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育内容.doc
4页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育内容1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Chinese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根底之上的新的提法它指的是指面向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或者是文化传播因为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者不仅仅停留在校园内进行有方案的系统的课堂的汉语教学,还会走出去,走进社区,走进但凡有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需要的任何一个地方,所以它既有别于国内的对外汉语,又不同于简单的汉语国际推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汉语国际教育更能加快汉语及汉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2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定位使得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也非粗泛而表象的语言文化推广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内容也应有新的定位尽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比拟认同的是与语言教学和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的那局部文化这样的定位对担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任务的汉语国际教育来说,显得狭隘了一些什么是“文化〞?中外为其下的定义数不甚数可见其复杂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豢勒(E,B,Tavlon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
〞当代美国人类学家艾尔弗克罗伯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文化是指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文化是非常广泛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们有好处的,就是文化〞从以上中外对文化的阐释可见,文化是复杂而广泛的,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也可以这样说,但凡民族的,有吸引力的,为异国学习者所需的一切文化内容皆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内容因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为象牙塔里留学生,还包括从事与汉语有接触的各行各业的外国人士,甚至是与汉语毫无接触,仅仅是对东方文明古国怀有好奇心的老头老太太们3文化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对文化因素的探讨颇多,但由于汉语国际教育有别于对外汉语教学,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也应重新定位从以上对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定位来看,简单地说,文化内容包括存在于语言及非语言形式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和相对独立的文化知识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3.1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主要指存在于语言系统各层次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它主要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系统中。
属于语言的文化因素3.1.1语音中的文化因素语音对文化交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任何语言的语音都有自己一定的结构系统,如汉语的声、韵、调系统,这个系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承载了大量独特的文化信息例如,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近音字,于是人们就从这种谐音关系中引出了吉利话和禁忌语如与“死〞谐音的数字“4〞,在 号码,车牌号码中凡带有“4〞这个数字的,人们都不愿意选它,这就是避讳反之,“8〞与“发〞谐音,含有发财,兴旺之意所以人们都喜欢带有8的数字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另外,汉语的音节有其独特性,由声母、韵母、声调三局部组成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双声、叠韵、叠音的韵律美;押韵回环的节奏美,声调配合的抑扬顿挫之美;模拟声音的仿真之美等等,在诗歌、民谣、顺口溜、绕口令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3.1.2词汇中的文化因素汉语所使用的词汇中的文化现象异常丰富尤其是那些很少能和外语对译的词汇比方汉语的中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远远多于其他语言,这说明中华文化注重家庭、血缘关系另外词汇中的文化内涵还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如的书写顺序是先姓后名,信封上地名的书写顺序是先大后小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家族轻小我的民族心理,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方式。
从词汇的结构形式来看,双音节词最多,存在大量的四宇成语,并且其中不乏两两对称的并列式或联合式词组3.1.3语法中的文化因素汉语句子的生成是以语义为第一要素,以义统形的不用严格的性、数、格、时态等形式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和语义信息而是在遵照一定的规那么后,只要在前后语境中表达符合事理,就可以组句组段汉语中多话题句就是这个缘故例如,“我已经做完作业了〞常常说成“作业我已经做完了〞只要你细细地体悟,就能悟出各种表达的微妙差异在造句心理上表现为重意境、主神似;写景状物时要求化景物为情思,赋情思于景物;叙事说理时那么贵言简意赅同时不求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却讲究意境上的回味无穷汉语句子在生成过程中对于语境、情景以及交际双方背景知识有很大的依赖性所以在理解句子时就不仅对语言符号作表层分析和组合,而且要努力进入对语境的领会,对情景的感受,乃至动用储存在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是汉民族重领悟而不重形式的哲学与思维方式的表达,是汉语根深蒂固的文化精神的表达它渗透到汉语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而集中表达在了语法上3.1.4语用中的文化因素语用中的文化因素表达在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规那么和文化规约它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所决定的。
