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德堡大学]海德堡随笔.docx
7页[海德堡大学]海德堡随笔 海德堡随笔【第一篇】:魅力海德堡 我没去过柏林,也没到过慕尼黑,但我去了海德堡 海德堡是一个小城镇,位于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之间,座落在奥登山下,有在不远处与莱茵河交汇的内卡河穿城而过一座城邑依山傍水,就已经很有灵气,如果它再有绮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那它就很有魅力了海德堡就是这样一个城镇 海德堡因一座古堡得名始建于13世纪的古城堡雄踞于高出古城约二百米的王座山上,曾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多位选帝侯的宫邸因为历时400年的的改建和扩建,古堡的建筑,完美的代表了巴洛克式、哥特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三种不同的格调,堪称欧洲古建筑艺术的瑰宝整个古堡都用内卡河谷的红色砂岩建成,显得十分华丽,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一走近古堡,就让我感到那种废墟永恒美的震撼,颓垣断壁随处可见仍不失王者之气,西南角上的一座巨型塔楼已断成两节,断下的那段,斜倚在下段的上面,仿佛在述说着腓德烈五世入主城堡时期与德皇和路易十四争斗的历史进入古堡,就邂逅浪漫,在一座满是表现爱情的浮雕的门楼前面,有一对对新人在等着拍婚纱照,更有忘情的恋人在相拥热吻啊,这就是驰名的“伊丽沙白门〞!这门是腓德烈五世为庆祝爱妻生日特建的,据说他下令要一夜建成。
他娶英国伊丽沙白公主本是政治联姻,却收获了甜蜜的爱情,这“伊丽沙白门〞就成了爱情的象征古堡内的中央庭院有喷泉,四周有玻璃音乐厅,各种用途的殿堂厅室和楼阁遍布,经屡次修缮大多完好能用,每一处都能让人想象当年王公们生活的奢华,它们都有诱人的故事,都见证着一段历史古堡内有一处名闻遐迩的大地窖,我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它的入口一进入地窖,就看到了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酒桶,好象进入了兵家的布阵显眼处有两个直径三米左右的巨大橡木酒桶,就像是这酒桶阵里司令的将军据说,这些酒桶的总容量是二十八万公升,那个最大的酒桶那么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穿行其间,仿佛能闻到阵阵酒香古堡都是引人遐想的,而这座古堡却令人陶醉,因为“伊丽沙白门〞和大地窖,因为爱情和美酒,还因为那维纳斯般的残缺美,浪漫就融入了它的魂魄 海德堡更因为一所大学而闻名我宁愿相信是因为有了海德堡大学才有了海德堡城的,如果没有海德堡大学,这个地方只是一个连德国人也不知道的奥登山下的小村它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城市和学校已完全融为一体我一走进城市,就发现我已经进入了海德堡大学,原想在校门留影的念头变得有些可笑,它既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校在城中,城在校中。
校舍,教学和科研机构散布于城市各处,随处可见挎着书包的学子匆匆走过,占城市人口四分之一的“海大〞学生,让这座城市“永远年轻,永远美丽〞我信步走到了“大学广场〞,一座“日尔曼格调主义〞的古老建筑吸引我走了过去,这就是驰名的“海大〞图书馆我径直走上二楼,有幸目睹了极为宝贵的十四世纪时的手书和古印刷品这座拥有260万册藏书,古老而现代化全开放管理的图书馆,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多少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点燃,有多少深邃的思想、伟大的着作和发明创造在这里孕育产生与图书馆极端对立的是监狱,“海大〞竟还曾经设有一所世上绝无仅有的“学生监狱〞,是用来对违规学生实行短时禁闭处分的地方犯人〞在这里的两三天时间,除了不能擅自离开,生活是自由而舒适的,以至有感到压力过重的学生成心违规,好到这里来放松一下,“监狱〞被称为“皇宫〞,这恐怕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海德堡大学的自由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可窥一斑始建于十三世纪的这所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它又是一直焕发着活力,走在科学文化前沿的向世界开放的顶级大学之一,初创时它只有神学、法学、哲学和医学四个科系,如今它已开设了二十个大系,几乎涵盖了自然、人文知识的全部领域。
