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一模)数学(解析版).docx
24页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数学试卷本试卷共6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如图所示,是全集,是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给定的韦恩图分析出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中元素满足的条件,再根据集合运算的定义即可得解.【详解】由韦恩图可知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故选:D.2. 已知,且,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举出反例即可判断ABD,利用作差法即可判断C.【详解】当时,,故AD错误;当时,,故B错误;对于C,因为,所以,因为,所以且,则,所以,故C正确.故选:C.3.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则( )A. 3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先由方程得到,再由离心率公式计算可得答案.【详解】由双曲线可得:,,所以,故选:B.4. 设函数,则(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解析式,分别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函数的定义域为,对于A,,故A正确;对于B,,故B错误;对于CD,当时,,故CD错误.故选:A.5. 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最大值为,则函数的图象( )A. 关于直线对称B. 关于点对称C. 关于直线对称D. 关于点对称【答案】C【解析】【分析】先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再根据周期性求出,根据最值求出,再根据正弦函数的对称性逐一判断即可.【详解】,其中,因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所以,解得,因为函数的最大值为,所以,解得(舍去),所以,因为,所以函数图象不关于直线对称,也不关于点对称,故AB错误;因为,所以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不关于点对称,故C正确,D错误.故选:C.6. 已知,若,则的取值可以为( )A. 2 B. 1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借助赋值法计算即可得.【详解】令,有,即或.故选:A.7.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书中记载了一种制造瓦片的方法.某校高一年级计划实践这种方法,为同学们准备了制瓦用的粘土和圆柱形的木质圆桶,圆桶底面外圆的直径为,高为.首先,在圆桶的外侧面均匀包上一层厚度为的粘土,然后,沿圆桶母线方向将粘土层分割成四等份(如图),等粘土干后,即可得到大小相同的四片瓦.每位同学制作四片瓦,全年级共500人,需要准备的粘土量(不计损耗)与下列哪个数字最接近.(参考数据:)(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圆柱体积公式求出四片瓦的体积,再求需准备的粘土量.【详解】由条件可得四片瓦的体积()所以500名学生,每人制作4片瓦共需粘土的体积为(),又,所以共需粘土的体积为约为,故选:B.8.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是“为递增数列”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出,再利用单调数列的定义,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判断即得.【详解】由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得,则,当时,,而,则,因此,为递增数列;当为递增数列时,则,即有,整理得,不能推出,所以“”是“为递增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9. 如图1,正三角形与以为直径的半圆拼在一起,是弧的中点,为的中心.现将沿翻折为,记的中心为,如图2.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找出点轨迹后,再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到直线在平面的投影,结合正弦函数定义计算即可得.【详解】取中点,连接,,由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故段上,且,即,则在以为原点,为半径的圆上,由题意可得,,、平面,,故平面,又平面,故直线在平面的投影为直线,即,则当与该圆相切,即时,有.故选:C. 10.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其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设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在上单调递增,则存在实数,使得在上单调递增B. 对于任意实数,若在上单调递增,则在上单调递增C. 对于任意实数,若存在实数,使得,则存在实数,使得D. 若函数满足:当时,,当时,,则为的最小值【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理解函数表达的是函数图象上两点割线的斜率,当时,表示的为切线斜率,然后举反例设可判断A错误;设可得B错误;设可得C错误;由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可以判断D正确.【详解】函数表达的是函数图象上两点割线的斜率,当时,表示的为切线斜率;所以对于A:因为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其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在上单调递增,所以设,则,此时为常数,即任意两点的割线的斜率为常数,故A错误;对于B:设,由图象可知, 当时,随增大,点与点连线的割线斜率越来越大,即单调递增,但在不是单调函数,故B错误;对于C:因为对于任意实数存在实数,使得,说明为有界函数,所以设,函数在上有界,但当且x趋近于-2时、、且x趋近于2时导函数无界,故割线的斜率不一定有界,如图 当点向点靠近时,割线的斜率近似等于点处切线的斜率,故C错误;对于D:因为函数满足:当时,,即,因,,所以;同理,当时,,即,因为,,所以;所以为的最小值,故D正确;故选:D.