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淄博市遄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6页山东省淄博市遄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 127I),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放射性碘(131I)的核电荷数为 5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7I与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B. 131I和131Xe互为同位素 C.131I 原子的中子数为78 D.127I 原子和131I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参考答案:C略2. 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O2 ,另一个装有CH4 ,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原子总数 C.密度 D.分子数参考答案:D略3.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①MgCl2 ②Na2O2 ③NaOH ④NH4Cl ⑤CO2 ⑥H2O2 ⑦N2A. ②③④ B. ②④⑤⑦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③⑤⑥参考答案:A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又因为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②③④,①中只有离子键,⑤⑥⑦中只有共价键,答案选A4. 在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 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B. 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Cl2存在C.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 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存在参考答案:A【详解】A. 因为Cl2是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存在,故A正确;B. 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故B错误;C. 盐酸中含Cl–,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Cl–存在,故C错误;D. 加入NaOH溶液能和氯水中Cl2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氯水黄绿色消失,不是HClO的原因故D错误;答案:A点睛】考查氯水的成分氯水中含有:Cl2、Cl-、H+、HClO、ClO-、H2O、OH-鉴别每种成分的方法:Cl2 、HClO具有强氧化性,Cl-用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进行判定。
5. 核内中子数为N的离子,质量数为A,则ng它的过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 B. C. D. 参考答案:B【详解】该过氧化物的的化学式为RO2,它的摩尔质量为(A+32)g/mol,ng它的过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ng(A+32)g/mol;一个氧化物分子中含有(A?N+16)个电子,所以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B正确;故选B点睛】注意本题指出的是过氧化物,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过氧化物化学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依据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6.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4 + 2 O2 CO2 + 2H2O B.CH2=CH2 + H2 CH3-CH3 C. + Br2 + HBr D.2CH3CH2OH + O2 2CH3CHO + 2 H2O参考答案:C略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过量的SO2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SO2具有酸性和漂白性B. 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C. 浓硫酸能使胆矾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 浓硫酸使蔗糖变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参考答案:A【详解】A.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呈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B.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在光照下会分解生成NO2并溶于浓HNO3显黄色,故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故B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胆矾晶体中的结晶水,可以使蓝色的胆矾晶体失水变为白色晶体,故C正确;D.蔗糖在浓H2SO4中变黑是因为蔗糖被脱水生成碳单质,故D正确。
故选A 8.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且吸热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苛性钠固体溶于水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干冰升华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⑥参考答案:B【详解】①液态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吸收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属于化学反应,吸热,故符合题意; ③苛性钠固体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放热,故不符合题意;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吸收热量,故符合题意;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合反应,放热,故不符合题意;⑥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吸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9. 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B.黑火药和造纸C.发现元素周期律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参考答案:C10. 粗铜中一般含有锌、铁、银、金等杂质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甲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接通电路一段时间后,纯Cu电极质量增加了3.2g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池中CuSO4溶液的浓度不变B. 甲池中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是2.8L(空气中O2体积分数以20%计算)C. 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甲池通入CH3OH一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参考答案:B分析:A.乙池为粗铜的电解精炼,根据电解原理分析;B.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消耗空气体积;C.甲池是原电池、乙池是电解池;D.通入甲醇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
详解:A.乙池为粗铜的电解精炼,粗铜电极上Cu和其它金属失电子、纯铜上析出的物质只有Cu,所以溶液中铜离子减少,则溶液中铜离子浓度降低,A错误;B.3.2g铜的物质的量是0.05mol,转移电子是0.1mol,串联电路中转移电子相等,析出3.2g铜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氧气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则需要氧气是0.1mol÷4=0.025mol,所以消耗空气体积为0.025mol×5×22.4L/mol=2.8L,B正确;C.甲池是原电池、乙池是电解池,所以甲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乙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错误;D.通入甲醇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D错误;答案选B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指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面粉生产车间应严禁烟火B. NH3泄露时向空中喷洒水雾C. 含Cl2的尾气用碱溶液处理后再排放D. 金属钠失火时应立即用大量冷水扑灭参考答案:DA、面粉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火源下,容易发生燃烧,发生火灾甚至爆炸,故说法A正确;B、氨气易溶于水,因此氨气泄漏,向空中喷洒水雾,除去氨气,故说法B正确;C、氯气与碱反应,能够处理氯气,故说法C正确;D、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因此不能用水灭火,故说法D错误。
12. 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A.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B.21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C.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Be原子质子数=电子数=4,Be失去两个电子成为Be2+,所以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个数比为2:1;B: H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1=1,B错;C: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HCO3-,个数比是1:1,C错;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是O22-,阳离子是Ba2+,个数比为1:1,D错,故选A点评:考查基本知识,D项注意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易错13.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SO4=Na++H++SO42- B.CuSO4=Cu2++SO42-C.NaHCO3=Na++HCO3- D.KMnO4=K++Mn2+-+4O2-参考答案:D略14. 粗盐水过滤后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以除去这些杂质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④过滤; ⑤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③②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③①⑤④ D. ③④②①⑤参考答案:B由于不能引入新杂质,因此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最后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①④⑤,答案选B点睛:掌握物质的性质差异、提纯的原则是解答的关键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复、易分所谓不增,不引进新的物质;不减指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复指被提纯物质转化后易复原;易分指易使杂质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本题中碳酸钠和氯化钡的加入顺序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15. 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稀有气体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D.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参考答案: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一般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答案选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雾产生,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25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