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数学分课时练习 圆锥曲线 人教版 试题.doc
40页高二数学分课时练习 圆锥曲线第1课时 椭圆1. 椭圆上有两点P、Q ,O为原点,若OP、OQ斜率之积为,则 为 ( ) A . 4 B. 64 C. 20 D. 不确定 2. 过椭圆的焦点F(c, 0)的弦中最短弦长是 ( ) A. B. C. D. 3. 过椭圆左焦点F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4. 过原点的直线与曲线C:相交,若直线被曲线C所截得的线段长不大于,则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5. 如图所示,椭圆中心在原点,F是左焦点,直线与BF交于D,且,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6. 椭圆上离顶点A(0,)最远点为(0,成立的充要条件为( )A B C D.7. 若椭圆和圆为椭圆的半焦距),有四个不同的交点,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8. 已知是椭圆的半焦距,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1, +∞) B C D 9、P是椭圆上一定点,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则e= 10、椭圆的焦点为,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为钝角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11. 圆心在轴的正半轴上,过椭圆的右焦点且与其右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12. 已知为椭圆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若, 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13. 已知圆柱底面直径为2R,一个与底面成角的平面截这个圆柱,截面边界为椭圆,则此椭圆离心率为 14. 如果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15. 设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离心率.已知点到这个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为,求这个椭圆方程.16、16.已知曲线按向量平移后得到曲线C. ① 求曲线C的方程;②过点D(0, 2)的直线与曲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M在D、N之间,设,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第2课时 双曲线1. 已知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P、Q为右支上的两点,直线PQ过,且倾斜角为,则的值为 ( ) A. B. 8 C. D. 随的大小变化2. 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直线交曲线于A、B两点,若则这样的直线存在 ( ) A. 0条 B. 1条 C. 2条 D. 3条3. 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个数是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4. P为双曲线上一点,为一个焦点,以为直径的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无公共点或相交.5. 已知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则该双曲线两条准线间的距离为 ( ) A. 2 B. C. 1 D. 6. 设,则二次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7. 设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 则的面积为 ( ) A. 1 B. C. 2 D. 8. 设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P在双曲线上,当的面积为1时, 的值为 ( ) A. 0 B. 1 C. D. 29.设圆过双曲线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圆心在此双曲线上,则圆心到双曲线中心的距离为 10. 双曲线两条渐进线方程为,一条准线方程为,则双曲线方程为 11. 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直线过点,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2. 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且与圆相交于A(4, -1),若此圆在点A的切线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进线平行,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13. 直线和双曲线的左支交于不同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14. 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点P在双曲线上且满足,则 15. 以圆锥曲线的焦点弦AB为直径作圆,与相应准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证: ①这圆锥曲线一定是双曲线;②对于同一双曲线, 截得圆弧的度数为定值16. M为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双曲线的焦点为,设,求的值.17.已知梯形ABCD中,,点E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双曲线过C、D、E三点,且以A、B为焦点,当时,求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第3课时 抛物线1. 过点(0, 2)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 (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无数条.2. 一个酒杯的轴截面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它的方程为 ,在杯内放一个玻璃球,要使球触及到杯的底部,则玻璃球的半径的范围为 ( ) A. B. C. D. 3. 抛物线 的动弦AB长为,则AB中点M到轴的最短距离是 ( ) (A) (B) (C) (D) 4. 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并且与轴垂直,若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为4,则 ( )A. 4 B. 2 C. D. 5. 、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PF与FQ的长分别为p、q,则等于 ( ) A. B. C. D. 6. 设抛物线的轴和它的准线交于E点,经过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直线PQ与抛物线的轴不垂直),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 ) A. B. C. D. 不确定7. 已知抛物线上一定点和两动点P、Q ,当P点在抛物线上运动时,,则点Q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3, -1] D. 8. 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A、B,若A、B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为,则 ( ) A. B. C. D. 9. 一动点到轴距离比到点(2, 0)的距离小2,则此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10. 过点P(-2, -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11. 已知抛物线型拱桥的顶点距水面2米,测量水面宽度为8米.当水面上升1米后,水面宽度为 米12. 以椭圆的中心为顶点,以椭圆的左准线为准线的抛物线与椭圆右准线交于A、B两点,则 13. 设A、B为抛物线上的点,且(O为原点),则直线必过的定点坐标为 14. 抛物线的焦点弦AB,求的值.15.设一动直线过定点A(2, 0)且与抛物线相交于B、C两点,点 B、C在轴上的射影分别为, P是线段BC上的点,且适合,求的重心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该轨迹是什么图形.16. 已知抛物线,焦点为F,一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且 ,且AB的垂直平分线恒过定点S(6, 0) ①求抛物线方程;②求面积的最大值.第4课时 轨迹与轨迹方程1. 与圆x2+y2-4y=0外切, 又与x轴相切的圆的圆心轨迹方程是 ( ). A. y2=8x B. y2=8x (x>0) 和 y=0 C. x2=8y (y>0) D. x2=8y (y>0) 和 x=0 (y<0)2. 点M(x,y)与定点F(1,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8的距离大1, 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 ). A. y2=16(x-5) B. x2=16(y-5)C. x2=-16(y-5) D. y2=-16(x-5) 3. 已知, A、B分别在y轴和x轴上运动, O为原点, 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是 ( ). A. B. C. D. 4. A、B、C是不共线的三点, O是空间中任意一点, 向量, 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经过△ABC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重心 D. 垂心 5. 已知两定点F1(-1,0) 、F2(1,0), 且是与的等差中项,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线段 6. 已知点P(x,y)对应的复数z满足, 则点Q(x+y,xy)的轨迹是 ( ). A. 圆 B. 抛物线的一部分 C. 椭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