因为一直秉程“服膺真理、正义及人文精神〞的校训和弘扬“跨学科对话〞的“海大〞精神,十六世纪它就成为了欧洲的科学文化中心和德国浪漫主义的发祥地,至今仍保持着这样的地位想象一下,费尔巴哈、黑格尔,韦伯、谢林、海德格尔和雷纳尔德等七位二十世纪初叶的诺贝尔奖得主,还有歌德、席勒、雨果、马克吐温、舒曼和格林兄弟,还有世界顶级的法学家和光谱的发现人及自行车的创造者……都曾任教,就读或造访过“海大〞,海德堡大学的名望和品格就无须证明 一座小城,有一座气势辉宏的古堡扮靓它诱人的丽质,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酿就它文化的气蕴,还有那内卡河上的古桥,那山腰间的“哲学家小路〞和那晚霞中四处齐鸣的教堂钟声,身在其中,怎不陶醉在诗意之中 海德堡市是一个“小〞城,是一个许多名都大邑也无法与之媲美的浪漫之都,文化之都 我到了海德堡,不只是寄情山水的流连忘返,而是感到它有种钩人魂魄的魅力 海德堡随笔【第二篇】:海德堡之行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去欧洲旅游 我们先坐飞机达到了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接着坐火车达到了这次的目的地——海德堡我们把行李放在旅馆里,然后便向海德堡城堡走去 海德堡城堡是一座古老的城堡,它前面是内卡河,后面有座高山,使其易守难攻。
我顺着入口的长长的笔直的斜坡边走边想,认为守军在这里放滚木就可以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把正在向上爬的敌人干掉我爬上了坡,跑到城堡上的了望台往下望,把海德堡旧城区的景象一览无余,城前的内卡河在城堡前静静得流淌着,把海德堡这个城镇的新城区和旧城区完美得分开了,就像一条天然的分割线看完了海德堡旧城区的全景,我们便到了海德堡城堡的地窖,在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大酒桶,据说能装220000公升的葡萄酒,令人诧异不已根据这个大酒桶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在十六世纪末,有一个叫佩克殴的人,受命专门看守这个大酒桶,据说他是个千杯不醉的酒仙,平日以酒代水后来大家为了他的健康着想,都劝他多喝水少喝酒,想不到佩克欧却在饮下一杯水之后暴毙而亡 参观完海德堡城堡后,我们便回了旅馆,准备迎接明天的旅游方案 海德堡随笔【第三篇】:深秋海德堡 很难想象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比喻,来描述这座城市,用童话,美人,或者画境?看来都不准确来之前,早已从友人和许多文章书籍中知道它,知道它是一座很有名的旅游城市,一本书中还说它是德国“最浪漫〞的城市,这样的描述真是让人懵懂又神往照常理,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总是名不副实的,言过其实,或有名无实百闻不如一见的总是少,眼见不如听说的倒常常居多。
用文字或者镜头装饰出来还可以,假设是真的到了那里,大约总不过尔尔 可海德堡却似乎可以算得上是个例外 它的美超乎了我的预料友人说:你来得不是时候呢,要是夏天就好了我不知道夏天会好成什么样子,可我看到这秋天,却是丰盛和绚烂到了极点夏天的照片我后来看到了,是很漂亮,生机勃勃,阳光下,草地上,绿荫里,鲜花丛中,摆满了啤酒,熙熙攘攘着如织的游客,还有野餐和休闲的本地人我想那可能是他们最舒服的一个季节,但却未必是最漂亮的季节在这个纬度偏高又潮湿多雨的国家,夏天的白昼格外长,气候也最宜人,所以他们迷恋明朗的夏天是很自然的,但真正漂亮的季节,在任何地方我相信都是秋天,而不是别的季节 