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楼.docx
9页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楼三星绿色改造能力建设项目=1实施方案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017年8月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简介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曾为国家建工部西南建筑科学研究 所历经多次变革和发展,已成为专业门类齐全,科技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建筑科 研机构特别是2001年转制为企业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确立了 “科 技与创新是立院之本,开发和技术服务是生存之源,发展和改革是强院之动力” 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调整组织机构和专业结构,在巩固科研和 技术服务的基础上,立足创新,兴办科技型企业,现在已发展成为承担科研、质 量检测鉴定、勘察设计、监理、咨询、专项施工和新产品开发等各项业务的综合 性研究单位具有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甲级咨询资质、建筑甲级与市政甲级 监理资质、综合检测资质等各类建筑资质我院为国家级“建筑能效测评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筑门窗节能 性能标识试验室”,拥有“国家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 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以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认定为四川省技 术标准创制中心、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并作为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 I古I标准技术委员会的依托单位。
我院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培养出享受国务院 政府津贴专家29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4名,以及四川省学术学科带 头人及后备人选4名现有员工47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5余人,博士研究 生17人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广泛的“产、 学、研”及人才培养合作秉承“创新建筑科技,诚信技术服务,持续改进管理,永远满意顾客”的方 针,倾力于建筑技术研究工作,完成科研项冃810余项,编制和修订国家和地方 标准17()余本,先后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98项科研技术成果广泛应用 于工程建设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获得住建部授予的“全国建筑节能先进集体”、“全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 行业先进单位”,四川省授予的“建筑科技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级五 一劳动奖”等众多荣誉2012年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2、实施绿色低碳示范的现有基础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节能研究所是专门致力于建筑节能与建筑环境 及相关领域研究、检测检验和技术服务的机构目前设有西南地区最先进的建筑 节能检测实验室,具备材料热工性能检测、门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构(部)件 保温性能检测、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及抗风压性能检测等能力。
近年来,在建 设部、成都市建设委及成都市墙改办的大力支持下,工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 具备材料热工性能检测、门窗保温性能检测、建筑构(部)件保温性能检测、外 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及抗风压性能等检测的建筑节能实验室,以及集研发、展示、 交流和培训于一体的“建筑节能中心”实验楼2007年被建设部正式授牌为“建 设部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实验室”和确认为“国家级建筑能效测评机构”我 院在高舒适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别 在能效标识、绿色标识、专项高舒适低能耗建筑设计、地源热泵系统专项检测与 专项测试、釆暖空调系统调试与综合效能检测方面处于西南地区绝对领先地位二、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建设方案1.总体思路“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楼改造”绿色低碳示范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 市,为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工程性质为办公建筑原院科技大楼设计于1985年 9月,总建筑而积8143.96 m2,改造后的建筑地块净用地而积为6611.06 m2,总 建筑面积15494.48 m2,地上建筑面积14982.70 m2,地下建筑面积511.78 m2,地 上1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51.20m,框架剪力墙结构。
项目总投资4600万, 主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项目正在施工,预期2017年8月底完成施工,交付 使用项目采用的绿色低碳改造技术主要包含:BIM设计、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垂直+屋顶绿化、室内外空气质量监测、南水回收利用、建筑加固及消能减 震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技术、南面采用三层Low-E中空玻璃窗、智能灯 光+空调控制系统、新风热回收系统、集成智能化系统、能耗管理系统、外窗外 遮阳技术、空气PM2.5、TVOC治理技术、可再循环材料再利用等为了充分展示该示范项目,推广我省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方面的成 功经验,拟进行科技楼三星绿色改造能力建设,包括建立科技楼三星绿色改造综 合展示平台,购置专业设备进行测试、调试等,综合展示平台的主要内容如下:提高土地利 用 率黔回驚建筑加固抗 震技术自然通风优 化透水地面铺 装自保溫体系BIM设计+ 施工指导垂萱+屋顶绿 化室内外空气质 呈监测智能灯光+空 调控制系统建筑消能减 震技术太阳能光伏 发电示范土建装修一 体化设计多层隅音外 窗外窗外遮阳 材料再利用能耗管理系貌综合展示平台展示的绿色低碳内容2. 主要目标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均达到三星级是本项冃的冃标,能力建设的内容也是围 绕三星级绿色建筑进行,其最终目标是推广、宣传三星级绿色建筑成功经验,达 到宣传示范的效果,以推动我省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
