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7页河北武邑中学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其中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多选得0分将正确选項填涂在答题卡上)1.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二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C. t=1 s时两物体的间距等于t=3 s时两物体的间距D. t=3 s时,a、b两物体相遇【答案】C【解析】由图象可知,ab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故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a的斜率为,b的斜率为 ,所以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故B错误.t=1s时,两物体的间距为△x=51−0.512−21−112m=2.25m;t=3s时两物体的位移为△x′=53−0.532−23−132m=2.25m,故两者物体间距相等,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θ角缓慢增大,在货物m相对车厢仍然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货物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B. 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不变C. 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D. 车对水平地面的作用力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BC、货物处于平衡状态,货物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对货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则有:,,增大时,增大,减小,故选项C正确,A、B错误;D、对货车整体受力分析,只受重力与支持力,水平地面上不受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不变,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货车对水平地面的作用力不变,故选项D错误。
3.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A后,经过时间t后物体A还未落地在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向上抛出另一物体B,则AB相遇时距地面的高度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可知两个物体空中相遇时A在下降,B在上升,结合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条件即可求出;【详解】由于两个物体在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向上抛出,它们由于能达到相等的高度,所以相遇时,第一个小球在下降,而第二个小球仍然在上升,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相遇时第一个小球已经下降的时间又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知两个小球相遇时的高度:,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点睛】本题关键是抓住临界情况,两个物体空中相遇可能有几种情况: A、B均在下降,A追上B; A在下降,B在上升;则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条件:抛出B时A不能已经落地; B不能先落地,即A在B前落地4.如图所示为“用质谱仪测定带电粒子质量”的装置示意图速度选择器中场强E的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分离器中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在S处有甲、乙、丙、丁四个一价正离子垂直于E和B1入射到速度选择器中,若它们的质量关系满足<,速度关系满足,它们的重力均可忽略,则打在P1、P2、P3、P4,四点的粒子( )A. 甲、丁、乙、丙 B. 乙、甲、丙、丁C. 丙、丁、乙、甲 D. 丁、甲、丙、乙【答案】A【解析】【详解】四种粒子,只有两个粒子通过速度选择器,只有速度满足,才能通过速度选择器,所以通过速度选择器进入磁场的粒子是乙和丙,根据知,乙的质量小于丙的质量,所以乙的半径小于丙的半径,则乙打在点,丙打在点;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即小于,洛伦兹力小于电场力,粒子向下偏转,打在点;丁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即大于,洛伦兹力大于电场力,粒子向上偏转,打在点,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5.如图所示,一个面积为S,阻值为r的矩形线圈共n距,绕垂直匀强磁场的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两端分别始终与两固定圆环K、L接触良好且摩擦很小,两圆环连接在电阻上,理想交流电压表和电容器(容抗忽略不计)都与电阻井联,现把K圆环接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 线圈转动一周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荷量是周期性变化的B. 若电容器中有一带电的油滴,则油滴会始终处于平衡状态C. 虽然K环接地,但线圈转动过程中仍有时K环电势高于L环电势,故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是变化的D. 线圈匀速转动过程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答案】B【解析】【详解】A、线圈转动过程中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故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也为正弦式交变电压,故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时刻在变,由可知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电荷量是周期性变化的,故选项A正确;B、电容器两极板的电性周期性的变化,故油滴不可能一直处于平衡状态,故选项B错误;C、产生的是交变电流,故线圈转动过程中仍有时环电势高于环电势,故流经电阻的电流方向就是变化的,故选项C正确;D、电动势的最大值为,故有效值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故选项D正确;说法不正确的故选选项B。
