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微能力.docx
5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微能力编号维度微能力能力描述所属环境A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分析学情,扩大学情分析范围、丰富学情分析形式、提升学情分析效率多媒体教学环境A2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方法,从而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媒体形式,会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多媒体教学环境A3教学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通过可视化方式有逻辑地呈现内容结构,说明课堂教学流程、呈现关键知识信息、整合呈现多种媒体素材,丰富师生互动的形式多媒体教学环境A4教学设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整合多种信息资源,有序管理数字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多媒体教学环境A5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目的明确清晰,阐释充分,契合教学主题和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课堂讲课内容,为课堂教学奠定基调多媒体教学环境A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借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与优化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课堂讲授活动,破解学生理解和吸收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知识建构,引发高阶思维活动。
多媒体教学环境A7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或工具开展课堂总结与提升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多媒体教学环境A8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支持写作表达、推理演算、调研分析等方法的教学,准确示范、及时反馈、丰富练习情景,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具体方法,提高学习成效多媒体教学环境A9学法指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注重对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多媒体教学环境A10学法指导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注重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多媒体教学环境A11学业评价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在教学中设计并应用评价量规,具体的描述每个指标每个级别的要求,清晰、准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教学环境A12学业评价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利用技术工具实时、全面采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实施干预、提供支持,系统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多媒体教学环境A13学业评价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的呈现与解读,对数据进行快速整理、分析并呈现结果,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改进教育教学。
多媒体教学环境B1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丰富测验与练习的活动形式,提高统计效率与反馈速度,及时获得可视化结果,优化评价方式与评价成效混合学习环境B2教学设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需要混合学习环境B3教学设计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合理借助信息化手段支持探究型学习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工具进行学习的能力混合学习环境B4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鼓励和帮助学生借助技术来发现与解决问题,建构学习环境,给予资源支持以及方法指导,提供支持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混合学习环境B5学法指导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丰富学习小组产生方式,形成详细的合作学习计划,制定可行的过程监控举措,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和支持混合学习环境B6学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课堂内外的讨论、辩论、成果展示等活动,提高展示交流的效率,丰富交流形式深度,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经验分享与自评和互评能力发展。
混合学习环境B7学法指导家校交流与合作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家校交流与合作活动,应用新媒体技术与家长进行良性沟通、有效合作混合学习环境B8学法指导公平管理技术资源保证学生有平等、充分接触和使用技术资源的机会,保证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均能顺利使用技术工具开展学习,灵活应对与处理意外状况,确保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混合学习环境B9学业评价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在信息化环境中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自然地在学习过程中嵌入评价工具,建立评价标准与评价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混合学习环境B10学业评价档案袋评价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丰富学习记录证据的形式,真实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为全面客观地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证据支持混合学习环境C1教学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采取合适的信息技术聚焦某个主题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突破学科边界,形成深度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智慧学习环境C2教学设计创造真实学习情境利用技术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整合多种资源,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促进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有意义的学习智慧学习环境C3学法指导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技术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多个视角、多种渠道创新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智慧学习环境C4学法指导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采取合适的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表达与交流展示,拓展学生学习边界、丰富学生学习结果的表达形式,拓展学生问题解决的思考维度和视野智慧学习环境C5学法指导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和分析数据,针对问题/需求/兴趣实施针对性、差异化的指导,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智慧学习环境C6学业评价应用数据分析模型掌握数据分析模型的应用和评价方法,为改进教育教学、支持教学运行决策提供启发和依据智慧学习环境C7学业评价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发现或引入真实的教学问题,建立数据分析微模型,运用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直观表达分析结果,揭示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智慧学习环境备注:1.学校可根据自身信息化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从以上30个能力点中至少选择2个维度的能力点供教师选学2.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教师实施集体教学3.混合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网络教学环境、移动学习环境等类型,重点支持开展集体学习4.智慧学习环境:有智能教育设备支持的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差异化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