3. 创建内容本项目围绕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展示的主要技术内 容包括:1) BIM技术本项目从改造方案设计开始到施工完成,建立了完善的BIM模型,其中包 含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个专业,精度达到LOD350以上,部分 区域达到LOD400o同吋本项目在“第十四屈中国住博会2015年中国BIM技术 交流会暨优秀案例作品推荐会"获得了“最佳BIM设计应,,用二等奖和“四川省首 届开明杯BIM大赛二等奖二2)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项冃对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屋而、外墙、热桥、架空楼板、外窗改造前 分别釆用12()mm钢筋混凝土、炉渣空心砖混合砂浆砌筑、240mm钢筋混凝土、 120mm钢筋混凝土、4mm铝合金普通单层玻璃窗,围护结构均无保温隔热措施 改造后,屋面采用40mm挤塑聚苯保温隔热,外墙主体部位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自保温体系,热桥釆用35mm发泡水泥保温板内保温体系,外窗更换为断热铝合 金(6中透光Low・E+12A+6)双层中空玻璃窗,南侧外窗全部更换为断热铝合 金(6中透光Low・E+9A+6+9A+6)三层中空玻璃窗,增加南侧外窗保温隔热性 能及空气声隔声,降低室内背景噪声,有效地减弱了一环路交通噪声的影响。
改 造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45%〜75%3) 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原建筑西侧大面积开窗西晒严重,设计南侧避免开窗并利用原建筑楼板设置 阳台并增加垂直绿化,为建筑南面形成了绿色的屏障,新增的副楼屋面做屋顶绿 化花园,既改善了建筑维护结构热工性能乂为办公人员提供了绿色景观4) 太阳能利用屋顶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功率15KW,建筑照明设备安装容量为 57.5KW,可再牛能源提供的容量比例为26%o5) 自然通风与遮阳将建筑体形修改为U形,开口向北,拆除一环路侧2层商铺,引导自然通 风同时将原有小办公室空间改为大空间办公,增大外窗可开启而积比例项冃 合理采用了外遮阳措施,主楼南侧设遮阳板与反射板,有效减少眩光与辐射,增 加室内采光、使室内更加均匀,裙楼设可调外遮阳6) 自然采光项冃中所有主要功能房间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的要求新增的地下室面积511.78m2,主要为设备用房,其利用隔 震沟设置采光井,为地下室引入自然光7)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本项目改造前根据鉴定结果对原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基于性能的加固设计方 法,通过优化结构体系、采用消能减震技术,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能并减少了加 固工程量。
主楼采用屈曲约束支撑和剪力墙联合控扭、剪力墙开缝构造阻尼墙对 主体结构进行减震控制,提升了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副楼采用基础隔震 技术,提升了该楼主体结构为单跨框架的抗震性能8) 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本着绿色环保,利用既有建筑可利用的部分,减少资源消耗的原则,对原有 建筑的公共区水磨石地面进行保护,融入到改造后的建筑之中;统计原有的室内 门和木地板,编制了可利用方案,保护性拆除后利用到改造后的室内;对原有疏 散楼梯的地面和栏杆保护和翻新改造利用尽可能考虑金属材料(铜、钢材)、 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等可再循环材料和在拆除后能够使用的木地 板和木门等可再利用材料9)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室内末端风机盘管和空气处理机组均设置TI02紫外线杀菌及净化装置,具 备空气杀菌,去除TVOC、甲醛、苯、去除异味、有害微牛物、无机气态污染物 等功能室内大空间设置CO2、PM2.5、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室内空气 品质各层新风换气机采取就地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模式,根据室内 CCh浓度调节新风机档位,过滤器设更换报警装置楼顶新风进、排风机组根据 竖井压力控制启停,确保楼层风机只负担楼层管道阻力。
10) 自然冷源降温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在过渡季节充分利用室外“免费冷源",全空气系统过 渡季节加大新风量运行或全新风运行;加大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在过渡季节, 可开启外窗和屋顶排风机,增加室内自然通风量,排除室内余热11) 排风能量回收采用新风换气机对空调排风进行能量回收,制冷焙效率不小于60%, PM2.5 过滤效率不小于80%,保证室内空气质量12) 空调控制系统空调系统控制采用就地控制加集中控制方式,空调自控系统作为子系统纳入 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BA)应监测空调主机、循环水泵及末端设备的 运行状况,并根据需要对主机、水泵、新风机及全空气机组进行可靠自控13) 空调能耗管理系统集中空调系统设置能耗管理系统,对空调主机、输配系统电耗进行分别计量, 实现对空调能耗实时显示、统计存储、对比分析、报警预测等功能,同时对空调 主管的供回水压力、流量、温度的实时监测、记录,上述功能由电专业统一设计 实施;在空调冷冻水主管及各楼层分别设置带远传功能的冷热量表,分别计量监 测各部门空调耗冷、耗热量14) 节水器具木工程所选择的卫牛洁具均应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 要求;蹲式大便器采用液压脚踏自闭式冲洗阀蹲式大便器,大便器冲洗阀用水效 率应为1级且一次冲水量不得大于4.0L;卫生洁具给水及排水五金配件应采用 与卫生洁具配套的节水型且用水效率应为1级。
双档坐便器平均一次冲水量不得 大于3.5L,小便器冲洗阀一次冲水量不得大于2.0L,各洗手盆、污水池等水嘴 流量不得大于0.1L/Sc15) 雨水收集利用本项冃设置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收集屋面雨水和场地雨水雨水经雨水斗和 雨水立管排至室外散水,由散水排至室外雨水冋收管道,经雨水冋收管道汇集后 接至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安全分流井经处理后的雨水供院区和办公楼垂育绿化 用水、道路浇洒用水雨水回用处理设备采用雨水净化一体机16) 节水灌溉办公楼垂直绿化采用自动控制滴灌系统滴灌系统采用JG6-F电磁阀自来水 自动浇花机,该设备用探针传感器,探测土壤湿度,进行浇水自动控制,使土壤 处于最佳湿度及蓬松透气状态,使植物根系保持最佳吸氧状态能有效避免由于 过度浇水造成的土壤营养物质流失和土壤结块场地绿化给水系统采用人工和自 动微喷灌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自动微喷灌系统设置自动喷灌控制器,定时灌溉, 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雨天自动关闭17) 年径流总量控制木项目主要通过透水铺装、植草砖以及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