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渔夫的故事》教学教案示例.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秋***
  • 文档编号:270954226
  • 上传时间:2022-03-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渔夫的故事》教案示例  《渔夫的故事》教案示例  渔夫的故事(2课时)  预习积累:  1.给文段标上序号,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故事  2.了解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相关课程标准: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千零一夜》及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  2.掌握从人物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等方面塑造人物的方法  3.学习渔夫勇敢、智慧的个性,培养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的经验  评价任务: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来  2.体会人物的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清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不忍杀她,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

      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这就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由来,又名《天方夜谭》,它包括了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时代阿拉伯和亚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板书题目)  解题:“渔”即打鱼天方”指中东阿拉伯地区,“夜谭”即彻夜深谈轶(散失)事”即世人不知道的史事  展示并阐释学习目标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朗读:探讨渔夫“喜悦惊奇——胆怯害怕——机智沉着——坚定勇敢”和魔鬼“恐怖胆怯——忘恩负义——得意忘形——反悔说谎”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读出众多“”“!”的语气  渔夫的“简单些——胆怯、急切的语气  魔鬼的“问吧,说简短些——不耐烦的语气  三、探究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  1.复述渔夫的故事  2.探究情节结构曲折的特点:  开端(1-2):捕鱼捞瓶,好奇开瓶  发展(3-14):放魔出瓶,生死较量  高潮(15-22):诱魔入瓶,斗智斗勇  结局(23-24):扔瓶入海,战胜魔鬼  设计意图:一是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复述故事的能力二是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训练学生总结归纳、简要概括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学习从人物语言、外貌、心理描写等方面塑造人物的方法:  1.初识渔夫:  “从前有一个老渔夫,靠打鱼谋生,供养一家五口他每天照例只打四网渔夫一见,喜笑颜开——贫穷、善良  “渔夫对着这么可怕的魔鬼,愣着不知如何是好——意外、慌张、胆怯、不知所措  “所罗门已经死了一千八百年了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诚实、善良  2.探究对魔鬼外貌描写的作用:  似的头颅,似的手臂,似的腿杆,似的大嘴,似的牙齿,似的鼻孔,似的眼睛,奇形怪状,非常丑陋凶恶  让学生勾勒魔鬼的形象,体会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魔鬼的凶恶面目的作用  同时强化记忆排比句的顺序:头→手→腿→嘴→牙→鼻→眼(身躯→五官)  3.安排两个学生的角色对话与课本剧简单表演,探讨以下问题:  魔鬼杀掉渔夫的原因讲得貌似有理(心理描写),如果前三个世纪有人救了他,魔鬼会兑现他的承诺吗——不会,因为魔鬼的凶残邪恶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正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啊!”——凶残狡猾,恩将仇报  “你这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胜过你的妖气——对渔夫的心理描写,体现了渔夫机智的一面,人一定能战胜邪恶。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慢慢地钻进胆瓶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体现了魔鬼的愚蠢、卑鄙的性格特点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渔夫等青烟全进了胆瓶,就迅速(动作利落)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骗鬼!”“我要把你扔(感情色彩明显,充满了愤恨)到海里……这一回我非叫你在海里待一辈子不可双重否定句式加强语势)……我还要……叫所有的人……立刻……让你永远……直到……”——体现了渔夫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嫉恶如仇,正义压倒了邪恶  课文题目改为《渔夫和魔鬼》好不好——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主人公角度去思考,并且文章是从渔夫的活动展开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功力,并朗读巩固  五、拓展写作:  任选一题,续写渔夫的故事(字数在300字左右):  1.《渔夫回家》参考《语文助学》“学习测评”第10题)  2.《魔鬼向善》参考课后“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  六、字词训练:  1.读准字音:  渔yú夫锡xī封撬qiào起魔mó鬼耸sǒnɡ桅wéi吻wěn  啰唆suō弥mí漫丑陋lòu宝藏zànɡ塞sāi满披头散sàn发  2.解释词语:  【渔夫】打鱼的人。

        【恩将仇报】用仇恨报答恩惠  【喜笑颜开】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无恶不作】没有哪样坏事不干,形容人极坏  【下流无耻】卑鄙龌龊wòchuò,不知羞耻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也指矿产  【啰唆】(言语)繁复也作啰嗦  【口吻】说话时的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口气  七、布置作业:  一个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一个无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请同学们课下收集、阅读《一千零一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是能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揣摩语言是教  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读出不同句子里众多的“”“!”的语气,使对话有声有色在课本剧表演中,曲折的情节和人物鲜明的对话更能激起学生观与赏的兴趣,愉悦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拓展写作训练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使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这是本课所得  2.故事中的大善大恶往往是贴了标签的,学生容易总结和归类现实生活中的小善小恶容易忽视,或识不透伪善,能熟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做行却不以为然,同恶势力做斗争的胆略和经验还不足。

      这是课中应该联系实际所加强的品行善恶的教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