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45例报告.doc
3页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45例报告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45例报告【关键词】针灸疗法;蝶腭神经节;艾灸;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轨”范畴,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特应 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TgE介导的介质(主耍是组胺)释放,并有多 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近 10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变应性鼻炎虽然不会危及 生命,但可诱发支气管哮喘、中耳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质量,由于单纯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索药物治疗改善症状不持久、 不良反应大作者2012年4〜11月于本院门诊运用针刺蝶腭神经节 [l]配合艾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根据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 [2] +诊断标准选择2012年4~11月本院门诊已确诊 的变应性鼻炎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9〜68岁,平均 35.2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约20余年,双中下鼻甲黏膜肥厚水 肿者33例(73.3),发作时均有鼻痒、喷嚏、流清涕及头昏、头闷等 症状,伴发支气管哮喘5例(ll.l%)o1.2治疗方法所有治疗均为门诊治疗,行针刺蝶腭神经节配合艾灸治疗。
1.2.1针刺蝶腭神经节蝶腭神经节左右各一,位于颜面两侧深 部一恰似镰刀形的裂缝中之翼腭窝内,选针灸用毫针,直径0. 35 mm、 针身长度60—65 mm,嘱患者保持头部固定不动,医生坐于患者针刺 一侧稍后方,局部严格消毒后,于颗骨弓的下沿约相当于颍骨颗突和 颗骨颖突合缝线部分稍显膨大处下方将针尖先刺进皮肤,再调整针身 方向,瞄准前上方蝶腭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徐徐送入,进针约55 mm时, 患者即感觉面部发麻或者放电样感觉,鼻腔通气可不同程度立即改善1次/do 10次为1疗程1. 2. 2艾灸治疗 出针后在上星、气海、关元、足三里穴进行艾 条温和灸,每穴灸5 mino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1次/do 10次为 1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1. 3治疗标准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中下鼻甲黏膜肥厚消失者为痊愈,鼻 塞、鼻痒、喷嚏、流涕明显减轻或偶有鼻痒、喷嚏、流涕、双中下鼻 甲黏膜肥厚基本消失者为显效,鼻塞、鼻痒、喷嚏、流涕减轻,鼻痒、 喷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双中下鼻甲黏膜肥厚略减小但仍存在者为有 效,上述症状或体征无减轻及改善者为无效2结果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消失符合痊愈标准者25例(55. 6%),症状体征明 显减轻符合显效者15例(33. 3%),症状体征略减轻符合有效者5例 (11. 1%),无效 0 例。
3讨论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疑难性疾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根 治方法,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抗组胺药治疗祖国医学认为,鼻为肺窍, 肺主气通于鼻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廣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 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 嚏,流清涕蝶腭神经节乂称治鼻穴,位于耳屏前与面部上颌骨额突 中1/2下颌关节凹陷处,从其解剖学意义看,不仅集中了源于三叉神 经的感觉支,还有來自翼管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支,是中枢神经系统 通过植物神经调节鼻腔血管和腺体的主要神经节,故针刺此处可通过 刺激鼻腔内神经,降低鼻黏膜神经的敏感性,从而稳定鼻腔内腺体分 泌〈sup〉[3]o现代医学证明艾灸不仅具有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抑制血管 通透性升高、减少炎症渗出、加速炎症渗出物吸收的作用同时有促进 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4]o《针灸甲乙经喻穴 重辑》R: “鼻軌鲍,上星主之”,上星属奇经八脉之督脉,督脉为 “阳脉之海”,具有统摄一身之阳的作用具有清热利窍、升阳益气 的功效,有调节振奋全身阳气之作用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云:“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出矣”,故再配以艾灸关元、 气海、足三里则更有良好的振阳益气,温通鼻窍、除湿散寒,提高免 疫功能,增强机体祛邪能力的功效。
参考文献[1] 李新吾•针刺蝶腭神经节- “治鼻聘穴位治疗鼻部疾病的机 制分析及有关针刺方法的介绍•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 289 (5): 193-196.[2] 耳鼻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 33(3) : 134-135.[3] 李月梅,赖新生,庄礼兴,等•电针蝶腭神经节为主治疗常 年性变应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7, 39 (3): 51-52・[4] 王文辉,来长荣•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45例. 陕西中医,2008, 29 (5): 571-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