今年的秋天似乎特别长友人说,好奇怪啊,往年这时候就是冬天的感觉了,可今年却不,还很和煦我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来了嘛——这当然是开玩笑离开国内的时候,天气已经很有些寒气,到北京的一路上,满眼所见的是一片暮秋的寥落,树叶都已落得差不多了,田野除了稀疏而寒怆的麦苗,难见点生气可这里却还是仲秋时节的景象,树木繁茂,绿草如茵,山上茂密的丛林呈现出由碧绿、浅黄、赭石到深红许多不同的颜色,交混一起,是一幅典型的油画的效果——我现在知道了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中国画和西洋油画,那完全都是对自然的模仿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说的对,艺术起源于模仿 我从靠近郊区的住处,慢慢走向它像去认识一位刚才被介绍的朋友,怀了兴奋、悸动,些许的急迫与惶恐——如说是一位美女不免会肉麻,但我也的确找不出更适宜的比喻她太绚烂了,简直千娇百媚,单是这衣饰打扮就让人乱了心神:她的明眸,是这条河,亮亮的河水,柔柔的碧波,闪着天空般的碧蓝她的双颊,是这两座分立河水两旁的山峰,漂亮的红晕,润泽的气息她的秀发,是这苍苍莽莽的秋天的丛林,茂密,散着葱翠的生机和温柔的气息…… 还有服饰——她的色调,海德堡的色调是非常奇怪的在所有的丰盛的颜色之上,我发现还有一种能够覆盖一切的颜色,那就是一种有些神秘的靛蓝无论是晴天,还是在阴雨中,在早晨的雾气中,还是傍晚的山岚中,这调子总是假设隐假设现我相信这不是幻觉,我的照片可以为证,那种蓝是神话的颜色,苍老,静谧,充斥了诗一般的深邃和音乐一般的边远当我最初拿到那照片的时候,我感到有些愕然,但紧接着我就认同了,就是那种苍茫的蓝色,如同夜的清辉一般,海德堡的神韵就是如此难怪诗人冯至曾力主把这城市的名字翻译为“海岱山〞,虽然离海是远了些,可是“海〞字却实在是贴切它确没有海滨城市的开阔明亮,但却有着海一样的深沉和忧郁,甚至略带了些苍茫的伤感。
其实,假设用“岱〞字,兴许还不如干脆换成“黛〞来得更有神韵,这确实是一座黛色的花园远远望去,是一个安详而带了些许愁绪的美人,在对着河流发愣,或是出神地,企望着未知的远方 主蓝调的其实还是山多半的林木是松树,黑黢黢的,和其他植物混在一起,便“合成〞出一种奇怪的“蓝调〞海德堡三面环山,但因为正北方的山脉离得远了,所以就只感觉南面和东面被山紧紧夹着,河水从中间流过,由东来,折向西北当年不知是谁选了这么个地方来建城邑,真是有眼力,碧水东来,二山相对,静者益静,动者愈动,山水自成和谐天趣南面的国王山为主,建起了大学、城堡、教堂和民居,是相对的城里和中心,对岸的东北方向的圣灵山为附,错落着山野别墅,流曳着松涛和山岚,映现着郊野的苍茫和浪漫两座山的半山腰下列,都错落地分布着各种格调的建筑,山腰以上那么是黑苍苍的常绿的松林,夹杂了色彩斑斓的各种阔叶植物和灌木,这样的格局就形成了色彩丰盛又以蓝色为主的调子 海德堡的地理还有个特点,它的上游都是山地,是阿尔卑斯山脉西缘的施瓦本山,虽然不是很高,但也称得上是雄浑和苍茫,登高可望,其气势也算得上是磅礴浩瀚了,而从海德堡这里往西北方向,山地陡然消失,差不多是一马平川,只有海德堡的这两座山矗立着,如同门户一般,这使得它不免带上了一点关隘的气韵,似乎可以雄视下游平野,这就陡然地增加了这城市的分量,也使它的内涵变得丰盛了,兼有了阴柔和阳刚之美。
其实一半的神韵又是来自那条河,那条源自施瓦本山脉的涅卡河从地图上看,它的源头和多瑙河的源头之间似乎只有毫发之遥它弯弯曲曲流过山野谷地,经过了图宾根、斯图加特和海德堡,在下游不远处的曼海姆注入了莱茵河不算太宽,但水量却很充分,河上还不时地往来着相当庞大的驳船,它们大略是很现代化的,但外观却还有着古朴的样子,悄无声息地穿过海德堡城区的老桥和船闸,向着远方驶去我想它们也应该是这城市的一局部了,它们让这河流在平静中泛起了梦想的水波,延续着河上古老的童话,给城市带来了一份守望的思绪和中世纪的余韵 这可以称得上是碧波了,我不知道它是否曾经有过被污染的历史,可是在今天,它穿越如此众多的城市,兴旺的工业区,却还如此清澈,真叫人不可思议河的这边是宽阔的河床与河堤,河床上是开阔的绿地,散步和踢球者的乐园河岸上长满了各种灌木和花草,时至深秋了也还生气盎然河的对岸就不一样了,在老城以西的河段上,完全保存了原始的生态,茂密的灌木林和枯黄的水草,我想,那应该是为河上的各种水禽准备的栖息地了,远远望去,充斥了荒凉和神秘的气息 一条河对一个城市来说有多重要,再怎么强调也是不过分的当我走近它,这种强烈的感觉几乎难以抑制——兴奋的动感,澎湃的气息,山和城市都因此而活了起来。
构想要是没有它,这城市也便没了风韵和活力,也没了梦想和故事因为很显然,水是岁月的一个影子,是它给了城市和人两个无尽的远方,过去和未来,形象的历史感,使它有了感情和生命,懂得了忧伤和期盼…… 天鹅!我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