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水稻高产种植要点.docx
11页杂交水稻高产种植要点篇一: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组合选择技术要点:选择组合主要应考虑组合的熟期、抗性、米质和丰产性等指标双季 稻,全生育期应该在120 天以内;一季稻,可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一 般来说,生育期稍长的组合,营养积累的时间较长,只要水源等条件许可 获得高产的潜力较大,二、育秧和移栽技术要点:1. 播种期确定主要根据气候条件、组合特性、耕作制度等因素确定 播种期一般地,纯中稻区(山区)播种期气温须稳定通过12°C2. 播种量确定一般中稻及单季晚稻0.75-1公斤、双季早稻1.5公 斤、双季晚稻 1-1.25 公斤,以保证大田每穴双株的种子量3. 培育壮秧适当稀播匀播是培育壮秧的有效途径使用多效唑进行 浸种、拌种或秧厢喷雾拌种每公斤种子用量1 — 2克;浸种每公斤种子 用量1 — 2克,浸种时间为3 — 8小时;厢面喷雾每亩实际厢面150克(多 效唑含量 15%)培育壮秧最关键技术是改进育秧技术:传统水育秧容易 烂秧、培育壮秧困难,特别是劳动力成本高,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等问题 , 因此应大力推广旱育保姆育秧、塑料软盘育秧等简便科学的育秧新技术3.1 旱育保姆旱育秧是先用水稻专用药肥缓释种衣剂“旱育保姆” 对水稻种子实施包衣,然后以旱育方式进行水分管理的一种旱育秧方法。
用这种方法育秧,不须催芽,成秧率高;病害少,秧苗壮;可以带土移栽没有返青期;分蘖早,增产效果明显这是目前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一种很 好的育秧方法其技术要点分解如下:⑴选好秧田,整好秧床翻犁时除施足腐烂的农家肥外,还需按每平 米秧床 0.05公斤的量,施足45%复合肥拌匀肥料,分厢整平厢面每 亩大田需 40-50 平方米秧床⑵种子包衣①选用种衣剂主张选用籼稻专用型“无盘抛秧剂”, 每公斤种衣剂可包衣稻种3-3.5公斤②浸好种子首先将精选后的稻种 在清水中浸泡 12 小时温度较低的季节,浸泡时间可延长,至种内米粒 变软为止然后捞出稻种,沥去多余水分,以稻种不滴水为准③包衣方 法将种衣剂置于圆底容器中,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 衣,边加边搅拌,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①浇足底水苗床的底水要浇足浇透,0-10厘米土层含水 量达到饱和状态②播种方法包衣种不需催芽,只均匀撒播播后轻度 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再均匀覆盖1厘米厚备好的细土③浇水和化学 除草播种覆土后,用喷水壶将苗床喷湿,再均匀喷施旱育苗床专用除草 剂④覆盖薄膜一般可采用平铺膜和低拱架盖薄膜采用平铺膜的,必 须在盖膜前在苗床上加盖草层。
切忌贴土覆盖,防止高温烧苗采用低拱 架盖膜的,用竹篾拱,加盖薄膜⑷苗床管理①及时揭膜秧苗1叶1心期时,及时揭膜揭膜时喷 洒一次透水②苗床水分管理4叶期前保持床土湿润;4叶期后实行旱 育管理③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水稻螟虫、稻蓟马等病虫害 拔秧前一天下午苗床要浇一次透水,确保秧苗根部带土移栽时间宜稍早 秧龄一般 4-5 叶较好3.2 塑料软盘育秧是采用特制的育秧塑料软盘,平铺在厢面上,用 肥泥浆或田园细土,作营养泥,进行湿润或旱育秧育出的秧苗健根多, 可以带泥(土)移栽、抛秧是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的一种先进育秧方式之一具体做法是:⑴秧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做秧田要 求精做秧板厢面一定要平,厢宽1.6 米左右,厢沟宽50-60 厘米,摆秧 盘前每亩施 45%的高效复合肥 20 公斤做基肥⑵种子处理按常规办法进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以杀灭种子 所带病菌,播短芽或露白破胸谷为好,播种前每公斤谷种用1-2 克多效唑 拌种,有利培育多蘖壮秧⑶摆盘装泥播种播种秧盘宜选用每盘353孔的大孔型软盘,每亩50 张在秧板上将秧盘 2 个横摆或 4 个竖摆,保证秧盘与地面接触良好 秧盘摆平、排紧,秧孔要入泥,不能悬空。
