话,可有什么措 施 2、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3、一张 GDP 图表,描述了长江沿岸各省市 2000 年 GDP 产值要求分析区位经济发展状 况华东师范大学 2005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文化景观学派 人口构成 第五产业 隔陀 基督教教派及分布 首位城市法则 旅游资源及形成条件 行为空间 二、简答: 1、文化扩散类型 2、人口迁移类型 3、现代农业特征 4、人文地理研究对象 三.论述: 1、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现代工业特点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一、名词解析 近代地理学的法国学派 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制度 文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伊斯兰教的分支与分布 二、简答 1、旅游对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2、汉语的主要方言和分布 3、世界流行文化的传播过程 4、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三、论述题 1、根据下表资料分析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三大地带的人口文化素质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并 论述其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寓意. 年份 计算说明 大学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比重(%) 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合计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中部 西部 1990 (1) 1.13 1.37 1.03 0.85 13.63 11.36 13.39 18.11 2000 (2) 3.54 4.17 3.26 2.81 7.00 6.07 6.29 9.83 增幅 (3)=(2)-(1) 2.41 2.80 2.23 1.95 -6.63 -5.29 -7.11 -8.23 倍数 (4)=(2)/(1) 3.14 3.05 3.18 3.28 0.51 0.53 0.47 0.54 2、试述当前世界工业(纺织,汽车,微电子)分布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 2003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客家方言 通勤行为空间 胡焕庸线 制度文化 二、简答题 1、简述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 2、简述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3、简述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及其成因 三、论述 1、论述区域竞争力的构成及其提升途径华东师范大学 2002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20 分)行为地理学 区域 文化境观 中心地规模门槛 二、简答题(80 分) 1、试述人文区划的主要分类、意义和原则 2、解释人文地理学中非物质因素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其内涵 3、试析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评述主要人地关系理论的得失 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卡尔。
李特尔 地理物象 政治整合 环境决定论 二、简答题 1、简述城市内部结果的典型模式 2、简述我国旅游地的主要类型 3、简述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论人文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 2、试分析我国东西部文化景观的主要差异及其对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 2005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拉采尔 生计农业 人口迁移 适度人口 民俗 等级规模法则 行为地理学 心理图谱 地缘政治格局 国家权力 二、论述 1、简述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革命并谈谈其发展趋势 2、简述文化空间现象的分类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3、谈谈发展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4、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机制 5、论述适度人口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宁夏大学 2007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人地关系“适应论” 区位论 城市化 地缘政治学 普雷德行为矩阵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 1、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有——、——、——、—— 2、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是——、——、—— 3、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是——、—— 4、人文地理学从事文化景观建设的三大实践是——、——、—— 5、旅游与环境的三种关系是——、——、—— 三、简答题 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2、试述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解说斯皮克曼的“地理边缘地带”学说 陕西师范大学 2005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和谐论的含义 2、环境感知的含义 3、人口分布的规律性,简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含义 5、简述农业起源论 6、什么是宗教,宗教产生的原因 7、从人口即作为生产者又作为消费者来分析 8、民俗的特征和特点二论述题 二、论述题 9、旅游对区域城市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题 10、试用案例分析人本主义方法论的优缺点西北师范大学 2007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CULTURAL INTERGRATION ADJISTMENT THEORY ECONOMY OF SCALE 国家实力 前瞻影响 产品周期理论 二、简答 1、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 2、技术进步对于区域发展影响 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理论 4、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三、论述题 1、分析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理论 2、综述(中国)西北区地理环境结构特及其人地关系调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西北师范大学 2006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城市体系 新的国际分工体制 临港型产业与临空型产业 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 城市同心圆理论 二、简答题 1、简述民族迁移的影响因素 2、简述国土位置,大小,形状对国家政治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3、简述旅游与环境这间的关系 4、简述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5、简述产品周期理论以及不同产品阶段的区位特征 6、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三、论述题1、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为例,论述区域差异的存在的必然性和可控性,以及促 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西南大学 2008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经济区 旅游环境区位理论 第三次科技革命 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 二、简答题 1、根据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简析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2、中国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谈谈协调我国人口结构的对 策 3、简评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联系我国的实际,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途径 2、对比分析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3、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浙江大学 2007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经济距离 潜导产业 空间近邻效应 流域 滑坡 土壤肥力 生态系统 二、简答 1、胡佛的经济增长阶段 2、区域增长极的在主要观点 3、城市和区域的关系 4、地貌的成因 5、径流的形成和集流的阶段 6、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三、分析题 以深圳市为例分析政府行为和决策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中科院 2007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 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 区域增长极 区域协调发展 港口集疏运系统 持续农业 城市群 决策支持系统 断裂点理论 二、简答 1、简要回答区域产业界结构合理性评价内容及相应的指标 2、回答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类型 3、简述区域比较优势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论述:你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及振兴 重点的看法中科院 2006 年人文地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 区域比较优势 能源弹性系数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集群 城市群 产业链 旅游市场预测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决策支持系统 绿色 GDP 持续农业 二、简答题 1、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及途径和方法三、论述题 谈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看法 中山大学 2004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概念辨析 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 收益递增与收益递减 福特制生产(刚性生产)与弹性生 产 激进地理学与福利地理学 自然保护区与国家森林公园 二、简答题 1、评述人文地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2、简述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3、谈谈你对女权运动、绿色运动、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4、简述冷战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点 三、设计题 对一个你所熟悉的区域进行区域发展战略设计中山大学 2003 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一、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