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题.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窝***
  • 文档编号:202593329
  • 上传时间:2021-10-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6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材料分析题1、 运用所学的有关哲学原理,分析下列材料:材料1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2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创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材料3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请结合上述材料,用辩证法有关原理回答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答:此题反映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这个原理要求我们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即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用矛盾观点看问题,就是在社会发展中既要要求效率,又要兼顾公平当然,在不同时期又要有所侧重,但不能偏颇和极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反对“一点论”,也反对“均衡论”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请分析以下几个段落并说明包含哪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材料1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材料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材料3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答: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方面一般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消极方面表现是: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出现“数字鸿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在继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3.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A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材料2: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尽心下》荀况认为:“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荀子王制》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世界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材料4: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材料5: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汶川地震废墟上发出的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宣示,给奋力抗震救灾中的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也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真实写照——摘自中宣部理论局《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1) 分别指出材料1和材料3的不同思想倾向和共同本质2) 材料2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3 ) 结合材料4与材料5,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的基本内容答:(1)材料1是主观唯心主义,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共同本质都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历史唯心主义(2)材料2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着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起决定性的作用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4.请看以下几段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汽车巨头的资金链日益吃紧,纷纷实行减产、停工、裁员甚至出售旗下品牌的措施以应对严峻的局面而随着危机有可能进一步恶化,那些近年来在全球疯狂扩张、布局凶猛的车企,将不得不做好从海外撤资的准备,以期回笼资金,实行战略性的收缩当前各大汽车巨头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经营性资金匮乏,这尤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甚饱受煎熬的钢铁业正在经历1998年以来最糟糕的局面裁员减薪开始席卷全行业,与此同时,库存剧增也成为钢企最头疼的事情在钢铁业式微的两个信号中,降薪裁员反映钢企资金链紧张,库存加大则进一步使资金链更紧绷为应付资金链危机,各钢铁企业纷纷开始节约成本材料2:“所以乍看起来,好象整个危机只是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材料3:来自域外的消息说,由于华尔街金融危机蔓延,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欧美读者的宠儿据德国出版商预测,马克思的《资本论》将重新成为今年圣诞节最佳礼物,目前该书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

      德国的一位出版社社长说,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愿意读《资本论》是有理由的,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大爆发告诉他们,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如今在德国,马克思的影响力日渐扩大,魅力不断上升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在接受《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这位财长表示,“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在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呼吁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并表示卡尔马克思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在时事周刊《旁观者》中撰文指出,“马克思在很早以前就观察到了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如何变成一种神话在这一点上他是正确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请运用马克思资本循环的理论分析材料1的企业问题2、 材料2反映了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的?3、 请你谈谈对材料3的看法答:(1)资本循环的条件有二:一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二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只有二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保证资本的正常循环运动,而经济危机经常会使这些条件遭到破坏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二是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资本论》在西方社会里重新受到读者欢迎,表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质的分析依然深刻,这一深刻思想至今无人企及当今爆发的金融危机更充分说明这一点5.2004年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请回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6、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石兽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常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

      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块石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卫生与保育》形考任务1-3+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教育学》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docx 25秋国家开放大学《Android核心开发技术》形考任务1-7参考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大作业答案.docx 国开2025年秋季《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docx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6月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内蒙古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贵州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安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辽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广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1月云南省高考适应性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答案).doc 2025年陕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1(原卷+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