6.如图所示, 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 O,乙分子位于 x 轴上,甲分 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 表示斥力,F<0 表示引力,A、B、C、D 为 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 现把乙分子从 A 处由静止释放,则下列选项中的图分别表示乙分子 的速度、加速度、势能、动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大致正确 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A、乙分子的运动方向始终不变,故A错误;B、加速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方向与力相同,在C点,乙的分子加速度等于0,故B正确;C、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分子力先是引力后是斥力,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在C点,分子势能最小,从C图中可知,在A点静止释放乙分子时,分子势能为负,动能为0,乙分子的总能量为负,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乙分子的总能量不可能为正,而动能不可能小于0,则分子势能不可能大于0,所以C图中不可能出现横轴上方那一部分,故C错误;D、分子动能不可能为负值,故D错误点睛:此题考查分子力、分子势能,又考查加速度与速度关系,根据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加速,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减速,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7.如图所示,(a)图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A以初速度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b)图为物体A滑上小车B时物体A与小车B的v-t图象由此可知( )A. 小车上表面长度B. 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C. 物体A与小车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D. 小车B获得的动能【答案】BC【解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最终以共同速度匀速运动,不能确定小车上表面长度,故选项A错误;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故可以确定物体与小车的质量之比,故选项B正确;C、由图象可以知道相对小车的位移,根据能量守恒得,根据已求得质量关系,可以解出动摩擦因数,故选项C正确;D、由于小车的质量不可知,故不能确定小车获得的动能,故选项D错误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T1、T2温度下发生等温变化,相应的两条等温线如图所示,T2对应的图线上A、B两点表示气体的两个状态,则A. 温度为T1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T2时大B. A到B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C. A到B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 A到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答案】CD【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当体积相同时,有,根据查理定律,可得,分子平均动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正确;对于理想气体,其内能仅由温度决定,A到B的过程是等温变化的过程,所以气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错误;A到B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而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C正确;A到B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减小,则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D正确。
9.静止的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衰变后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大小圆半径分别为R1、R2;则下列关于此核衰变方程和两圆轨迹半径比值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R1:R2=84:1 D. R1:R2=207:4【答案】BC【解析】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根据动量守恒可知两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由图可知粒子的运动的轨迹在同一侧,很据左手定则可以得知,衰变后的粒子带的电性相反,所以释放的粒子应该是电子,原子核发生的应该是β衰变,衰变方程为: ,故A错误,B正确;根据 两粒子动量等大,故 ,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睛: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根据动量守恒可知,发生衰变后α粒子与反冲核的运动方向相反,在根据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可以判断粒子的电荷的性质,确定是什么衰变.由半径公式,分析两个粒子半径轨迹半径之比1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形光滑导轨宽为L,矩形匀强磁场Ⅰ、Ⅱ的高和间距均为d,磁感应强度为B.质量为m的水平金属杆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Ⅰ和Ⅱ时的速度相等.金属杆在导轨间的电阻为R,与导轨接触良好,其余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金属杆( )A. 刚进入磁场Ⅰ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B. 穿过磁场Ⅰ的时间大于在两磁场之间的运动时间C. 穿过两磁场产生的总热量为4mgdD. 释放时距磁场Ⅰ上边界的高度h可能小于【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金属棒进入两个磁场的速度相等,而穿出磁场后金属杆做加速度为g的加速运动,所以金属感进入磁场时应做减速运动,选项A错误;对金属杆受力分析,根据可知,金属杆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其进出磁场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于0~t1和t1~t2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相等(都为d),所以t1>(t2-t1),选项B正确;从进入Ⅰ磁场到进入Ⅱ磁场之前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金属棒减小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焦耳热,所以Q1=mg.2d,所以穿过两个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4mgd,选项C正确;若金属杆进入磁场做匀速运动,则,得,有前面分析可知金属杆进入磁场的速度大于,根据得金属杆进入磁场的高度应大于,选项D错误点睛:本题以金属杆在两个间隔磁场中运动时间相等为背景,考查电磁感应的应用,解题的突破点是金属棒进入磁场Ⅰ和Ⅱ时的速度相等,而金属棒在两磁场间运动时只受重力是匀加速运动,所以金属棒进入磁场时必做减速运动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横线上)1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挑选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x1=_________cm,C点的速度vC=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 (1). 0.70 (2). 0.10 (3). 0.20【解析】【详解】解:由刻度尺可知,则有;两个计数点间有5个间隔,则有,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则有小车的加速度为12.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中准备了下列器材:待测干电池E(电动势约1.5 V,内阻约1.0 Ω)电流表G(满偏电流3 mA,内阻10 Ω)电流表A(量程0~0.60 A,内阻约0.10 Ω)滑动变阻器R1(0~20 Ω,2 A)滑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