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具》幼儿园大班教案精品.docx
22页《文具》幼儿园大班教案《文具》幼儿园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在数学活动《按群测数》中,小挚友学习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往下数少的一部分的方法来数实物卡片上的小动物,有一个小挚友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来数这张卡片上的小动物,她是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来数的,也很快地数出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数比较多的物品时也都会采纳按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或五个五个的方法来数让幼儿运用这种数数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按群数数的实力,也能为幼儿在生活中须要数比较多的物品时带来便利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究、发觉、探讨来比较哪种数数的方法比较快,在进行多次按数群数数的实践中获得数数阅历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沟通自己的操作过程 3. 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欢乐 活动打算: 1.学问阅历打算: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打算: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1.相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很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挚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沟通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挚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很多小挚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情愿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习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老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终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沟通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嬉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嬉戏:幼儿停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老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文具》幼儿园大班教案2 一、设计意图 在《啊哈!小学》的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适时相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让孩子模拟小学生活如课桌的排放、座位的调整,并且每天早上背着小书包上学,晚上背着小书包回家,随时随地地整理小书包等。
同时,孩子们带来了小书包后,通过视察、共享、沟通,他们相识了各种文具用品,了解了文具用品的功能本活动的意图是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开阔思路,通过分类、统计、交易等手段培育幼儿的数学综合实力以及一种实践运用实力,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幼儿的合作精神以及自我服务实力等,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依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在嬉戏中练习简洁运算 3、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三、活动打算 1、每人一个装有各种文具的小书包 2、笔、记录板 3、标签纸、各种自制纸币若干 4、售货员标记 四、活动过程 1、介绍我的文具 ——幼儿分小组结伴,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文具 ——代表介绍 2、布置文具店 ——每组布置一个“文具店”,探讨:怎样分类摆放 ——幼儿分组布置,并贴上自制的价格标签 ——给文具店取名,沟通布置状况 3、统计文具 ——幼儿作文具店统计员,统计并记录本店的文具数量 ——同伴相互沟通、检查 4、嬉戏;小小文具店 ——选出一个售货员,顾客自由地到各个文具店用“十元钱”“购买”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归放到自己的小书包中《文具》幼儿园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巩固相识10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晰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洁换算关系 2.练习运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要养成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活动打算 10以内的人民币、黑板画《文具超市》 活动过程 1.复习10以内的人民币老师出示面值10以内的人民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习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及简洁的换算关系 2.连一连 (1)把幼儿用书《文具超市》画在黑板上,视察各种文具上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2)引导幼儿想一想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 延长:结合庆“六一”玩具义卖活动,幼儿扮顾客,老师扮售货员,幼儿拿钱买玩具,并告知其他幼儿自己用多少钱买了什么?它有什么用?《文具》幼儿园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依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记录 2、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活动打算: 1、师幼共同收集文具,打算布置文具店及记录所需的桌椅等 2、笔、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幼儿结伴,相互介绍自己收集的文具 老师与幼儿以集体的方式视察、相识收集来的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师幼共同探讨:大家带来的文具怎样在活动室里摆放? 布置“小小文具店”须要哪些材料?大家怎样分工合作? 