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道路照明设计.ppt
90页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参考书: 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 3.[荷兰]范·波莫,德·波尔.道路照明.轻工业出版社.1990 4.W.S.Homburger, J.H.Kell. Fundamantalsof Traffic Engineering(交通工程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主要内容 1)概述 2)道路照明标准 3)光源与灯具 4)道路照明系统布局 5)道路照明设计与计算 6)特殊场所照明2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1 概述Ø 照明与交通安全 Ø 道路照明的目的 Ø 相关概念3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1.1 照明与交通安全 (1 ) 车辆前照灯局限性 Ø 纵向: • 标准车辆远光灯照射范围100~120m, • 近光灯30 ~50m Ø 侧向: • 远光灯通常向正前方照射, • 近光灯有些偏左/右4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1.1照明与交通安全 (2 )一些研究结论: Ø 照明设施设计不好或维护很差的道路上,事故率明显 上升。
Ø 道路照明可以使夜间交通事故数量降低30%以上 Ø 道路照明使事故量降低20~70%不等5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1.2道路照明的目的 提供良好的夜间交通环境 为长的地下道或隧道提供全日照明 减少夜间街上的犯罪活动 美化城市环境6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1.3相关概念(1)视觉可靠性:指司机为 了安全地控制汽车,对呈现在 眼前的部分视觉信息进行选择 和处理的能力 Ø本能的,因人而异 Ø视觉可靠性能够改善 ,事故率一定会降低 Ø由两个影响照明参数 的部分组成: •视功能; •视舒适:7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概念关系8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2)光 Ø一种可为肉眼察觉,产生视感的辐射能 • 光是一种能量; • 不是光源的全部辐射能; • 而是其中能产生视感的部分; • 电磁波的可见范围为280nm~770nm9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3)光通量(F) Ø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四周空间发射的产生视感的 辐射能(光)值 Ø单位:流明(lm—lumen) Ø只与光源本身特性有关; Ø表示辐射的可见能量的大小10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4)发光强度(I)(光强) Ø光源在指定方向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
单位:坎德拉(cd—candela); 立体角用sr表示,球的立体角为4π,1 cd= 1 lm/sr 光源的平均光强I=F/ 4π Ø只与光源本身特性有关, Ø表示光通量在光源四周的分布11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5)照度(E) 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面积A上的平均照度Eav=F/A 单位:勒克斯(lx—lux)1lx=1lu/m2 0.1 lx—能大体看清周围的物体; 20~30 lx—工作场所的适宜照度; 200 lx—感觉最舒适,视觉不易疲劳,相当于 太阳光不直接照射的露天地面上的照度12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亮度(L) 发光表面在一定方向的发光强 度(反射光强度)与沿该方向的投影 面积之比 L=I/Scosα 单位:cd/m2 反映了人眼主观视觉强烈程度 ,与照明器特性、被照点几何位置和 路面的反射特性有关13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7)照度E与亮度L的关系L=Eq q—被照面亮度系数; 反映被照面朝观察者方向反 射光数量多少的一个系数,表示 路面的反光性能; 相关因素:道路表面特性; 观察者、光源相对于考察点的位 置,即 q=q(β,γ) β—光的入射平面和观察平 面之间的角度;γ—入射光线的垂直角。
14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8)反射率ρ Ø被照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与发射到该表面的光 通量之比 Ø与道路表面特性、观察角度有关 ρ=Mv/EE—表面照度; Mv—光出射度,即被照表面在所有方向(2π立体角)反射总光通 量除以被照面面积 Øρ=[0,1] 沥青路面,ρ=0.1~0.6; 水泥路面,ρ=0.21~0.4015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9)发光效率η(光效) Ø通常,电光源消耗的电功率只有很小一部分转变 成光能,相当大一部分转变成了热能 Ø发光效率指光源发出的全部光通量与其消耗的电 功率之比,η=F/P(lm/W)16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10)配光曲线 Ø在极坐标上标出 各方位的光强值,连成 的曲线 Ø表明了光源的光 强空间分布情况,并给 出最大光强值点17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11)利用系数 到达工作面(路面)上的光通量与光源内发射的 光通量的比值12)维护系数 照明设施使用一段时间后,系统照度水平会降低 ,因为: Ø光源老化,光通量衰减; Ø灯具因灰尘、挥发物等污染引起光通量折减 Ø照明设计中,初始值要比维持值(标准中的值) 高出30~50%18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13)色表 Ø人眼直接观察到的光源的颜色。
