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与除法28.doc
9页《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浉河区谭家河中心小学教师 王春青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2、进一步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理解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具:教师:多媒体课件,圆片;学生:同样大小的圆片,剪刀实施过程: 一,前提测评: 1、3/5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2、8个蛋糕,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根据生回答板书:8÷4=2(个) 3、把6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几个? 生回答: 师板书:6÷3=2(个)二,探究新知 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1) 读题后,回答结果 生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圆的3 分之1,既每人分得3分之一个 生2、可以用除法计算,1÷3=1/3 根据回答板书:1÷3=1/3.(2)活动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把1个园作为蛋糕平均分给3人3)交流,学生演示自己的分法4)说说:多少蛋糕为3分之1个,(生,一个蛋糕的3分之1就是3分之1个)。
自由回答,你还想把几个蛋糕平均分给几人,每人分得几个?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学生说的答题算式 例2.把3个蛋糕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1)读题后说解题分法,根据回答板书:3÷4= 3/4 (个) (2)动手操作,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剪拼把3个圆平均分给4人 (3)交流,学生台上演示分法,并说明分得结果,生1,逐个分圆,生2,把3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来分 (4)议一议,多少个蛋糕叫3分之1个蛋糕 (5) 回答议论结果 小组讨论,你们组还想把几个蛋糕平均分给几人,可以讨论得出结论,也可以拿实物分一分 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算式 观察: 观察黑板上板出的算式,两个整数相除的结果与算式有什么关系,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观察 汇报观察结果,根据汇报结果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试问,能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吗,根据回答板书:D÷B=D÷B (B≠0)三,巩固练习 1.口答各题 7÷8= 24÷25= 9÷5= 24÷6= 2/5=( )÷( ) 4/7=( )÷( ) 2解决问题 1,把1千克葡萄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2.一个3平方米的花坛,种4种花,每种花平均占地多少平方米?种5种呢?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下作业:完成练习 《分数与除法》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多媒体课件 3.教学圆片 《分数与除法》一课教学效果评价 1.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识,理解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
2.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知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教学原则 3.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4.教师营造了较好的学习氛围,让各种思考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从除法的角度去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提供表现、操作、研究、创造的空间,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让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探究是感悟的基础,没有探究就没有深刻的感悟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题方法,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
使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分数除法问题”的算法有初步的感悟 不足之处: 1)1个蛋糕平均分给4人,学生在展示时说手中拿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个蛋糕时,应让学生重审多少叫四分之一个 蛋糕,有此不到,有部分学生对一个蛋糕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个蛋糕,认识模糊,概念不清 2)学生在展示叙说中,教师的插问有的是多余的,没能做到插话恰到必要 以上两点需要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察觉不足,努力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