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市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594053979
  • 上传时间:2024-10-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63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市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一、课内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怵惕(chù) 要誉(yàn) 瓠落(huò) 鬻技(yù)B. 埏埴(shān) 户牖(yǒu) 龟手(jūn) 洴澼(píng)C. 羞恶(wù) 大瓠(hù) 呺然(lǐáo) 贻种(yí)D. 车毂(gǔ) 掊击(pǒu) 累土(lěi) 恶施(wū)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 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 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受)C. 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恻隐之心(哀痛,怜悯)D. 则弗能攻(研究)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鼓励)3. 下列选项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B. 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若火之始然C. 曰余食赘行 故不孝不慈亡有D. 其脆易泮 当察乱何自起4. 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人而不仁,如礼何 静而后能安B. 迩之事父 兄之不慈弟C. 盘盘焉,囷囷焉 焉能攻之D. 不足以事父母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见贤思齐焉 ②见贤思齐焉 ③可以群 ④远之事君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择善而从之 ⑦草菅人命A. ①⑤/②③⑦/④⑥ B. ①②/③④⑦/⑤/⑥C. ①⑥/②⑤/③④/⑦ D. ①④⑤/②/③/⑥⑦6. 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A.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B. 治之于未乱C. 仁以为己任 D.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7.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开创了儒家学派,被尊称为“圣人”,其后继者孟子被尊称为“亚圣”。

      《论语》共三十篇,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其编辑者是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B. 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上《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了早期儒学形成的轨迹,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为儒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C. 老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表达常有突破俗见之处比如老子看到“有”依赖于“无”起作用,庄子看到“无用”与“有用”之间的转化,都体现出朴素的辩证哲学思想D. 墨子,名翟,创立了墨家学派他基于当时社会政治状况,指出世道混乱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兼爱”,这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家的兼爱不同于儒家的仁爱,它是一种不讲血缘亲疏与等级贵贱的无差别的爱8. 下列选项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亿则屡中 猜测B. 仁者其言也讱 迟钝C. 既庶矣,又何加焉 几乎,差不多D. 其父攘羊 偷盗9. 下列选项中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于吾言无所不说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B. 小子鸣鼓而攻之 子欲善而民善矣C. 浸润之谮 先之劳之D. 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吾以女为死矣10. 下列选项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B.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别人都有好兄弟,只有我在外流亡C. 草上之风,必偃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D. 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虽然不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孟子思想中最有影响的内容之一,是他的“浩然之气”说浩然之气”是孟子所提出的在强烈道德感支配下出现的一种至大至刚的豪迈无比的精神状态它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气质特征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这种浩然之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物的引诱而坚持正义浩然之气”说,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那种一往无前、勇敢奋斗的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宋元之际,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慷慨誓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充分显示了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这种气概,就是孟子所说的那种浩然之气可以说历代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斗大义凛然,其业绩可歌可泣,感天动地,追本溯源,都可以说是这种民族精神熏陶的结果儒家的仁义博爱思想到了战国时期逐渐发展成为《易传》的“厚德载物”理论《易·坤卦·象传》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什么厚德可以载物呢?前人解释或谓坤者顺也谓“地顺承天道,其势是顺于天道”,此说虽然不误,但不若以厚重释“坤”之意蕴更好些,《中庸》以博厚为释,得之。

      《中庸》谓:“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依照此说,“博厚”便是“载物”的根本原因古人以大地之广袤无垠,联想到人的品德之淳厚博爱方可具有兼容并包的气度、故谓之“厚德载物”厚德载物,表明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那种博大胸襟和包容一切、理解一切的气度在这种宽容精神指引下,中华民族不仅使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壮大,而且能够有放眼纵观世界的眼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精神的概括源于《易》《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宋儒解释说:“夫天,岂以‘刚’故能‘健’哉!以‘不息’故健’也流水不腐,用器不蛊,故君子庄敬曰强,安肆曰偷强则日长,偷则日消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但却不仅没有如同世界上有些民族那样遇难而沉沦消亡,而是战胜困难,继续前进不是多难而亡,而是多难兴邦这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的这种民族精神的建立,基于长时期里面人们对于天地自然与社会人生的考察与哲理思考,正如《易·系辞》所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将天地自然融入于哲思,并且考虑到“万物之情”,以之来指导社会人生,其精神之深厚自在情理之中。

      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虽然时至今日研究得还很不够,但是我们的古人却能够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观天法地的理论,将自然与社会进行综合的互动的考察,这是十分宝贵的摘编自福林《天命与彝伦:先秦社会思想探研》)材料二在儒学史上,孟子率先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命题,成为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范畴浩然正气”作为一种道德境界追求,特别需要“养义”所谓“养义”就是要养正义之气,养大义凛然之气儒家仁义并举,非常重视“义”的情怀和担当,甚至把“义”看作立身处世、为官为政的核心精神支柱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以公义胜私欲《荀子》)此后,董仲舒特别突出了自我内心中“养义”的重要性,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春秋繁露》)明确提出了“养义”的观念,在董仲舒看来,儒家追求的“义”的人格担当和道德精神非常必要,甚至把这种精神看作是儒家人格特征中“真精神”的体现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浩然之气”的境界追求对于个体人格的完善特别是主体性力量的挺立依然意义重大。

      只有胸怀正气的人才会无所畏惧,才能达到“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境界今天的社会,应当充盈这样的“浩然正气”,只有在道德境界挺立了这样的正气,才能让结党营私者、歪门邪道者望而却步;才能使老实人不吃亏,鼓励实干兴邦,务实求道;才能养成不畏权贵、坚持真理的独立人格,坚守正义的选择养成浩然之气,并非立等可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既要“寡欲”,更要“尚志”,特别需要一种意志和信念,正如郑板桥在《题画竹石》中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县备了这样的信念,才能达到“浩然之气”的境界!(摘编自沈小勇《“浩然之气”与儒家的道德精神》)11. 下列对材料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儒学史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由孟子率先提出,这种“浩然之气”作为一种精神境界追求是在强烈道德感支配下出现的B. 《过零丁洋》诗中充分体现了“浩然之气”,可见“浩然之气”说是由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往无前、勇敢奋斗的精神发展而来的C. 董仲舒之所以把追求“义”看作是儒家人格特征中“真精神”的体现,是因为儒家仁义并举,非常重视“义”的情怀和担当D. 在孟子看来,养成浩然之气不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寡欲”还需要“尚志”,即应具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信念。

      1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厚德载物”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宽容精神,其胸襟和气度使中华民族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并拥有放眼纵观世界的眼光B.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概括源自《易》,人们对天地自然与社会人生进行长时期的考察与哲理思考正是这种精神建立的前提C.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因为历经磨难而沉沦消亡,而是多难兴邦,印证了宋“天以‘不息’故“健’”的解释D. 古人对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已能进行综合互动的考察,今人对此的研究还在继续,说明今人在这一领域仍需加强对古人的学习13. 下列各项中,最能够体现材料一所论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项是( )A.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B.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C.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D.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庄子·逍遥游》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服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①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尝闻涌之说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北省黄冈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一模)政治(解析版).docx Unit2Travelling Around 词汇练习单词拼写题必修一.docx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 北京市通州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Word版含解析.docx 北京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Word版无答案.docx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 北京市通州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Word版含解析.docx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等二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word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Word版.docx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北京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 山东省日照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Word版.docx 山东省聊城市济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