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会计学 第七版 书后习题答案.pdf
42页第2章 货币资金、应收款项与交易性金融资产 教材练习题解析 1.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表2—1所示 表2—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单位:元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1 6 59 7 4 银行对账单余额 1 8 02 4 5 加:银行代收应收票据款 1 09 0 0 加:企业送存银行支票 80 0 0 减:银行收手续费 1 1 5 减:企业开出支票 1 32 0 0 银行多计利息17 1 4 调节后余额 1 7 50 4 5 调节后余额 1 7 50 4 5 2.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其他货币资金— — —外埠存款4 0 00 0 0 贷:银行存款4 0 00 0 0 ( 2)借:其他货币资金— — —银行汇票存款1 50 0 0 贷:银行存款1 50 0 0 ( 3)借:原材料3 0 00 0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5 10 0 0 贷:其他货币资金— — —外埠存款3 5 10 0 0 ( 4)借:原材料1 00 0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17 0 0 贷:其他货币资金— — —银行汇票存款1 17 0 0 2 《 财务会计学 ( 第七版) 》学习指导书 ( 5)借:银行存款4 90 0 0 贷:其他货币资金— — —外埠存款4 90 0 0 ( 6)借:银行存款33 0 0 贷:其他货币资金— — —银行汇票存款33 0 0 3.我国会计处理一般采用总价法。
( 1)5月3日销售商品 借:应收账款6 66 9 0 贷:主营业务收入5 70 0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96 9 0 ( 2)5月1 8日付款 借:银行存款 (6 66 9 0×9 9%)6 60 2 3 1 财务费用6 6 6 9 贷:应收账款6 66 9 0 ( 3)5月1 9日退货 借:主营业务收入 (5 70 0 0×2 0%)1 14 0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19 3 8 贷:银行存款1 32 0 4 6 2 财务费用 (6 6 6 9×2 0%)1 3 3 3 8 4.该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 1)2 0×1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1 00 0 0 贷:坏账准备1 00 0 0 ( 2)2 0×2年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40 0 0 贷:应收账款40 0 0 ( 3)2 0×2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80 0 0 贷:坏账准备80 0 0 ( 4)2 0×3年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2 00 0 0 贷:应收账款2 00 0 0 ( 5)2 0×3年坏账收回 借:应收账款30 0 0 贷:坏账准备30 0 0 借:银行存款30 0 0 第2章 货币资金、应收款项与交易性金融资产 3 贷:应收账款30 0 0 ( 6)2 0×3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1 20 0 0 贷:坏账准备1 20 0 0 5.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应收账款— — —乙公司11 7 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1 7 0 ( 2)借:应收账款— — —丙公司2 3 4 贷:主营业务收入2 0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3 4 ( 3)借:应收票据— — —丁公司5 8 5 贷:主营业务收入5 0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8 5 ( 4)借:银行存款4 0 0 贷:应收账款— — —戊公司4 0 0 ( 5)借:资产减值损失5 6 8 4 贷:坏账准备5 6 8 4 11 7 0×5%+(2 3 4+5 0 0-4 0 0)×1%-5=5 6 8 4( 万元) ( 6)借:银行存款10 8 0 贷:短期借款10 8 0 ( 7)借:银行存款1 9 0 坏账准备2 3 4 营业外支出4 1 6 6 贷:应收账款— — —丙公司2 3 4 ( 8)借:银行存款5 8 0 贷:短期借款5 8 0 ( 9)借:短期借款10 8 0 财务费用1 0 8 贷:银行存款10 9 0 8 ( 1 0)借:短期借款5 8 0 财务费用5 贷:银行存款5 8 5 借:应收账款— — —丁公司5 8 5 贷:应收票据5 8 5 4 《 财务会计学 ( 第七版) 》学习指导书 ( 1 1)借:资产减值损失1 8 1 3 5 贷:坏账准备1 8 1 3 5 11 7 0×2 0%+(2 3 4-2 3 4+5 0 0-4 0 0+5 8 5)×1%-6 1 8 4+2 3 4 =1 8 1 3 5( 万元) 6.(1)2 0×1年1 2月2日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 —M公司股票— — —成本2 00 0 0 投资收益1 0 0 贷:其他货币资金— — —存出投资款2 01 0 0 ( 2)2 0×1年1 2月3 1日期末计价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 —M公司股票— — —公允价值变动40 0 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40 0 0 ( 3)对于股票股利应于除权日在备查账簿中登记,不需要做会计处理 ( 4)2 0×2年3月3 1日 借:其他货币资金— — —存出投资款1 60 0 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20 0 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 —M公司股票— — —成本1 00 0 0 — — —公允价值变动 20 0 0 投资收益60 0 0 ( 5)2 0×2年6月3 0日 借:交 易 性 金 融 资 产— — —M 公 司 股 票— — —公 允 价 值 变 动 ( (40 0 0+ 12 0 0) /2×8-1 20 0 0)88 0 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88 0 0 第3章 存 货 教材练习题解析 1.