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杜甫王维在安史之乱.ppt

9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7229577
  • 上传时间:2019-10-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5.0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年把中国历史分两半,李白杜甫虽然只差十一岁,却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气氛也就是说中间隔了一个安史之乱,具体时间是公元755年,这是唐代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 这一年李白王维都54岁了,杜甫43岁这样的一次变化,对他们都带来巨大的命运冲撞 中国的历史有什么变化?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历史的气魄小了忧患多了、坦荡少了心机多了、君子少了小人多了就是那种全民愉快的气氛就一下子没有了,而且再也没有了少数的快乐还有过,但是整体上再也没有了李白,李白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隐居庐山李亨、李遴两位皇子分别平叛南北叛军李遴三次邀请李白出仕,李白出山以为是扶住大唐,没想到此时李亨李遴兄弟翻脸,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白一下成为分裂大唐的乱臣,后来李遴兵败被杀,李白被捕,后被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流放途中关中大旱,皇帝大赦,李白被赦免《早发白帝城》就是写于此时李白,当时有一段时间老百姓都说李白可以杀掉,大家都要把他杀掉李白于是陷入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精神危机在半路上、在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坏人的情况下,一个感情如此冲动的人非常无奈感情冲动的人其实心里是比较脆弱的,所以再乐观、再慷慨激昂的人,也会到了完全无奈的程度安史之乱给他带来的狼狈就在这儿。

      杜甫,杜甫不像李白那样站错队,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坚定投奔肃宗李亨结果路上被叛军俘,(《春望》写于此时)后居然潜逃出来,又投肃宗唐肃宗看到大诗人衣衫褴褛的样子非常感动,让他做了左拾遗,就是一个谏官,专门出主意作评论的官,跟魏征的性质差不多不过他不是魏征,肃宗也不是李世民所以当杜甫试图为只会吹嘘自己多会打仗,而一战兵败的丞相房琯(guǎn)说情时,肃宗大怒,杜甫从此脱离了政治中心,成为了一名司功参军,管丧葬、礼乐、选举等没有实权的闲差 小官做得也矛盾重重,所以他就自己又流浪到四川杜甫,这是安史之乱给两个诗人命运带来的巨大转折他们晚年都过得非常不好,这都是老天的不公平杜甫死在湘江的一条船上两个诗人都在长江流域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但正像后来韩愈讲的,他们的光芒万丈,将照耀整个中国文化史的天际 安史之乱改变了唐代的历史,也改变了几个杰出诗人的命运李白虽然自勉“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是无论是他还是整个唐代,已不再是轻舟了他们的时代已临近结束王维,王维在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五品官,负责本省日常事务,奏章审批,拥有驳回权利,就是说你要上书给皇上,他得先看看,觉得不行的可以直接驳回安史之乱,玄宗入蜀,王维被叛军俘,虽吃药(有人说是吃了讲不出话来的药),但没像杜甫那样深明大义,被叛军授以伪职。

      肃宗平叛后,王维因伪职本应获罪,但他所做的一首诗让肃宗很欣赏,加上此时其弟王缙(jìn)已官至黄门侍郎(副丞相),情愿降官为其兄免罪,降到王维曾做过的给事中,王维方获赦免 那首诗确实救了王维,但写这首诗让他想到了曾经看到的形象,他不能不把自己和雷海青比,从而使他终身都陷入到忏悔之中王维,安禄山为庆祝自己的胜利,经常把原来大唐王朝留下的文武官僚、女眷、一些乐师拉到洛阳凝碧池举行宴会但乐师们都为大唐王朝而骄傲,不喜欢安禄山胡闹,所以都不高兴,甚至不想去,去了也板着脸或不想演奏安禄山的兵士就拿出刀剑逼他们当时有个琵琶演奏者叫雷海青,一下子把琵琶摔在地上坚决拒绝演出安禄山下令把他肢解 王维看到后写了首诗《闻逆贼凝碧池奏乐》 “逆贼”两字就写在诗体上,诗人的爱憎全部都在由于他是大诗人,这首诗被悄悄流传,连逃难中的唐玄宗都看到了,非常感动小结,这三个人加在一起,告诉我们,唐文化的风华年月真的过去了,我们可爱的诗人都走向尴尬,我们最可爱的几个生命都没法再发出强烈的声音了巨大的社会灾难,一定会伤害最高贵的文化,而且伤害得一去不复返中国再也不太可能拥有这样等级的诗人闻逆贼凝碧池奏乐,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落叶空宫里, 凝碧池上奏管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