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下册物理7章知识点总结.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64607100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力与运动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 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 力叫做力的合成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3、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外表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 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4、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 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 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5、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 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6、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 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 〔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发动的助跑; 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 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7、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8、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9、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10、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11、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0静止匀速运动运 动状态力不是产生 〔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 0运动快慢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12、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第八章压强一、压强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挤压作用时就有压力产生2. 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受力的物体并垂直于被压物体外表。

      3. 压力不是重力,它们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1〕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而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而 产生的〔2〕压力的方向可以向上,可以向下,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即只要指向物体外表并垂直于物体外表即可;而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3〕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也可以与重力无关,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压力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重 4、压强〔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用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单位面积”应理解 为“单位受力面积”是指施加压力的物体与受压力的物体互相接触并挤压的面积〔2〕 压强的定义式:p =FS;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3〕压强的单位符号是 Pa ,1Pa =1N / m2用该公式分析问题时切忌不能单纯用数学观点去分析得出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的错误结论,应注意当满足压力 F 不变这一条件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才成立,进而得出比例式P S1 = 2P S2 1;当满足受力面积 S 不变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才成立,进而得出比例式P F1 = 1P F2 25、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用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或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 用增大〔或减小〕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1. 液体的压强是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且液体有流动性产生的但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重力大小无关,即一定重力大小 的液体可以产生不同的压力、压强2.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3. 液体压强公式: p =即从上向下量的距离r gh液,其中 h——液体的深度,是从液体的自由外表到所研究的液体内部某点〔或面〕的高度,4. 定义式 p =F / S与 p =r gh液的区别与联系〔1〕液体压强公式 p =r gh液是根据流体的特点,利用定义式 p =F / S推导出来的,只适用于液体,而 p =F / S具有普遍的适用性〔2〕在公式 p =F / S中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在液体压强公式 p =r gh液中决定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3〕对于规则的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用公式 p =F / S 和 p =r gh液计算结果一致;对于其他不规则的容器,计算液体压强一定要用 p =r gh液否则会出现错误。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G5. 连通器:能够根据连通器里装有同一种液体且当液体静止时液面相平的道理分析船闸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知道生活和 生产中应用连通器的器具和装置6、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称为帕斯卡原理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2、大气压的测定及测定仪器〔1〕 测定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2〕 常用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测定大气压3、大气压的单位除了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帕斯卡来表示外,还常用厘米汞柱、毫米汞柱和标准大气压来表示 1 标准大气压=76cmHg =760 mmHg =1.01 ´105Pa4、大气压的变化及对沸点的影响〔1〕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减小是不均匀的〔2〕 大气压随天气而变化,一般说来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3〕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5、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而工作的6、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2、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3、飞机的升力是由于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机翼上下方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汽车 尾翼例子〕第九章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FF浮浮F浮F浮GGG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F < G F = G F > G F = G浮 浮 浮 浮ρ <ρ ρ =ρ ρ >ρ ρ >ρ液 物 液 物 液 物 液 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假设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 〔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假设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 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 G 则:ρ V g =ρ Vg 浮 液 排 物ρ =〔 V /V〕·ρ = 2 ρ 物 排 液 3 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 = G浮F浮G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不同:悬浮ρ =ρ ;V =V液 物 排 物漂浮ρ >ρ ;V

      浮 液 物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 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 F 则物体密度为:ρ = Gρ/ (G-F)物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 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表示:F = G =ρ V 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浮 排 液 排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7、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1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课时2教参课件.pptx 人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1 宣纸的故事》精品课件1.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素养课件(第二课时).pptx 人音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唱歌 打花巴掌》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课件(第一课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8 课时3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小小歌唱家 小放牛》精品课件.pptx 鲁教湘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1 Unit 1 课时1 教学课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素养课件(第一课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复习课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新课标课件(第三课时).pptx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课件(第一课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4 大自然里的风》精品课件.pptx 人教精通版(2024)新教材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3 教学课件.ppt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4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