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笔记-发展心理学.docx
14页发展心理学第一节 概述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发展历史——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人类个体从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发展心理学狭义:基本性质: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各种心理现象有机联系,不是简单地相加;各种心理过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维果斯基心理发展受社会制约,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及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的语言符号中介作用)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心理发展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性作用——皮亚杰)动作和活动是主(个体)客体(外界刺激和要求)相互作用的中介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是先天排定的 方向性:低级 高级,简单 复杂 顺序性:动作 语言,婴儿 老年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匀速发展,它是有时快,有时慢如,从出生到幼儿期(0-1岁)为第一发展加速期,从童年到青春期为第二次生长加速期。
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1.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本质特征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非绝对同步;年龄和心理发展不是因果关系2.年龄阶段的根源:由心理过程或特征的变化所规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认知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先天 vs. 后天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我国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动因和本质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过程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主体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教育之间相互作用 4、“关键期”问题——早期是否有关健期以及如何看待敏感期的问题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 1、描述;2、解释;3、预测;4、控制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历程,它体现的是过程性和动态性,又称发展性,这是心理发展的核心特点年龄跨度大)设计方式:(一)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 优点:适用性(代表性与一致性)和时效性(省时省力) 缺点:具有人为的联结性(用不同人的不同年龄组来代表同一批人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可能存在组群效应(可能将不同的环境影响造成的差异当成随年龄增长而引起的差异)。
二)纵向研究设计: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优点:能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能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时效性差、被试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三)横断和纵向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先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在对这些被试者进行纵向跟踪研究研究方法的新趋势(一)跨文化比较研究(二)跨科学、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三)研究方法的整合(四)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高尔顿:宣称人的能力得自遗传): 1、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2、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3、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华生) 1、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2、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尚不能科学解释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2、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3、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社会学习理论——班都拉)1、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2、替代性强化:学习者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积极学习和模仿;学习者如果看到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他就不再模仿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文化历史理论)维果茨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一)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 人的心理机能分类: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A、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人和动物共有 B、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人类所特有从低级转化到高级的标志:1、随意化,2、概括—抽象化,3、整体化,4、个性化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教育和教学如何促进心理发展,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 1、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是通过教学所得到的潜能开发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引导发展和促进发展,只有走在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才能促进发展。
这种教学原则是略前性原则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展”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任何学习都存在最佳期限,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过早过晚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的最佳期限的前题和条件: (1)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2)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最佳期限就是某些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形成又尚未成熟之时,进行有关教学效果最佳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认知学派)(一)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先天遗传因素具有可控性和可变性,在环境的作用下可以改变遗传特征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二)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1、图式 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2、同化 丰富原有认知同化是数量的变化、图式不改变3、顺应 适应环境需要顺应是质的变化 4、平衡 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趋向于与环境平衡(动态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影响因素:1、成熟,2、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化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量变、质变关系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年龄阶段(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皮亚杰:(0-18岁)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感知运动水平2、前运算阶段(2-6、7 岁)表象思维水平: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7-11、12 岁):达到守恒,脱自我中心性,思维具有可逆性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 岁):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艾里克森:一生可分为连续的8个阶段1、婴儿前期,获得信任感,希望品质2、婴儿后期,获得自主感,意志品质3、幼儿期,获得主动感,目标品质4、童年期,获得勤奋感,能力品质5、青少年期,形成角色的同一性,诚实品质6、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爱的品格7、成年中期,获得繁衍感,关心品质8、成年后期,获得完善感(孩子/事业的成就),智慧、贤明品质。
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刻印现象”——劳伦兹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段时间,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些方面发展迅速的时期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儿童心理》:第一部科学儿童心理学著作,被视为科学儿童心理诞生的标志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新生儿:出生——1个月的婴儿.第一类无条件反射,有明显生存意义(适应环境、 食物反射(觅食、吮吸、吞咽)保护自身)被称为生存反射有终身适应价值 防御反射(眨眼、呕吐、喷嚏) 定向反射第二类无条件反射有:无明显适应价值的反射, 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4-6个月后自行消退 围抱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新生儿大多遵循着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这一周期性变化的生活行为模式。
新生儿期是心理发生的时期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前提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3、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4、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婴儿动作发展:内 外、头 尾、近 远、大动作 小动作影响婴儿动作技能的因素:成熟程度、剌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成人激发与抚养方式等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图形知觉试验):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有会增强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主动的、有选择的过程亦是最早衰退的1、视觉技能的发展:视觉主要是对物体所展现的复杂信息的察觉与辨认2、听觉技能的发展:听觉是婴儿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认知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婴儿知觉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分析器的协调活动、共同参加对复合剌激的分析和综合。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手眼、视听2、模式知觉:通过视觉偏爱程序研究法揭示的——范兹3、深度知觉:视觉悬崖装置——吉布森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婴儿的注意最早表现是先天的定向反射,(将头转向声源)是不随意注意的初级形态(无意注意的基础)婴儿注意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于注意内容的选择性:1、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2、受知识经验的支配,3、注意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12个月之前:主要是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12个月之后: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为主婴儿已具有整合信息并分类编码的加工能力——习惯与去习惯8-11个月婴儿的问题解决过程经历三个水平:无效尝试,有效尝试,无需尝试直接成功一)发音婴儿的言语发展分为:语音的发展,语义的发展,语法的发展,语用的发展 (为言语做准备)发音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2、连续音节阶段(4-。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