(14)显色性 Ø表征被照物体颜色的失真程度用显色指数定量 表示 Ø显色性好:物体受照后效果和标准光源(日光或 火焰光)的照射效果相似;显色指数大 Ø显色性差:受照物体颜色失真;显色指数小 Ø所有灯没有一种对人的色彩感受有实质性的影响19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2道路照明标准主要内容Ø 我国道路照明标准 Ø 视功能 Ø 视舒适 Ø 诱导性20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2.1 我国道路照明标准—城市道路21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2.2 视功能评价指标及设计定量参数(1)能见距离 (2)察觉几率 (3)显示能力 (4)超阀限能 见度 (5)反应功能 (6)相对运动 的察觉功能评价指标设计定量参数(1)平均亮 度Lav (照明水平) (2)总均匀 度U0 (均匀度) (3)阀值增 量TI (失能眩光)关系试验研究22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设计定量参数 平均亮度Lav: 均匀度U0:阀值增量TI:衡量眩光使视功能下降的程度其中Lv—等效光幕亮度,Lv=有眩光后的亮度-原有亮度23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试验研究结论Ø 视功能的改善密切依赖于照明水平(Lav)的提 高, Lav应≥1cd/m2,(对应于中等亮度均匀度和眩光限 制,即U0=0.4 ,TI=10%左右)。
Ø 为提高视功能,Lav范围应在2~10 cd/m2之 间(U0、TI中等水平) Ø 均匀度或照明设施的眩光限制出现任何降低 水平,会导致视功能的明显恶化 Ø Lav、U0、TI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即 U0、TI的降低导致的视功能的恶化可通过提高Lav而 得到改善,反之亦然 Ø 纵向均匀度对视舒适有影响,也影响司机的 反应功能24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2.3 视舒适Ø 利用主观评价法,建立主观评价与照明设计 参数之间的函数,进行定量分析 Ø 照明设计参数: • 平均均匀度Lav(照明水平) • 纵向均匀度Ul(均匀度) • 眩光控制等级G(不舒适眩光) Ø 主观评价常使用“九点表”25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九点表”26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设计定量参数 Ø纵向均匀度Ul—车道轴向中心线上,最小亮度和 最大亮度的比值Ul=Lmin/Lmax Ø眩光指数G:H’—从眼睛水平线到灯具的垂直距离; P—每公里灯具数; SLI—特定灯具指数,由灯具供应商提供27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一般性结论Ø 亮度水平的主观评价与道路类型有关,如: 评价为“好”,主要道路, Lav>2cd/m2,次要道路Lav> 1cd/m2。
Ø “好”—Ul>0.7,要求灯具间距<40m Ø Lav、Ul、G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每一项 在某些范围内都受次要参数的影响,如Ul由0.77下降 到0.50,亮度水平主观评价单位下降1单位 Ø “满意”—G=728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2.4诱导性 诱导性的分类 Ø 视觉诱导—利用道路的诱导辅助设施或专门 的诱导设施 Ø 光学诱导—利用灯杆和灯具的排列,灯具式 样、灯光颜色或其强度的变化29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1)设置连续照明的道路 Ø 合理选择照明装置的设置方式 Ø 整齐的灯具排列 •两块板道路,灯杆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 •曲线段设置在外侧30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2)通向交叉口的道路,相邻的道路,类别、功能不同 的道路 Ø 改变照明系统 •通向交叉口的道路(常规)和交叉口(高杆 )采用不同的照明系统 Ø 改变光源颜色 •交叉口的主/次路采用颜色不同的光源 •城市道路照明规划时,不同等级的道路有计 划地采用不同的光源 Ø 改变灯具的式样或安装高度 •通向停车场、加油站的道路采用和主路式样 不同灯具或不同的安装高度 Ø 改变灯具的安装布置方式 •中心对称布置的灯具在接近交叉口时采用双 侧对称布置31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3光源与灯具 6.3.1 光源 (1)根据发光原理32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2)常见光源特点及适用性 白炽灯 Ø 显色性好,使用方便,价格低; Ø 光效低,寿命短(卤钨灯有所改善); Ø 多用于住宅照明; Ø 新型道路照明系统不宜采用。
33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荧光灯 Ø 发光面积大,光线柔和,照度较均匀,接近 自然光; Ø 光通量输出值有限(<16000lm),需要镇 流器,低温时比其它光源更难触发; Ø 多用于隧道内部照明和交通标志照明; Ø 新的道路照明系统中不再采用34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高压汞灯 Ø 光效高,寿命长,色表好(兰-白); Ø 初期投资高; Ø 早些年用来取代白炽灯,近年被高压钠灯取 代35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高压钠灯HPS Ø 光效高,寿命长,眩光小,色表及显色性适 于量大面广的道路照明; Ø 需特殊镇流器提供启动时的高压; Ø 近年来逐渐取代汞灯,许多国家认为它是道 路照明光源的发展方向36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低压钠灯LPSü低压钠灯是利用低压钠蒸气放电发光的电光源,在它的玻璃外壳内涂以 红外线反射膜,是光衰较小和发光效率最高的电光源 ü低压钠灯发出的是单色黄光,用于对光色没有要求的场所,但它的“透雾 性”表现得非常出色,特别适合于高速公路、交通道路、市政道路、公圆、庭院照 明,能使人清晰地看到色差比较小的物体 ü低压钠灯也是替代高压汞灯节约用电的一种高效灯种,应用场所也在不断扩大。
Ø 光效最高,光通量长期稳定; Ø 显色性差; Ø 商业区.居住区用的较多37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混光灯Ø 放电管与白炽灯灯丝串联而得名; Ø 光效比白炽灯高1倍,寿命是其5倍; Ø 不需要镇流器; Ø 可直接更新现用的白炽灯38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39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3)光源选择 Ø 总体要求:光效高、寿命长、有适当的显色 性 Ø 道路照明应采用气体放电灯,不应采用白炽 灯; 具体地: • 快速路、对颜色识别要求不高的市郊道路 —采用低压/高压钠灯; • 主干/次干路—高压钠灯; • 支路、居住区道路—小功率高压钠灯或小 功率高压汞灯; • 市中心、商业中心等—可采用金属卤化物 灯或中/高显色性高压钠灯40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6.3.2 灯具(1)组成与作用 Ø灯具包括:光源器件、反射和折射装置、支撑和 固定光源的灯座、接线柱、外罩 Ø作用:在保证总光效的前提下,调整光通量的分 布,尽量把光分配到必要的方向,即调整配光41第6章 道路照明设计(2)分类 按安装位置与光的投射方向 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