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教学导案.doc
14页《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教案———————————————————————————————— 作者:———————————————————————————————— 日期: 14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 刘发萍 一、概述1.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2.课题来源:高中语文必修四表达交流 课时:1课时3.学习内容:本文是新课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表达运用训练模块内容之四——《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这个模块蕴涵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辩证思维的重要性,本模块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思考分析问题,在写作中能够合理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通过课堂的讨论、引导、点拨、讲评、拓展、生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辩证思维方法,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得出合乎事理的结论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及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逆境、失败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这个模块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质疑解疑,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写作水平的能力而且本课教学建立在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探究式鉴赏阅读训练”的基础之上,又承接下一个模块的的辩论,学习的重点落在了“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辩证分析,以及养成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以从概念入手,进行探讨,弄清什么是辩证分析及辩证分析的几种方法,进而从别人的文字和观点中发现问题,并指出其错误的地方,以期在自己的说话和写作中少犯这样的错误,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做深一步的研究探讨,从而达到灵活把握辩证分析方法的目的但由于此模块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又涉及到一些深奥的哲学观点,要让高一学生轻松领会模块内涵有一定难度,这正好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质疑解疑,主动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对事物客观理解的能力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理解什么是辨证分析2)学会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得出合乎事理的结论,加强表达的严密性准确性3)掌握辩证分析的三个方法,并能运用到作文当中,培养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成语故事的回顾、分析,让学生主动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从而进一步明确什么是辩证的思维方法,以及如何做到辩证的分析。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以及教师的引导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归纳整理出更多体现类似哲理的成语故事或寓言故事等 (3)通过课堂讨论与练笔的方法,落实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与运用加强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培养锻炼学生“说”与“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辩证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2)通过对辩证分析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逆境、失败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熟练掌握辩证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辩证分析”,培养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辩证分析的主要方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对高一学生近一年学习情况的观察、了解,可以分析:从认知方面来说,高一学生所涉猎的知识面较广,但许多方面仅是略知皮毛,无法在口语表达与作文练笔中,将相关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迁移与运用从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对某些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认识,思维活跃,想法新颖,但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欠缺准确而有说服力的语言组织能力常常在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出现纰漏,如:用语不准确,思路不清晰,逻辑说理不严谨等等。
因此,学习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善于思变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四、教师自我特征分析本团队具有熟练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长于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完成学习任务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教学整合能力较强,并能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对新课标的实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本文的教学设计当中,我们采取了有效的动画情境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适当的引导语与总结语,让学生主动去体会,品味,联想、总结,并得出自己的认知,通过口语表达的方式共同分享大家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辩证分析的认识与理解,各抒己见,师生互评做好对学生发言的合理引导与总结,并给出中肯而积极的评价与建议让师生在共同讨论、沟通与分享中,一起总结出如何在看待问题时避免片面性的方法,使得论述说理更为全面、充分、合理、有说服力能将实际生活中的感悟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课本,又能走出课文,既学会了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方法,又能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分析1.情境教学法:导入时,展示具有哲理性的动画视频,配上适当的解说,创设思考氛围,使学生获得最为形象的感受,从而能够总结出其中蕴含的哲理,进而通过联想得出更多类似的成语故事或寓言故事,或者是古诗词当中可以阐释相关道理的内容。
此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察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形象的感知有利于分析出要阐明的道理,从而宜于联想和总结2.拓展延伸法: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截取话题,让学生评议,其中渗透对辩证思维的理解与运用,同时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讨论,并运用这样的思维方法进行练笔,深入落实语文教学中培养与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理论3.交流讨论法:针对“中学生应不应该统一穿校服”的问题,让学生不拘一格发表看法,讨论时教师也可加入自己的观点,但不强加给学生学生可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下,自由发表看法,大胆创新,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学会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学习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法: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解决教学难点时,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主动探究,了解什么是辩证思维、归纳出如何辨证的看待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引导与启发2.联想思维训练法:通过典型成语故事的启发,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生活实际,联想归纳出反映相关哲理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培养学生的联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联想能力各有不同,但教师都予以肯定,想象不出来的就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让他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放飞联想的翅膀。
3.总结归纳法:引导学生在欣赏动画视频后,对成语故事中反映出的哲理总结概括,得出如何进行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联系所学以及生活实际归纳出反映类似哲理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或者古诗文中的语句4.写作训练法:学生在明白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几组事物及四位人物图片,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运用辩证的思维写出事物相对的特性,并运用辩证思维对人物重新评价认识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教师需要资源:(1)本课将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其中包括导入时插入具有辩证性的视频《惠施的大葫芦》、网上热议的家乐福事件图片以及网友对这一事件的观点、历史人物图片等加深学生的感官印象,引起兴趣,激发联想与想象2)品味鉴赏以及拓展深入环节中视频与文字材料都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运用辩证分析问题的三种方法(要全面、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要避免静止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及要注意事物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对立面转化来探讨该话题通过参考和评议网络上其他人的观点,各抒己见,形成学生自己合乎事理的结论3)资源支持:教师资源网、无忧无虑网、中学学科网等2.学生学习需要资源:(1)学生课前对第三个环节的讨论话题做预习,写下自己的观点。
在课上本环节中运用辩证分析问题的三种方法再次整合补充,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2)学生课前储备一定量的反映哲理性含义的成语、寓言以及古诗文中的语句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师活动:出示课件《惠施的大葫芦》,引导学生分析里面的对话中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教师引导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呢:有时候,我们换一种角度看问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种结果原本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由于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往往忽视了这种存在下面让我们共同来看一段视频《惠施的大葫芦》,相信我们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体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展示课件:课件二教师引导:《惠施的大葫芦》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学生活动:概括出寓言中体现的是一种辩证的看待问题的哲学思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们应用了网络资源《惠施的葫芦》的视频,目的在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同时也能初步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思维带到如何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上在课的开端创设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着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整体把握,通过寓言故事,概括辩证分析的方法教师引导语:是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单从一个方面看待问题,要学会辩证分析那能不能分享几个有关哲学思辩问题的成语小故事或寓言故事?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顾分享故事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故事阐述第一组学生侧重讲述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塞翁失马三个故事相应的故事包括: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塞翁失马、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盲人摸象……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众多的故事中侧重分析“塞翁失马、刻舟求剑、盲人摸象”三个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并分类归纳所说成语或寓言故事所体现的相应哲理展示课件:课件三、四教师引导语:刚才同学们的归纳已经运用了辩证思维,那么,什么是辩证思维?为什么要运用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有什么作用呢?展示课件:课件五引导明确:1、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事物、认识问题时注意事物之间的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等等关系 之所以要运用辩证思维,首先这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
其次这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决定的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辩证分析的核心,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避免说理的片面性、绝对化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3、辩证思维的作用:认识全面、论证周密、见解独特、立论深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首先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从网络上搜集有关辩证分析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并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联系学过的知识、生活中日常的积累,合理地联想迁移,分享反映类似道理的成语,寓言或者诗句等然后从故事和寓言中弄清楚本文的教学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辩证分析”, 分析概括归纳出辩证分析当中的三种辩证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要全面;避免静止地看问题;注意对立面的转化 及辩证分析的作用——认识全面、论证周密、见解独特、立论深刻三)关注社会,品味鉴别,锤炼辩证思维能力教师引导语:我们大体了解了应该如何做好辩证分析的方法,避免分析问题时出现片面性的缺失下面我们第二组的同学将引入一段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