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4700字.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冷***
  • 文档编号:162110580
  • 上传时间:2021-0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4700字   摘要:实习实训环节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至关重要的阶段,是“理实一体化”现代教育理念得以具体实现的环节,而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着重论述了实习实训环节的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 毕业  关键词:高职;实习实训;职业安全;教育    高职学院在经历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并行和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职业教育教学方式之后,进入了“理实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时代实习实训环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成为了职业教育至关重要的环节,是“理实一体化”现代教育理念得以具体实现的环节然而,处于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交叉边缘,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又有着重大影响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却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  一、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安全有两个含义,一般职业安全是指人们进行生产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发生的状态,是一种带有特定含义和范畴的“安全”这个可以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规范生产与管理制度等来实现另外还有一个含义,是指从业者在进行专门的职业活动过程中没有职业犯罪行为发生,这个需要用职业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

      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一般意义上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  据世界各国在对事故成因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70%以上的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矫正不安全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大学生如果在校没有接受过良好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就有可能给以后的职业生涯埋下安全隐患高职学院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之后大多数直接进入生产现场,因此职业安全教育尤其重要现在高职学生一般是没有毕业就要求提前半年至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而据相关部门统计,新员工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新员工对安全生产缺乏认识、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和处理发生事故的应变能力等这些在安全生产中的潜在隐患,有些完全可以通过在校时的系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加以避免  二、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上存在忽视性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脱节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滞后,高职学院对于学生安全关注的重点主要停留在校内校外的人身安全和消防安全上,对于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对于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很少有明确规定,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讲座不多。

      高职学院的职业文化氛围较轻,实验室或实习实训场地接触到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元素含量很少有些教师和员是从本科院校或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高职学院任教,自身职业安全意识和职业安全知识、职业安全技能都很匮乏,对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几乎空白有些高职学院实验实习实训场所的安全标记不明显,甚至一些有毒有害试剂的摆放和管理都非常随意,没有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形成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和职业安全事故防范的概念和习惯,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中都存在对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忽视性问题  (二)教学环节上缺乏系统性  正是由于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忽视性,造成了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上缺乏系统性一般只是在实习或者实训的过程中作为注意事项附带讲一下,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如果是在企业工作过的“双师型”教师还有可能在任务教学过程中指出职业安全注意点,但是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与教师个体经历和个体职业安全意识有很大关系在就业指导过程中,一般注重的是就业程序、就业政策、应聘技巧、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和创业培训等内容,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安全教育几乎没有涉及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文化的元素不明显,校内实习实训场地中,职业文化的氛围也不浓厚。

        (三)教育时间上具有短暂性  目前,高职学生真正接受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只是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前由企业进行为期一天的安全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无论是专业理论还是还是实验、校内实习实训时,都很少系统进行职业安全素质教育,一般只是在实验或者实训之前笼统地泛泛而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至于具体应当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如何注意、怎样有效防范以及安全事故案例等,都较少提及这样的安全教育因为时间短暂,没有形成系统性,所以缺乏震撼,往往如风过无痕,起不到警醒作用,对于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的培养,也是收效甚微  三、解决高职学生实习实训环节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对策  职业安全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教育三个方面以下围绕这三方面内容,提出解决对策:  (一)在专业理论和就业指导教学中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  由于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业场所和岗位不尽相同,发生事故的几率也有不同,潜在的危险因素也不同因此要区分不同专业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教学对于有可能接触或从事特种作业的学生,更是有必要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参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安全生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系统讲授安全生产知识、技能,通过考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要根据所学专业进行相关安全思想教育以及相关职业安全教育,达到增强职业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的目的  (二)在实习实训环节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实习实训环节是走向职业生涯的一个过渡,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与单纯的理论学习都会有所区别在这个环节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具有直观性,便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利于高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提高职业安全意识,夯实职业安全知识基础,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培养良好的职业安全素质  在实习实训环节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实习实训教学中规范操作程序规范合理的操作程序往往是避免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避雷针”因此,高职学院的实验实训教师,应当要具备在相关企业或单位工作或挂职的现场实践经历从高校毕业后到高职从教的新任教师,应当形成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规定利用寒暑假下厂挂职锻炼,增强实践能力,进一步熟悉和规范操作程序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将正确的操作程序传授给学生,可以避免职业安全的发生比如在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推行“6S管理”模式,与企业要求接轨等  在调研过程中有高职学生反映,到企业顶岗实习之前很少接受具体的安全素质教育,到企业实习后,带学生实习的师傅也一般不主动提及一些注意事项,要到学生自己问起时才会告之。