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1)借:在途物资— — —甲材料1 03 0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 17 0 0 贷:银行存款 1 20 0 0 ( 2)借:原材料— — —甲材料1 03 0 0 贷:在途物资— — —甲材料 1 03 0 0 ( 3)乙材料货款不含税价= 3 51 0 0 1+1 7%=3 00 0 0 ( 元) 丙材料货款不含税价= 2 34 0 0 1+1 7%=2 00 0 0 ( 元) 乙材料应负担的运费= 3 0 0 3 0 0+2 0 0 ×10 0 0=6 0 0( 元) 可抵扣增值税=6 0 0×7%=4 2( 元) 丙材料应负担的运费= 2 0 0 3 0 0+2 0 0 ×10 0 0=4 0 0( 元) 可抵扣增值税=4 0 0×7%=2 8( 元) 乙材料应负担的保险费= 3 00 0 0 3 00 0 0+2 00 0 0 ×15 0 0=9 0 0( 元) 丙材料应负担的保险费= 2 00 0 0 3 00 0 0+2 00 0 0 ×15 0 0=6 0 0( 元) 借:在途物资— — —乙材料 (3 00 0 0+6 0 0-4 2+9 0 0)3 14 5 8 6 《 财务会计学 ( 第七版) 》学习指导书 — — —丙材料 ( 2 00 0 0+4 0 0-2 8+6 0 0)2 09 7 2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51 0 0+34 0 0+4 2+2 8) 85 7 0 贷:银行存款6 10 0 0 ( 4)借:原材料— — —乙材料3 14 5 8 — — —丙材料 2 09 7 2 贷:在途物资— — —乙材料 3 14 5 8 — — —丙材料 2 09 7 2 ( 5)借:在途物资— — —甲材料2 00 0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34 0 0 贷:银行存款 2 34 0 0 ( 6)借:原材料— — —乙材料90 0 0 贷:在途物资— — —乙材料 90 0 0 ( 7)月末。
借:原材料— — —丁材料3 00 0 0 贷:应付账款3 00 0 0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 —丁材料3 00 0 0 贷:应付账款3 00 0 0 2.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 1)商品采购成本=3 00 0 0+10 0 0-7 0=3 09 3 0( 元) 进项税额=7 0+51 0 0=51 7 0( 元) 借:在途物资3 09 3 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51 7 0 贷:银行存款3 61 0 0 ( 2)借:库存商品5 70 0 0 贷:在途物资 3 09 3 0 商品进销差价2 60 7 0 ( 3)借:银行存款6 00 0 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 00 0 0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6 00 0 0 贷:库存商品6 00 0 0 ( 4)本月不含税销售收入= 6 00 0 0 1+1 7%=5 12 8 2. 0 5 ( 元) 第3章 存 货 7 本月增值税销项税额=5 12 8 2. 0 5×1 7%=87 1 7. 9 5( 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87 1 7 9 5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87 1 7 9 5 ( 5)月末结账前“ 商品进销差价” 科目余额=97 0 0+2 60 7 0=3 57 7 0( 元) 差价率= 3 57 7 0 4 30 0 0+5 70 0 0 =3 5 7 7%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6 00 0 0×3 5 7 7%=2 14 6 2( 元) 借:商品进销差价2 14 6 2 贷:主营业务成本2 14 6 2 2 0 × 1年6月3 0日A商品的存货成本= 4 0 0 0 0 - 4 0 0 0 0 × 3 5 . 7 7 %= 2 5 6 9 2( 元) 3.会计处理如下: ( 1)甲材料可变现净值=5 1 0-9-2 0 0=3 0 1( 万元) 甲材料账面价值=3 0 0( 万元) 甲材料可变现净值大于账面价值,未发生减值。
( 2)乙产品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1. 3×10 0 0-2 3 0=10 7 0( 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账面价值=10 0 0( 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大于账面价值,未发生减值 ( 3)乙产品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30 0 0-7 0=29 3 0( 万元) 乙产品无合同部分账面价值=30 0 0( 万元) 乙材料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小于账面价值,应确认减值损失7 0万元 ( 30 0 0-29 3 0) 借:资产减值损失— — —存货跌价损失7 0 00 0 0 贷:存货跌价准备— — —乙材料7 0 00 0 0 4.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 1)2 0×1年年末 借:资产减值损失— — —存货跌价损失50 0 0 贷:存货跌价准备50 0 0 ( 2)2 0×2年出售年初存货 借:主营业务成本2 25 0 0 存货跌价准备25 0 0 贷:库存商品2 50 0 0 ( 3)2 0×2年年末 借:存货跌价准备55 0 0 8 《 财务会计学 ( 第七版) 》学习指导书 贷:资产减值损失— — —存货跌价损失55 0 0 (7 50 0 0-6 70 0 0)-(50 0 0-25 0 0)=55 0 0( 元) 5.案例分析:长城有限公司存货计价业务 ( 1)机械零件加工部已停工两个月,存货越来越少。
对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 出法,其销售成本是否仍然偏低?为什么?这对今后存货的重置能力有何影响? 后进先出法基于 “ 后入库的先发出”这样一个存货流动假设,其基本特点是 使所销售的存货按最近期取得存货的成本与其实现的销售收入相配比与先进先 出法 ( F I F O)相比,一般来说,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将 会导致较高的销售成本、期末现金余额和较低的期末存货余额、销售毛利、所得 税和净收益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