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2 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高江辉18****70602
  • 文档编号:185501149
  • 上传时间:2021-07-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与朱元思书》教学反思近日,我在教学过程中,品赏了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骈文《与朱元思书》,我不仅被他那角度多变的手法,灵活精妙的构思,清新流畅的文字所折服和陶醉,更为他那育人无痕的独具匠心和寄情山水的宠辱皆忘的博大胸怀所倾倒作者在文中极言了富春江的奇异美景之后,又设想了追名逐利、热衷于官场的人到这里来会引发的感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为什要这样写?因何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把这篇佳作赠送给朱元思?其目的究竟何在?我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带着种种疑问,查阅了吴均的人生档案得知:“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出身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文章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吴均为人耿直,因私下撰写《齐春秋》,并如实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不久又奉召撰写通史,未成而卒《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难得的山水游记,更是一篇与友人的书信细读文句,品尝文章中心,联想作者才华出众,却又人生坎坷,遭遇不幸我们不难推想出他作书和赠书的当时情形:作者赠书给朱元思,可以想见朱元思一定是作者的好友,并且也一定是文人墨客。

      否则就与吴均难有共同的语言,更不可说是好友和需要赠书了朱元思既是文人,就有可能牢骚多自古文人牢骚多”故此:一日,朱元思与好友吴均相会与吴府,少不了要饮酒畅谈酒过三巡,朱元思微带酒意,就会有怀才不遇之感,慨叹人生之不幸,世道之不公,针砭时弊,牢骚满腹几杯酒下怀,更是借酒浇愁,颓废踉跄,意志消沉看到友人如此,吴均觉得实在是过意不去,想要劝解,觉得朱元思乃满腹经纶,与自己旗鼓相当,不知如何开口沉吟良久,于是心生一计,返回书斋,挥笔写下了这篇山水游记天色渐晚,朱元思告辞回家临别时,吴均将所作书信双手奉送曰:“朱兄,在下日前游富春江,偶有所得,随作一文,不知妥否?还望兄台斧正朱元思虽醉眼朦胧,但心智尚清,接过书信曰:“岂敢,岂敢急切阅读后说:“妙哉!妙哉!真乃山水游记上乘之作也何谈斧正,愿为珍藏归去自当细细品赏吴均曰:“如此甚好恕不远送,兄台珍重朱元思回到家中,酒也醒了回想起吴均赠书之事,随挑灯夜读,更觉得实在写的太好,令人拍案叫绝细一品尝,顿时恍然大悟自曰:“好你个吴均,你原是借此书劝戒我不要追名逐利,沉沦世俗,需要淡泊明志,寄情山水你何不当面说明,却要说让我斧正,实乃用心良苦啊!”朱元思回想自己身世遭遇,与吴均相比,自觉惭愧。

      胸中之气,全然散尽拜读名篇,联想当时情形,自觉得有三点启示:启示之一:育人需无痕结合文章内容,联想作者身世,推断赠书目的,我们不得不惊叹吴均劝解友人的独具匠心为了帮助友人改正错误,自己用游记的形式巧妙的让读者自己悟解,真是不留一点痕迹这种育人无痕的教育艺术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的教师好好学习吗?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今天,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已经成为历史,严师出高徒的教育理念已经过去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下,今天的教师既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又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背上个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罪名如果对学生的过错和违纪违规行为,置之不理,教师又会背上玩忽职守的骂名那么,当今的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尽职尽责,又不背上罪名和骂名呢?吴均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就是要淡化育人痕迹,实施和谐育人正所谓“转化学生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需要果敢的勇气,还需要运筹帷幄的战略战术,而且需要恰当地把握出奇制胜的战机教师要学会利用一切有利于自己的环境、资源、情景、时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身体和自尊心,又能够达到教育和转化学生的目的。

      这才是高明之举啊!启示之二:不要尽信书课文后一个练习题为“作者在极言富春江的奇异景色后,为什么要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参考书中给出的答案是:“作者描写富春江的奇异景色之后,转到抒写身历其境的内心感受‘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说优美的山水,足以使热心世务、期盼仕途腾达的人产生隐居之想作者触景生情,从审美的角度,进一步烘托出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从作者自己悲惨的遭遇、博大的胸怀、巧妙的构思、赠书的行动看,作者的写作目的远非于此既不是向友人炫耀自己出众的才华,也不是说明奇异的山水能够让人升华情感的奇妙功能,也不仅仅是表白自己向往大自然的心理从中很可能是隐含着励己勉人的目的他也许是要借此勉励自己和好友不要追逐名利,沉落世俗要寄情山水,回归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抑或是向人们表白自己寄情山水的志向还有可能是歌颂富春江壮丽的山水,表达自己赞美之情或者说明自己之所以能够超凡脱俗,与世无争、寄情山水的原因是富春江的山水太美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果我们只按照参考书中的答案,未免太片面和庸俗了所以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教材,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全面、准确把握中心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示之三:无需牢骚人们常说“自古文人牢骚多”但是吴均自幼好学而才华超群,像这样一个为大文豪,在遭到罢官免职的遭遇之后,他泰然处之,从来没有半点牢骚,淡泊明志而且还能以他那博大的胸怀劝诫自己的朋友忘却名利,回归自然这难道不足以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吗?今天的教师,用古人的准则,大多数充其量不过是“半个文人”,但是就是这“半个文人”当中却有不少人爱发牢骚,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得不偿失,怨天尤人如果我们也能像吴均一样寄情与我们的事业,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在我们的工作中找到人生的乐趣,其不美哉!假如我们能够专心从教,我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更没有必要去发牢骚我们就能够专心构建有效课堂,掌握教育艺术,在教育艺术的殿堂里尽情地享受,我们还有什么值得牢骚的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