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198726383
  • 上传时间:2021-09-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4.3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四 单 元1.认识“仞、岳”等5 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注释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同学们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分别是什么呢?(生答 )这三首古诗 ,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但是 ,你可曾想过 ,在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背后 ,有边关塞外无数将士在浴血奋战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称为“边塞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 课古诗三首二、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1.齐读三首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2.(出示生字词 )着重指导1) 学生交流识字,轮流读词 ,师正音2) 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3.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1.同学们 ,读完三首古诗,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古诗相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语言比较严肃,注重环境描写) 2.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从军行,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 (1)( 出示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

      2) 齐读古诗 ,结合注释理解诗题“从军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3)( 齐读古诗第一、二句 )我们知道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第一、 二句 ,集中写了边塞之景,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奇丽壮阔 ,苍凉雄浑 )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讨论探究 :抓住重点词“暗”“孤”)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 ?(环境恶劣 ;战争惨烈 ;戍边将士的孤立无援)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 (4) 如果你是戍边将士,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想些什么?(快点回家 )那么 ,诗中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齐读第三、四句)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战士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 )然而 ,即使战争如此惨烈,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打败敌人 ,誓不返回家乡 突出了戍边将士为了保家卫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志四、小结诗人在描写战争时,先描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长期战斗的艰苦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情。

      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将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试着背诵这首诗吧! 从军行壮志豪情誓死破敌- 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 导入新课1.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从军行,在那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中,感受到了戍边将士誓死破敌的决心和爱国热情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背诵这首诗,体会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2.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另外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 了解背景1.(出示资料 )了解诗人陆游2.齐读古诗 ,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内容3.这首诗的诗题很长,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时间 :秋夜将晓 地点 :篱门外事情:迎凉有感一阵凉风吹来,心中产生一阵伤感)所以简单来说,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景?(漫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巍峨的华山直上云天)从句式上看 ,你发现这两句诗有什么特点?(句式一致 )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对偶 )除此之外 ,这两句诗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 2.这两句诗写了奇伟壮丽的山河,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然而 ,如此大好河山,却沦于敌手 ,于是诗人笔锋一转,写下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结合注释 ,说说你的理解宋朝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满怀希望地望着南方,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如此一年又一年 )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民的伤心欲绝?(泪尽 )大好河山 ,沃土千里 ,人民渴望 (和平安定的生活)然而,他们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这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4.自由读诗 ,体会其中的情感,并背诵全诗四、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诗,一首写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另一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看看这首诗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吧 (板书课题 ) 2.(出示资料 )了解诗人杜甫3.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出示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763 年春天 755 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 763 年,“安史之乱”结束流落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想到终于可以返回日思夜想的家乡,不禁满怀欣喜于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 4.反复诵读 ,感悟诗情1) 感悟“悲喜交集”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他乡,艰苦备尝而这时突然传来捷报,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和黎民疾苦 ,不禁“涕泪满衣裳”,这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

      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再读诗歌2) 探寻“喜欲狂”师: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 生 1:他“漫卷诗书”,胡乱地将书籍一卷,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师:杜甫是一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读书人 ,这么爱读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表现中,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生 2:从“放歌”“纵酒”,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师:杜甫当时已经52 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又要开怀畅饮,真是“喜欲狂”呀! 师: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 生 1:他为战争结束了,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生 2: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师: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喜”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忧民之情五、小结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感受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到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忧国忧民失望悲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悲喜交集爱国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在学最后一首诗时,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做到读思结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基础素养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二模).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25年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数学试卷(二模)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ppt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