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逻辑学法律硕士1讲解.ppt
25页法 律 逻 辑 学 主讲老师:郭哲 第一讲 法律逻辑学引论 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基础科学 1、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中, 逻辑学被列为七大基础学科的第二位,即数 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 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2、英国大百科全书把逻辑列为知识的五大分 科之首,即:逻辑学、数学、科学(包括自 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历史科学 和人文学(主要指语言文字)、哲学 3、列宁曾说过:“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 4、《牛津法律指南》中也指出:“法律研究 和适用法律要大量地依靠逻辑” 一、一、“ “逻辑逻辑” ”的含义的含义 1. 客观事物的规律生产关系应符合生 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此处的 “逻辑”是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注定要走向灭 亡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 法律逻辑学的性质和对象 2. 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如:这是哪 家的逻辑,荒谬的逻辑等 3. 思维的规律、规则如:推理要合乎 逻辑 4. 逻辑科学,即研究正确思维的形式和 规律的科学如:法律逻辑是法学专业的必 修课程本书中的逻辑取第4种含义 二、逻辑的类型二、逻辑的类型 逻辑 形式逻辑 (普通逻辑) 辩证逻辑 (哲学范畴) 按逻辑学历史发展 的不同阶段 传统逻辑 现代逻辑(数理逻 辑、符号逻辑) 按推理的不同种类 按应用逻辑的不同 学科领域 演绎逻辑 归纳逻辑 语言逻辑 教育逻辑 法律逻辑 . 审判逻辑 刑侦逻辑 辩护逻辑 . 三、形式逻辑的概念三、形式逻辑的概念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 思维形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简单地说, 就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1. 思维形式:是指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 认识阶段的反映形式 2. 思维形式的结构:是指思维形式的组成要 素之间一定的联系方式,是其内容各不相 同的各种具体思维形式中最一般的共同的 东西先分析一下判断的思维形式,所有 是,其共同的一般的形式结构可以用 公式表示如下:所有S是P,再分析推理逻 辑结构公式:M是P,S是M,所以,S是P 四、形式逻辑的具体对象四、形式逻辑的具体对象 • 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 即逻辑形式; 2. 定义、划分、概括、限制、比较、分析、综 合、观察、实验、探求因果联系等逻辑方法 3. 定义、划分、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规则 ; 4. 同一律、不矛盾律(矛盾律)、排中律、充 足理由律等逻辑规律 五、法律逻辑学的概念五、法律逻辑学的概念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 和逻辑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法律领域中 特有逻辑现象和逻辑问题的一门科学 六、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六、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与形式逻辑的具体对象相同,只不过必须 结合法学及法律工作的实际研究 七、法律逻辑学的性质 1、学科定位:是介于普通逻辑 学和法律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 学科。
2、功能定位:是一门工具性的 学科 第二节 学习法律逻辑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论证能力,善于讲道理和揭露 种种逻辑错误 培根说得好:“谈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 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1、有这样一个外国幽默故事,领班见 贝克上班时在车间里吸烟,便训斥说:“贝 克先生,厂里有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 ,贝克听后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是的先生 ,我吸烟时从不工作 问:贝克的回答是 否正确,错在哪里 举例 2、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十分爱好钓鱼,他 把钓鱼视为最有意义的休息一天,他正在江边 钓鱼,一个陌生人走过来问他: “先生,你在钓鱼?” “是啊!”狄更斯答道,“今天钓了半天,没 见一条鱼,可是昨天在这里却钓了15条啊!” “是吗?”陌生人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是这地方专门检查钓鱼的,这段江上严禁钓鱼 ,违者是要罚款的 举例举例 狄更斯忙反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陌生人惊讶之际,狄更斯直言不讳地说: “我是作家狄更斯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 构故事是我的专业 问:如果你是执法者(故事中的陌生人) 能否罚到狄更斯的款?为什么? 3、 故意杀人者应处死刑,行刑者 是故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应处死刑。
举例举例 举例4: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被 国民党政府逮捕,1933年4月14日、15 日、20日,江苏省高等法院江宁地区法 院刑二庭三次对陈独秀进行了公开审讯 ,终以“叛国罪”叛处其有期徒刑13年 然而在法庭上陈独秀慷慨陈词,揭露国 民党政府的罪恶,痛陈自己的爱国之心 二、有助于提高推理能力,善于从已知推出未知 ,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以保证办案质量 举例举例 1. 侦查阶段:谋杀案的侦破 (湖南衡东县一男子命殒家中案) 2. 起诉书是一个三段论推理举例举例 3. 判决书是一个三段论推理 举例举例 典型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只猫导致战争胜负” 德军参谋运用不相容选言 推理和必要条件选言推理及三 段论推理得出结论,从而赢得 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三、有助于人们准确、严密地表达思想和 建构理论 人们表达思想和建构理论,都力求思 想明确、条理清楚、结构严谨、首尾一贯 ,这 些都是逻辑问题 毛泽东说过:“只有学会语法,修辞和逻 辑,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的和可以理解的 东西斯大林在赞扬列宁的演说才能时说 :“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 逻辑力量, 我记得当时有很多代表说:‘ 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象万能的触角,用钳子 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 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案例: 律师为被告人刘甲辩护,人民检察院 以故意杀人罪对刘甲提起公诉,经过辩 论,法庭采纳了律师的意见,以故意伤 害罪定罪处罚 典型案例 有一位老工人骑着自行车同一辆挂着拖车 的汽车在马路上同向而行自行车在前,汽 车在后,当汽车赶上自行车并行期间,汽车 上一名青年工人伸手朝骑车老工人的头上拍 了一下汽车过后,一位过路的人发现那位 骑自行车的老工人倒在马路上被轧死了 从死者伤势看,是被汽车轧死的但轧 死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当时的条件下,可能的 假设有以下四种:(1)死者在与汽车并行时 ,因为被人一拍,受惊倒在汽车与拖车之间 被拖车轧死的;(2)死者不慎撞到汽车上摔 倒致死的;(3)死者是被汽车挂到后而被拖 车轧死的;(4)死者倒地后,被另外的汽车 轧死的 以上这四种假设,谁也没有直接看见过 那位青年工人只承认自己伸手拍过死者的头 部,但不承认因此造成老工人的死亡在这 种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只靠发案前后的 间接证据,借助逻辑证明能否确定死 者死亡的原因呢?经过反复讨论之后,审判 人员取得一致意见,他们认为:第一,从死 者伤势鉴定看,死者是汽车轮轧过头部被轧 死的,不是死者跌到摔伤致死的;第二,发 现死者的过路人证明,这辆汽车过后再没有 第二辆汽车从这个地方通过,因此,不可能 是被其他汽车轧死的;第三,死者与汽车的 前车是并行前进的,因此,不是汽车违反交 通规则把死者撞到致死的,也不是死者不慎 撞到汽车上而死的,因此,死者被汽车轧死 的惟一原因,就是由于汽车上那位青年工人 向死者头上一拍而使死者受到惊倒下被后面 的拖车轧死的。
第三节 专题: 从逻辑学的视角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一、逻辑在法律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逻辑对法律文化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 而是间接地通过思维方式而对法律文化 产生重大影响的 二、西方法律文化中逻辑分析的传统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非逻辑特征 四、逻辑的不发达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