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题.doc
4页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题1.下列关于赢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化皇权 B.效法古代明君 C.君主集权 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2.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的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3.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将帅发兵时,必须左、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的“”应是( )A.皇帝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4.有学者认为“到战国时期,一些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不但产生,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新制度”( )A.封国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5.右图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是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皇权至高无上 C.全面推行郡县制 D.中央与地方相互分权6.“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段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皇帝制度 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 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8.(2006上海单科)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9.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汉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秦汉时期实行了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10.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1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但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12.“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13.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14.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指的应是我国的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15.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这一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易导致唯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B.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C.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16.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①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②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③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④顺应了人民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⑧④ D.①②③④1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他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18.《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 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秦朝皇印为玉玺 B.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C.玉玺为皇帝独用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9.秦始皇一生的作为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C.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D.南征北战,开疆拓土,进一步拓展了华夏中国的疆域20. “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是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21.《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B.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称霸的需要C. 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D. 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后人认识自己22.某博物馆藏有一块砖,此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 是大一统的王朝 B. 没有自然灾害C. 人民生活的富裕 D. 社会安定团结23.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2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5.《华阳国志·蜀志》载:“(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
据此判断,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A. 楚是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B. 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C. 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任太尉D. 秦统一前郡县制已得以施行26.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说明( )A. 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B. 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 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 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27.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下列对于秦朝中央集权的认识理解错误的是( )A. 秦朝的统一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前提条件B. 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建立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建立的标志C. 皇权至上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突出特征D. 秦朝迅速激化的阶级矛盾集中反映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二、 非选择题(25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材料四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五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内容2分)(2)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2分)“安宁之术”主要指什么?(2分)(3)比较分封制,材料二中的“安宁之术”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4)既然“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为什么秦朝二世而亡?(3分)(5)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6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3分) (2)柳宗元对秦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8分)参考答案1~5:BAACB 6~10:DCBCB 11~15:BBCBB 16~20:ACDAC 21~25:AADCD 26~27:DD28.(1)设置王国,行分封2分)(2)分封诸侯将重蹈春秋战国时的纷争局面2分) “安宁之术”指行郡县制2分)(3)废分封,行郡县,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4)秦的暴政激化了社会。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