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高中地理 小专题12 气候类型 鲁教版必修1.doc
21页小专题12 气候类型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练习1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亚洲、欧洲及非洲作为参照,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横线代表的纬度、用红笔画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BACGEFJDIH二、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描述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描述要根据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去分析特征例:气温在200 C以上可以称“高温”, 100 C -200 C之间称“温暖”;00 C 以上、100 C 以下可称“温和、凉爽或低温”;0 0 C以下称“寒冷”;零下十几、二十几度可称“严寒”等见表中气候的类型、特征、成因和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数值特征(气温、降水)成 因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最冷月均温15℃以上;年均温26℃左右;年降雨2000mm以上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大陆中西部终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最冷月均温150 C以上年降雨量750~1000mm 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5 大陆东岸终年高温,雨季集中,旱雨季分明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1500~2000mm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和西岸终年高温少雨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200mm以下副高和信风交替控制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1000mm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300~1000mm 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大陆东岸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最冷月均温0℃以下 年降水量500~600mm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湿润最冷月均温0℃以上, 最热月均温20℃以下,年降水量700~1000mm全年受西风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最冷月均温0℃以下年降水量400mm以下大陆气团控制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北纬50~70 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少,集中夏季最热月均温10 ℃左右,年降水量300~600mm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寒带苔原气候北冰洋沿岸全年严寒最热月均温5℃以下极地气团控制冰原气候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全年酷寒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区垂直差异显著气温 -0.6℃/100m气温随高度变化;山地降水多集中在迎风坡六大洲气候分布图大洲气候类型1、热带沙漠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亚热带草原气候4、热带雨林气候5、亚热带湿润气候6、温带海洋性气候7、地中海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地中海气候5、温带海洋性气候6、温带大陆性气候7、亚热带湿润气候8、高山气候1、温带大陆性气候2、亚热带湿润气候3、极地气候4、温带海洋性气候5、地中海气候6、热带沙漠气候7、热带草原气候8、热带雨林气候9、高山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地中海气候5、高山气候1、温带大陆性气候2、温带海洋性气候3、地中海气候4、极地气候5、高山气候1、温带大陆性气候2、温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热带雨林气候6、热带沙漠气候7、地中海气候8、高山高原气候9、极地气候练习2通过该气候类型模式图和分析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典型地区 气 候 类 型分 布 规 律典型地区热 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 热 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 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 寒 带 针叶林气候寒 带苔 原 带冰 原 带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气候练习3通过该气候类型模式图和分析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a、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有哪些?b、只分布在大陆东岸气候类型有哪些?c、只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有哪些?练习4填写以下各图的气候类型的名称:组1:组2:组3三、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洋流因素陆海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气候不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及其季节移动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比夏季温度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同纬度海洋比陆地冬季气温高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暖流: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寒流: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季风环流 (1)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2)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3)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与西岸、高原山地与平原、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裸地、植被覆盖地与水面等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异下垫面 地形地势: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垂直差异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海洋人类活动(4)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放出大量人为热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注: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千温季明显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海陆位置影响: 深居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 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季风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6—9月为雨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 热带季风气候 受纬度位置影响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 纬度高 苔原气候——终年寒冷、最热月可达0以上 冰原气候——终年酷寒(全年在0以下) 纬度低 热带雨林气候地形因素影响:高原、高山气候1.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热带大陆气团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2.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 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4.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虽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一些,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5.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冬季风的影响) 6.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原因是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北方南下的冷气流)7.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8.天山南坡有无林带:无,原因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9.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10.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11.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12.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13.气温的日较差:纬度越高越小,原因是: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气温日较差与天气、海陆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 ,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14.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区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四、判断世界气候类型方法:(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七月左右气温高,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