一般的根本语用包括以下几种:①称谓语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长幼尊卑亲疏的人际关系,对长辈、老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故对老者要在姓前或后加“老〞字,表示尊敬:对不熟悉的人也用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相称,以拉近距离:对上级那么用姓加职务的方式相称,表示对对方社会地位的尊崇②问候语中国人见面问候并非“你好〞二字那么简单吃了吗,〞“去哪儿,〞“上班哪7〞这些并不需要认真答复的看似不经意的随便问问,既是对对方的在意和关心,也是对社会生活的写照,还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⑧禁忌语一般在结婚、寿诞等喜事期间,要说些美好祝福的语言,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或是有不桔祥之嫌的话,假设是不小心为之,也要用桔祥的话来转化一下在外国人看来,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属于隐私禁忌的范畴,而中国人,看关系的远近,也是可以或者是愿意和朋友交流和分享的④谦辞与敬语中国人对自己尽量谦逊,对他人尽量表示尊敬,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交际规约而外国人往往把中国人的这一谦逊传统看作是不自信,自卑的表现,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3.2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相对于存在语言形式中的文化因素而言,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存在形态大于语言形式除了通常所理解的与语言相对的“体态语〞以外,还包括记录语言的符号一文字,即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3.2.1文字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语言的书写符号就是汉字它除了具有文字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具有神奇的文化功能特别是汉字的书法魅力和它的构造来源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文化极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汉字的书写非常讲究虽然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根本笔画组合而成,但是一旦融入了人的理解和性情而诠释出的汉字那么体式多样,风格各异,或飘逸,或凝重,或雄健,或清秀,因而形成了各种派别的书法艺术汉字的构造极其来源更是彰显了汉文化的魅力一部?说文解字?也道不尽它的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开展,融入了个人的人生感悟的新“说文解字〞也层出不穷如〞人〞字,?说文解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象臂腥之形凡人之届皆从人〞天、地、人为宇宙〞三才〞,而人乃“天地之性最贵者〞,可见,我国古代对“人〞的重视现代人对人有新的诠释认为“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分别取自“男〞字中有力的一撤和“女〞字中风情万种的一捺,共同支撑起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假设肩负社会责任感那么为“大〞(“一〞为责任);人再大大不过“天〞(一〞为天),人假设能立于天地间,那么为大丈“夫〞(“二〞代表天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人〞字构造的阐释,都融合了“天人合一〞文化思想。
3.2.2体态语体态语是属于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指通过表情和动作来传递信息体态语在交际中最自然地流露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信息拱手〞是中国人特有的见面或告辞致意的礼貌举止,是有古代文人见面作揖演变而来的在有师长、领导等前辈在场时,要有一定的距离,坐姿端正,显得谦逊有礼,以表示对前辈的尊敬和敬仰,而不是彰显自我个性的时候3.3文化知识其实,通常所说的文化教学就是指的文化知识的教学文化知识指的是有别于以上谈到的所有的文化因素而相对独立的知识性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来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文明集合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3.3.1文化背景知识: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科技、风土人情等由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属高山盆地内陆之国,受几千年的儒家哲学思想的熏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温文尔雅,忠厚通达,博大内敛的文化气息与西方的热情奔放,冒险不羁的骑士精神全然迥异3.3.2根本国情知识:主要包括人口、政治、经济、教育、民族等方面知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中国,依然秉承历史之精华,敞开胸怀,广交宾朋,吐故纳新,积极进取,为世界的和谐开展奉献力量3.3.3专门文化知识主要指针对汉语言专业或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学习者所开设的专门的系统的文化知识。
它更具专门性、系统性、学术性,更突出文化价值观念,保证学习者受到足够的人文科学教育4结语通过以上对文化教学内容的梳理,使汉语国际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的区别更加明确:文化教学的内容更加清晰,更加具体使文化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加有的放矢使汉语国际教育的从事者更加明确自身的使命,以及自身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只有在此根底上实施的文化教学才能使汉语及汉文化更加全面快速地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