      以机械专业高职学生实习实训为例,在车床现场,作业时是不允许佩戴手套的,但是有些师傅为了怕弄脏手,自己都不遵守正确的操作规则,学生目睹之后就会形成错误的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可能形成不正确的职业习惯,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2、实习实训场地安全规章制度上墙意识形成习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可以使大学生更积极地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在实习实训场地安全规章制度上墙,进入实习实训场地开始实践操作之前,养成学生熟读并按照安全规章制度操作的习惯那么将来到了工作岗位后,才会更加关注工作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关注工作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掌握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杜绝安全生产隐患  有些要求技术特别精,作风过得硬的特殊专业如空军地勤有“工作不跨天,故障不过夜”等要求,空军地勤人员最忌讳的就是“可能”、“也许”、“差不多”、“基本上”之类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从工具的使用、保管规定都足以证明这一点飞机上的维修工具是分专业定人保管使用的,打开任何一个专业的工具箱,都会醒目地看到贴在箱子盖背面,标有具体型号和数量的工具清单在飞机上工作时,只要动用工具,就要严格落实工具“三清点”(即工作前清点,工作后清点,变换工作场所清点)。

      个别刚刚从事地勤专业的新兵意识不到这一点,有时为寻找他们丢失的一个小小的螺丝刀,要折腾一个连队的人找上好半天,可见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如果养成“工作前想规章制度和要求,工作中想方法和步骤,工作后想有没有遗漏”这样的职业习惯,那么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会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规范实习实训场地的安全警示标识一些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场地建设很好,设备也不错,却唯独缺乏安全警示标识,或者即使有警示标识,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像“羞答答”的玫瑰似地躲在不起眼的角落,不经意还看不见,或者“高高在上”挂在屋顶,等看到时安全事故可能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有些实习实训场地的有毒有害物品比较多,如化工类高职院校,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应当按安全要求严格保管与规范摆放,但是由于场地受限制,有的可能就摆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样就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容易麻痹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利于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的培养   (三)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校大学生没有工作经历,因此一般很难理解职业安全教育的一些内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再配以适量的典型实际案例,让学生参与到事故分析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加深其对安全生产知识、技能的理解,让他们学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如有一个事故案例,建筑工地一名焊工师傅,将临时配电箱中的空开开关切到分断的位置后,竟然徒手拆卸电焊机电源线,结果触电身亡同学们经过讨论,指出了造成事故的原因,如配电箱周围绝缘不符合要求、空开质量有问题、工人没有使用绝缘防护用具等但唯独没有想到,操作规程中要求停电后要验电通过教师的总结、引导,学生会通过这一个事件,学到很多安全生产知识  (四)营造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与专业,在校园内举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教育讲座,进行事故案例、事故预防、应急处理、逃生自救等安全知识图片展览;结合社团活动,举办“安全教育月”活动,设置咨询台,聘请专家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咨询;发放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材料;组织安全素质教育巡回演讲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广泛营造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在高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前强化安全教育  高职学院推行“双证制”以后,突出能力本位,毕业生大多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短期内无需企业的培训现在随着校企合作的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紧密,育人与用人由串联向融通转变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合作制”专业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学校育人出口与单位用人入口前后端口相接、各管一段的“串联模式”,形成了用人单位事前介入、全程参与的“融通模式”,在高职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前可以在校内完成一部分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增强职业安全意识。

      同时,顶岗实习前向学生家长下发《告家长书》,家校共同联手强化教育效果;系部领导干部在顶岗实习动员会上作安全教育专题讲话;宣传与培训相结合,由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在进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动员时,将职业安全素质教育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李东印.职业习惯[N].济南日报,2007-06-22.  3、香水,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J].SAFETY & HEALTH,2004(12).  *本文系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2009-2010年度立项课题成果(0910BZZ121)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