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9-16课导学案.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0379759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5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课《穷人》一课时问题解决课 导学案教学目标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一、导入新课  从题目看,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可作者却是以一类人的总称“穷人”为题目,这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呢?文中的“穷人”穷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然而除了穷他们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世界大文豪——托尔斯泰的《穷人》 板书:穷人二、生字障碍:1.找出生字表中一类字,二类字所处的位置,并勾画相关词语2.对一类字、二类字进行多次拼读组词,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3.初读课文,发现有读不准的字进行纠正4. 再读课文,检验有没有以前学过的熟字、多音字读不准的情况,适时纠正三、词语理解障碍1.先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提出每小组不懂的词语2.由各小组字词组长汇报本小组的疑难词语,其他小组同学解答,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帮助解决3.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再次检查词语理解情况呼啸:文中形容海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说明寒风猛烈抱怨:埋怨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受:承受。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倒霉:遇事不利;遭遇不好忧虑:忧愁担心四、整体把握全文1.默读全文,思考按什么顺序分段,怎样分段2.各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提出组内分段观点,并讨论你是按什么顺序分段的?3.小组汇报,教师将不同的分段板书于黑板之上4.对不同的分段进行讨论,达成共同观点第一部分:课文第1~2自然段,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守候在小屋里,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家第二部分:课文第3~11自然段,讲桑娜出门探望丈夫的渔船,结果走进了西蒙家,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她把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第三部分:课文第12~27自然段,讲渔夫回家,得悉西蒙死去,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理解桑娜夫妻决定收养孤儿的艰难五、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并能听写3.整理多音字及词语理解第九课《穷人》二课时问题解决课 导学案文本品读目标: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一、故事引入,介绍背景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二、交流“我的发现”1.学生根据自主学习问题申请报告单,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预习发现2.选出组内最有价值的发现,在相应的自主学习问题申请报告单上做上记号3.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发现情况4. 组织交流,分享我的发现提示学生一定要紧紧围绕“穷人”来理解课文,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注意指导学生朗读  1、指名学生读“等待渔夫”一层,思考:你从这一层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学提示:之所以把问题提得如此笼统,目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理解,体会文字的真正含义,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应该发现以下几点:  事情发生的季节与当时的天气;家境的贫困、生活的艰难;主人勤劳与小屋的舒适;主人善良一定要以具体的语句加以理解  要通过学生的读来体会,在深一层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重点体会主人的勤劳与小屋的舒适  注意:第一自然段钟响的句子所用的标点是为了突出时间过得漫长,从而突出了桑娜对丈夫的关心,应该以质疑的方式提出并让学生解答  2、学生自由读“探望西蒙”一层,思考:西蒙是什么人?她的家境怎样?你从这件事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教学提示:这一段主要要求学生理解两个方面:一是西蒙的家境非常贫穷;二是“穷人”的富有同情心,热心助人的善良美德。

      要求抓住细节和关键语句加以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主动性  重点体会有两点:一是通过桑娜由看灯塔转而想起看望西蒙和“寡妇的日子真难啊”来体会桑娜的善良;一是通过对西家中的情景,尤其是对西蒙母子情状描写,体会“穷人”的善良  教师要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中,进入到角色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指名读“抱回孩子”一段,思考:从这一段的描写中我们又可以体会到什么?  教学提示:本层的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桑娜的心理,感受到她的善良美德并且要引导学生体会抓住人物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参考:  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  补充: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4、学习最后一层齐声朗读通过两人的对话和渔夫的表现,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教学提示: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心理与语言、神态加以理解,对理解人物的方法进一步加深  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

      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文章的悬念终于消除,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读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四、你们能从课文的内容、写法、情感的表达上来综合地介绍一下这篇课文吗?  教学提示: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加深认识,指导以后的习作练习,学生可联系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三、交流“我想问”孩子们,我们在自主学习时还提了很多不懂的问题,看看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你还有疑问,请提出来和大家讨论讨论学生提问后先请其他小组同学解答,不能解答的教师相机引导四、总结  同学们,虽然台湾到现在都还没有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但台湾同胞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如今,台湾和内地已实现了“两岸三通”,我们有理由相信,台湾的回归将指日可待!    五、作业   续写《穷人》:桑娜一家有五个孩子,他们拼命地劳作才能勉强吃饱,如果再增添两个孩子,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呢?请你为《穷人》续写一个结尾吧10《别饿坏了那匹马》问题解决课 导学案文本品读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一、导入谈话: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1)谁欺骗谁?(2)为什么欺骗?(3)怎么骗?[评:通过欺骗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带着疑问去了解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欺骗故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生活中为什么有这样的欺骗?它是善意的吗?]二、交流“我的发现”1.学生根据自主学习问题申请报告单,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预习发现2.选出组内最有价值的发现,在相应的自主学习问题申请报告单上做上记号3.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发现情况4. 组织交流,分享我的发现反馈交流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

      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由此可以看到残疾青年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评:根据课文前导语的提示,学会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以及从根据第一印象而产生的一点点体会和感受]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B.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C.“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D.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spell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 我的好朋友》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isten and say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单词讲解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Fun time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3教参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 1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 我跟别人不一样》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1 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教参课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