用干净的沟泥或塘泥(除去石 子、杂草等)作营养土,做成泥浆填满秧孔,并刮平待泥浆沉实到孔深 的 2/3 即可播种,即泥浆法也可以用过筛的菜园细土,先装满秧孔的 1/2-1/3,每孔播 2-3 粒种子,播种后再盖些细土,并扫净盘面细土,以 防串根,然后洒足水分,或上一次跑马水,即细土法早季播种注意保温, 晚季播种注意保湿、防晒实践证明,细土法育秧的成秧率比泥浆法高, 秧苗素质好,主要是因为细土法孔穴内土壤疏松,通气性能好,有利于种 子出苗,泥浆法通气性差,部分较弱种子因闷种而烂芽⑷加强秧田管理秧田期水分管理要坚持湿润灌溉,防止串根,既要 防止过干,又要防止水层淹没秧盘,出苗前半沟水,气温较高的季节,每 隔 2-3 天灌一次跑马水,让其自然落干,盘土湿润根据秧苗长势情况施 肥,一般施二次肥,即在1 叶 1 心和移栽前3-4 天用 0.2-0.3%尿素液淋施注意搞好秧田期二化螟、稻象甲、稻蓟马、立枯病、霜霉病、稻瘟病 的防治5)适时抛秧,合理密植秧苗生长到3 叶1心或4 叶1 心时,可进行抛秧抛秧最好在阴天或 晴天傍晚进行,并放干水层,以利快速立苗要做到不抛隔夜秧,不在大 风大雨天和深水情况下抛秧。
一般情况下,抛秧稻比同类型移栽田基本苗 增加5-10%,每亩以1.7 万苗为宜4. 移栽拉绳分厢,划行移栽,确保基本苗① 移栽时间为促早发苗,促低位分蘖,应坚持低龄移栽,适当早插采取塑料软盘育秧、旱育保姆育秧的,3 叶1心到4叶移栽;采取传统湿 润育秧的,一般要求4.5-5.5叶插秧,6.5 叶前一定要插完② 密度和苗数控制:中稻及一季晚稻密度宜6X8寸、7X8寸或6X10寸,每亩插1.0—1.3万穴,每穴两粒谷,每亩6 — 10万基本苗; 单季早稻4X7寸或4X8寸,每亩插2万穴左右,每穴2-3粒谷,每亩 8—10 万基本苗;双季晚稻 5X7 寸,每亩插 1.7 万穴左右,每穴两粒谷 每亩 8 万左右基本苗三、施肥技术要点:目前我县水稻施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量上偏少,特别是钾肥、 磷肥施用量偏少;其二是配比不合理,钙(Ca)、镁(Mg)、硫(S)、硅(Si) 等中量元素,以及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等 微量元素肥料补充不足;其三是重化学肥料轻有机肥料杂交水稻要创建高产、理想的苗、穗结构夺取高产就必须抓好合理施肥合理施肥主要包 括如下几个方面:1、施肥指导原则。
杂交水稻产量高,土壤养份消耗量大,每年需要 补充较多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以及硼、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肥料总体上说,一是要保证有机肥的使用量,每亩有机肥施用量不少于 1000公斤;二是增施钾、磷肥,特别是钾肥施用量每亩必须达到15 公斤 (如氯化钾);三是增施锌、硼、锰、硅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四是把握好 正确的施肥时期和方法,增施穗肥粒肥,保证生长后期不脱肥过早2、施肥量的确定杂交水稻生产应该投入较多的肥料现以亩产700 公斤稻谷计算,其需要吸收氮素 14-17 公斤,五氧化二磷 6.3-9.8 公 斤,氧化钾 17-20 公斤综合考虑土壤供应能力,肥料利用效率以及生产水 平等因素,在土壤养分中等的情况下,每亩折合成 45%复合肥 30-35 公斤 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15-20 公斤,有机肥1000-1250公斤硼锌等微 肥随基肥施入或酌情尽早追施3、施肥方法、时间3.1“前促”施肥法其特点是将全部肥料施于水稻生长前期,采用 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的分配方式,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 70-80%,其 余肥料在移栽返青后即全部施用此法适用于作双早、单早的早熟杂交稻3.2“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注重稻田的早期施肥,强调中期 限氮和后期氮素补给,一般基肥和分蘖肥占总肥量的80-90%,穗、粒肥 占 10-20%此法适用于生育期较长,分蘖穗比重大的中、迟熟杂交稻3.3“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适用于旱育保姆育秧、软盘抛秧 