分组探讨:我们组的文具怎样分?(引导幼儿商定本组的分类标准,然后进行布置) 幼儿分组布置文具店并给文具店取名 三、小小统计员 幼儿扮演文具店统计员,统计并记录本店的文具及不止状况 同伴相互沟通、检查 四、沟通共享 各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文具店(品名、文具的类别和数量)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学习其他组的不同分类方法《文具》幼儿园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文具盒 2、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能根据肯定依次介绍文具盒的外形和功能 3. 仔细倾听老师的讲解并描述,尝试发觉讲解并描述的不同之处 4. 探究、发觉生活中文具盒的多样性及特征 5. 使小挚友们感到欢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学问 活动打算: 布置“文具盒”商店、实物投影仪一台、图标(形态、颜色、图案、功能)黑板,电视机布、篓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1、师:“小挚友,你们立刻就要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兴奋吗?(兴奋)上小学要打算什么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看法) 二、感知理解讲解并描述对象。
1、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文具盒) 这是什么形态?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呢! 文具盒有什么用呢?(装铅笔、橡皮) 2、幼儿自由参观“文具商店”,每人选择一个自己最喜爱的文具盒回到座位 师:“你们想不想要文具盒呢(想)当……当……当,有这么多文具盒呀,现在我们小挚友轻轻地上来选一个自己喜爱的文具盒 三、运用已有阅历讲解并描述 1、幼儿先与身旁的同伴自由沟通自己选择的文具盒 师:“好,每个小挚友都找到自己喜爱的文具盒了吧,现在我们和旁边的好挚友说一说你手中的文具盒 2、个别讲解并描述 师:谁情愿到前面来跟大家说一说留意哦小挚友在说的时候,我们的小观众们要仔细听,敬重他们哦 四、引入新阅历 1、从实物投影仪里视察老师选择的文具盒,听老师用句式来介绍文具盒上的图案 师:“我的文具盒的形态是XX;颜色是XX;图案有XX、有XX、还有XX;打开里面有放……我很喜爱我的文具盒 师:我是怎么说的,我先讲的什么?然后说了什么?最终说了什么?(依据幼儿的回答老师出示相应的图标帮幼儿获得新的讲解并描述阅历 2、幼儿自由练习按序讲解并描述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着依次说一说你的文具盒,记住要先说形态、颜色,再说图案,最终说功能,别忘了介绍完以后说一说对他的宠爱。
五、迁移新阅历 师:“老师还打算了一些文具,有铅笔、橡皮、刨刀和尺子请你们每人来选一样文具给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记住要按刚才的依次说 六、结束活动 师:今日,小挚友把文具介绍的很清晰,让客人老师都知道了应当如何运用可是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我们去给他们说一说吧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让我觉得教学活动的确能整合各种各样的内容,须要老师时刻要有这种整合的理念活动的选材肯定要具有生活化,假如这次的铅笔盒小挚友没有实物,没有对铅笔盒的了解,孩子们是无法做到如此细致的比较的因为所选择的是孩子们所生活化的,运用的手段也是贴近幼儿生活方式的,所以更能让幼儿所接受使孩子们在比比讲讲中学到各种学问 小百科:文具包括学生文具以及办公文具、礼品文具等 现代的释义应当指办公室内常用的一些现代文具:签字笔、水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等;以及笔筒等配套用品其他办公用品还包括:直尺、笔记本、文件袋、文件封套、计算器、长尾夹等《文具》幼儿园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相识学习用品,知道他们的用途 2、尝试学习整理、摆放文具用品的方法,能有序地摆放物品 3、逐步学习自己整理文具,增加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情愿沟通,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育幼儿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及快速应答实力 活动打算 1、每人打算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挚友》(小学生自己整理文具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整理,一个不会整理) 活动过程 1、相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逐一出示书包、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并探讨它们的用处 ——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须要用到的用品 2、观看情景表演《两个小挚友》,比较两个小学生的文具有什么不同 ——提问:表演说明白什么?你喜爱小明还是小方?为什么小明作业做完了,小方还没有完成? ——小结:学会自己整理文具学具很重要 3、探讨:怎样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如何将书包望的用品摆放整齐呢? 4、幼儿探讨整理文具的方法,学习将自己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整理摆放整齐 ——请一幼儿示范整理文具的方法 ——幼儿共同操作整理整理自己的文具和学具 5、创设“上课,下课”状况,幼儿练习摆放整理学习用具,感知体验收放文具的欢乐 ——比一比:看谁收得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如何立足于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主动地、富有特性地开展数学学习是我自课改试验以来始终在教学实践中探究的问题。
为了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在课前我主动地进行了思索,分析了学生的学情和原有的学问阅历背景,然后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凸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生动化、人文化的特点,使教学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让生活走进课堂 现实生活中的数是非常丰富的,如何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让数学的天空更加广袤,是我这节课着力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创设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通过数一数与学生学习休戚相关的文具、找一找教室和生活中见过和用过的数字、玩一玩平常小挚友喜爱的数字嬉戏以及课后找一找等活动,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视察和相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