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化石》教学教案.docx
7页《活化石》教案 《活化石》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字音,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认读本课11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例子写数量词 2、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了解现在现存的三种动植物“活化石”,增长学生知识,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参观、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工整板书:化石 师:同学们,谁说说什么是化石? 生:化石就是石头 生:化石就是动物的遗体 师:化石就是古代动物的遗体,埋在地下变成和石头一样的东西 2、师:同学们,你们谁见过化石? 生:我在博物馆里见过许多化石标本,导游阿姨向我们介绍了恐龙化石 生:我读课外书时读到过介绍化石的文章,里面也列举了大量的古代生物化石 师:不管是我们见到过的许许多多的化石,还是我们从书中了解的化石,他们对生物学家做生物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师在“化石”前面加上一个“活”字 (1)师:你们见过活化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活化石》一课,看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示范朗读,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朗读全文,要求:通顺、流利,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内检查朗读情况 (4)交流阅读成果,教师板书“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大熊猫、银杏树的视频,中华鲟的图片 【说明】上课伊始,就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去思考在导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了什么是化石,学生相互补充,同时又养成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听说训练相得益彰由化石导入了《活化石》一课的教学,水到渠成 二、初步感知 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再次认读 教学时注意“珍”、”肉“、“史”、“鳞“等字的读音 3、游戏:识字擂台赛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出示11个生字,举行识字擂台赛,选出擂主 4、情境识字 师:刚才小朋友都能准确的读准字音,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能不能读通下面的一段话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 公孙树、中华鲟、大熊猫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 公孙树还有两个名字,它又叫银杏树、白果树、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树种和大熊猫同时代生活的动物许多已经灭绝了,可是它却顽强的活了下来。
看似文雅的大熊猫以前不是吃竹子的,而是食肉动物,想不到吧 身披大片的硬鳞,眼睛亮晶晶的,有核桃般大小,加上又尖又长的大嘴,样子怪怪的这个可爱的家伙就是生活在长江的中华鲟 (1)师:小朋友们,能读下来吗? (2)师:有一个词语和 “宝贵”是近义词,它是?生答 (3)师:尽管大熊猫现在顽强的生活下来了,但是它有了巨大的改变,以前它吃肉,现在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指名答 5、初步概括全文 (1)口头填空 ()、()、()三种古生物都是()银杏树因为(),又叫公孙树,它的叶子像()大熊猫爱吃竹子,祖先却是()动物中华鲟样子怪怪的,身披(),眼睛(),一张()的大嘴 (2)教师板书: 银杏树——古生物珍贵生长慢(这里要学生理解公孙树名字的由来)叶子像小扇子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少 (3)通过观察以上的文字,让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关键词,依次说一句心里话 ①珍贵②稀有③保护④缺乏 例: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啊! 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如果我们缺乏保护一时,它们就会像恐龙一样灭绝。
【说明】此环节意在让孩子理解本文出现的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本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和珍惜动物的意识这一段话实现了让学生在浓缩的语境中集中识字的功能,并让学生快速在语境中自悟词语意思,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了全文 三、指导书写 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写一写部分,指导书写 2、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这是一篇说明文我们在上节课简单了解了三种“活化石”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 2、学生用心读课文 3、师:小朋友,读了课文,你感觉怎样? 例:我感到高兴,经过了几亿年时间,它们还能存活下来,真的很令我高兴 我说不出什么,但是我觉得种公孙树的人都是好人,自己种树,给子孙们吃 我感到悲伤,中华鲟这样可爱,可是现在成了稀有物种,希望以后中华鲟越来越多 【说明】整体感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内容层面,二是情感层面。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第二学年应该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因子,推动学生穿透内容,触及精神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要悟出言外之意这样的阅读才能不断使学生充实体验,积累言语材料 二、分段学文 第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首先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可以用笔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观察图片或实物) 师:“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能举个例子吗 指名回答 师:像这样的词语很多很多,谁能说几个呀? 填空:一块块()一条条()一棵棵()一只只() (2)理解“公孙树”、“白果树”,为什么叫“公孙树”、“白果树” 师:老师找到了一棵名副其实的公孙树,想看看吗? 出示银杏王图片,师讲述:在山东省最南端的新村乡,当地群众为一株被冠为“银杏王”的古老银杏树过了3000岁生日,此树高41.9米,胸围8米,直径2.6米,树冠根系面积五六亩老树王虽历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师:其实,银杏树是一种很美的树,有位小朋友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师朗诵: 我很喜欢银杏树,因为它很美丽我发现,它的叶子随着春、夏、秋季的变换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春天,银杏树枝头嫩绿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在阳光的沐浴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夏天,日照充足,叶子长成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碰就会滴下油来在酷暑难耐时,如果坐在银杏树下阅读,一阵风吹过,千万只小扇子为我扇风,那份凉意、那份舒畅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里一般秋天,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得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银杏树落光了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