等育秧方式的杂交稻因其扎根快,前期来势猛,操作中需要全程均匀施 肥,减少前期施氮量,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一般基肥、分 蘖肥占总施肥量的 50-60%穗、粒肥占 40-50%不可一次施肥过量,且 要防止后期脱肥4、提倡使用穗粒肥,巧妙使用叶面肥4.1 穗肥幼穗分化后、抽穗之前施用的肥料为穗肥剑叶抽出时正 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基部节和叶片伸长趋于稳定,即使氮素浓度较 高,亦不会造成株型恶化,因此穗肥在抽穗前15-18 天施用较为适宜穗 肥以氮、钾肥为主,施用量不宜超过总施肥量的5%-8%穗肥施用是一种 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过早、过迟或过量都可能出现失误生产上应特别注 意不要施氮过量,在水稻长势过于繁茂或有稻瘟病发生的症状时,穗肥只 用钾肥不用氮肥4.2 粒肥齐穗后施用的肥料为粒肥粒肥有延缓出穗后叶面积下降 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增强根系活力,增加灌浆物质,减少秕粒增加粒 重的作用。
粒肥应在齐穗期至齐穗后10 天内施用,施肥量应根据水稻长 势和篇二: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超级稻是通过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选育的单产大幅 度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品种与普通水稻品种相比,超 级稻品种特性主要表现为穗型变大、分蘖力较强、株高提高、光合能力强 株型优化、生产量大近年超级稻的栽培面积在我区不断扩大,但在超级 稻示范推广过程中,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水平、种植习惯不同,加 上极端气候频发,对超级稻高产造成一定影响,根据多年的试验与示范, 超级稻高产栽培应建立以品种为前提,壮秧为基础,合理稀植、精确控苗 为核心、好气灌溉,科学施肥和综合防冶为支撑的技术体系一、因地制宜选好品种超级稻品种较多,每个品种均有相应的适应性,因此必须因地因种植 制度的不同,准确地选用适宜品种遵循以下标准:1、选择生育期适中偏长的品种在水稻有效生长季节与种植制度许 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选择既可安全成熟且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以充 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提高群体生长量2、选择穗粒协调的大穗型品种穗型过小,显然不可能超高产,穗 型过大,往往导致结实率偏低选用分蘖能力较强、结实性状好的偏大穗 型品种有利于协调穗粒矛盾。
3、选用株高适中、叶片直立性好、抗倒伏抗病害的高效品种植株 高度的增加利于群体生长量的增长,但往往降低了抗倒伏能力,应选用株 高适中而抗倒,同时对重大病害的抗性较强的品种二、确定适宜的播期确定适宜的播期,一要因地制宜地用足水稻有效生长季节;二要与当 地作物的茬口相衔接;三要考虑抽穗期避开不利的高、低温影响黄陂南 部应避开7月下旬至8 月初的高温,黄陂北部应避开8月中旬的低温三、培育壮秧超级稻要达到高产,培育壮秧争取低位分蘖生长和成穗是基础一是 选用适宜的育秧方式根据品种特性、移栽方法及当地种植习惯,选择不 同育秧方式,如旱育秧、湿润育秧等大中苗移栽的应大力提倡旱育保姆 无盘旱育秧二是提高种子的质量和播种的质量,确保成苗率和秧苗的整 齐;三是控制播种量和用种量,秧田播种量不宜太高,且根据育秧方式确 定,一般按本田用种量1kg/亩,播量8-10公斤/亩,秧本比约10-12 在精量播种的基础上,配合科学管水,早施分蘖肥,化学调控,病虫草防 治等措施,达到苗匀、苗壮,叶蘖基本同伸四、合理稀植、超级稻一般植株较高,生长量大,扩大行距和稀植,有利于群体通风 透光,促进大穗形成,降低倒伏风险,减少病虫发生几率。
单季杂交籼稻 一般可在1.2-1.6 万穴/亩在种植密度确定情况下,按宽行窄株方式种植 行距须根据水稻的株型确定一般行距可在28-30cm之间根据品种的株 高、分蘖力、叶片长度和叶片角度及株型的松紧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