【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关键在于理解函数表达的是函数图像上两点割线的斜率,当时,表示的为切线斜率,然后通过熟悉的函数可逐项判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 若复数,则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复数的除法法则将复数表示为一般形式,然后利用复数的模长公式可计算出的值.【详解】,因此,.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复数模的计算,同时也考查了复数的除法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2. 设向量,且,则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结合已知条件,求解即可.【详解】设的夹角为,,故,又,故,方向相同,又,则,解得,满足题意.故答案为:.13. 已知角的终边关于直线对称,且,则的一组取值可以是______,______.【答案】 ①.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②.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解析】【分析】由角的终边关于直线对称,可得,再由可得或,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因为角的终边关于直线对称,则,,则,因为,所以,所有或,,解得:或,,取,的一个值可以为,的一个值可以为.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14.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则的坐标为______;抛物线的焦点为,若直线分别与交于两点;且,则______.【答案】 ①. ②. 【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方程即可得出焦点坐标,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求出,进而可得出.【详解】由抛物线,可得,设,则,故,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15. 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满足,其中常数.给出下列四个判断: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存在实数,使得.其中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_____.【答案】②③④【解析】【分析】①直接取找矛盾;②通过,利用累加法求的范围;③假设找矛盾;④取,根据函数单调性来确定其成立.【详解】对于①:若,则,当时,,与矛盾,①错误;对于②:若,则,所以,又,若,该不等式恒成立,即,由由于,所以,所以,所以时,,累加得,所以,所以,综合得,②正确;对于③:若,,假设,则,与矛盾,故,③正确;对于④:当时,若,则,此时,若成立,根据二次函数可得其上单调递增,可得,故在的情况下,必成立,即存在实数,使得,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④.【点睛】方法点睛:对于数列判断题,我们可以通过赋值,举例的方法对选项进行确认和排除.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6. 在中,.(1)求;(2)若为边的中点,且,求的值.【答案】(1); (2).【解析】【分析】(1)由正弦定理可得,结合三角和为及诱导公式可得,即可得答案;(2)在中,由正弦定理可求得,从而可得,在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解: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即,,又因为,所以,解得,又因为,所以;【小问2详解】解:因为为边的中点,,所以,设,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即,解得,又因为,所以, 在中,,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即.17. 某中学为了解本校高二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现状,从该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00人进行一般现代文阅读速度的测试,以每位学生平均每分钟阅读的字数作为该学生的阅读速度,将测试结果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1)若该校高二年级有1500人,试估计阅读速度达到620字/分钟及以上的人数;(2)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该校高二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设这3人中阅读速度达到540字/分钟及以上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3)若某班有10名学生参加测试,他们的阅读速度如下:506,516,553,592,617,632,667,693,723,776,从这1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设这3人中阅读速度达到540字/分钟及以上的人数为,试判断数学期望与(2)中的的大小.【答案】(1)人 (2)分布列见解析; (3)【解析】【分析】(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数据得频率即可估计阅读速度达到620字/分钟及以上的人数;(2)确定从中任取一人,其阅读速度达到540字/分钟及以上的概率,结合二项分布的概率求解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即可;(3)根据超几何分布的概率求解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即可得结论.【小问1详解】,故可估计阅读速度达到620字/分钟及以上的人数为人;【小问2详解】从中任取一人,其阅读速度达到540字/分钟及以上的概率为:,的可能取值为、、、,,,,,则其分布列为:其期望为:;【小问3详解】,理由如下:这10名学生中,阅读速度达到540字/分钟及以上的人数为人,的可能取值为、、,,,,则,故.18. 如图,在五面体中,底面为正方形,. (1)求证:;(2)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条件①:;条件②:.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解析】【分析】(1)先证明平面,再利。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