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诗经采薇的写作背景「精选」.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1518****093
  • 文档编号:252215475
  • 上传时间:2022-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1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诗经采薇的写作背景「精选」  《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一般小学的话只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仿照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剧烈的思乡心情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缘由,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成功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出名的诗句之一  创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头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非常强悍,常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战胜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有关《采薇》这一首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据毛序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礹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保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其实,真正的经典,无一例外都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它曾经如此真实微小地属于一个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属于每一个人所以,纵然这首诗背后的那一场斗争的烽烟早已在历史里淡去,而这首由戍边战士唱出来的苍凉的歌谣却依旧能被每一个人编织进自己的生命里,让人们在这条民歌的河流里望见时间,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对《采薇》,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  文学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肃穆的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保卫中国,军旅的肃穆威猛,生活的惊慌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剧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悲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给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第一部分的三章采纳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表达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来引起下文诗歌的一起先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凄凉的戍边生活画面,我们仿佛看到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第一章开头两句写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其次章写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第三章则是: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将老而粗硬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间无情地消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其实在诗里,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改变,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都看作是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因此,兴是自然予人的最朴实也最干脆的感悟,其中有着体认生命的深刻之义于是在采薇这样一个凝固在戍卒记忆里的姿态里,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光阴的消逝,还看到思念的成长,看到生命走向苍老的痕迹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相互冲突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豪迈和悲凉的交织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愫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惊慌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概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悲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扬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骄傲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猛的军容、昂扬的士气和常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详细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终,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每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白久戍难归的缘由而这两章的色调如此的华美,那密密层层的棠棣之花,雄俊高大的战马,威严凛凛的将军,华贵的弓箭,齐整的战车,这里洋溢着一种报效国家,不惜血酒疆场的豪放情怀而在残酷斗争之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悲伤,以及对遥远的家乡的浓得化不开的思念,这些阴暗的色调就在这里被冲淡了因为当自己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时候,正因为身后有如此承载着自己的暖和思念的漂亮的家园  从手法上说,这首诗的特点还在于选择了一个最佳角度,即在路上,这是一条世界上最远最长的路,它如此之长,长得足以承载一场斗争,长得足以装满一个人年年岁岁的思念,长得足以盛满一个人生命中的苦乐悲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这几句诗句里有着悲欣交集的故事,也仿佛是个人生命的寓言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验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别离时的春光,回来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间在消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将来  这一首诗与《诗经》中的其它篇章如《击鼓》《东山》《无衣》对读,可以读出更完整的故事,更真实的生命感受假如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戍卒,是那位吟出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士兵,也是那唱着昂扬的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予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行的士兵,同时还是那位在蒙蒙的细雨里唱着归乡的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的士兵那么,《采薇》的故事就更丰富了,事实上,这一首诗里的确有着太丰富的色调,太深厚的情怀。

      相思之情与报国之志,豪放与苍凉如此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奏响的是真实的生命乐章在后来的如陈陶《陇西行》,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等宏大的作品里,也能依稀地听到这首诗在时间和生命的河流里所激起的辽远而空旷的回音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