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7年全国ⅱ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4924728
  • 上传时间:2018-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7.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7年全国Ⅱ卷高考历史真题 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 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 相对较为发达,且三地距离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 25.《史记》 《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 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 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 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 客观性 参考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 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 治性 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 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 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 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 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 平已超越北方 参考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来看, 由于国家统一,南茶北运,北方对喝茶习俗认识得以改变 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 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 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 力 参考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越来越发挥较大的 作用,因此才有对于宦官在读书学习方面看法的改变 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 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 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专为商办 B.“协造”意在 缓解经费压力 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 业走出困境 参考答案:C 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 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 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 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 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 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动 文明的工具 参考答案:D 解析:广告号召“思想日新” “谋卫生” ,追求国家进步, 反映出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 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万 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 1%左 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 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 加强 参考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 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 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 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 719万人, 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 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参考答案:C 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 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 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 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 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 治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 心所向 参考答案:D 解析: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 重视平民利益” ,但最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 已是人心所向,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 拥护 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 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 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

      这反映出,当 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发 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 形成 参考答案:D 解析:“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 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 ,说明教会认识到民众作为“人” 的利益和要求,宗教理论开始变化 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 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 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 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 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驶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 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 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 35.20世纪 70年代至今, 《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 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 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 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 史叙述的影响 参考答案:D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 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 “永远封禁”等 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 严加控制 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 需外洋煤铁”极多, “可忧孰甚” ,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 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 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 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 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 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 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 , “加强对 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 (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 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 间与 19世纪 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 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 意义 (10分) 参考答案: (1)差异:雍正年间严禁地方开矿,政府严加控制矿产; 19世纪 70年代政府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开采矿产 原因:受西方生产方式的影响,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对 维护统治的方式认识有所变化,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2)特点:优先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探,有计划地开展矿业 普查和勘探工作,重视对特缺乏资源的普查和勘探 意义:有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一五”计划优 先发展重工业提供支持 解析: (1)政策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下达‘严行封禁’ ‘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 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等信息归纳出雍正年间的严禁 地方开矿,政府严加控制矿产的措施;根据材料中的“清 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 事宜’ ”归纳出 19世纪 70年代的政府允许以官督商办的方 式开采矿产的措施。

      (2)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可以根据 材料中的“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 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 的普查工作” “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 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 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其意义 应当联系教材,从这种政策对“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 的影响来回答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进 行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 述须有史实依据 ) 论题:科技的发展推动钟表功能的多样化 钟表最早的功能就是计时,随着科技的发展,钟表的功能 逐渐多样化从伽利略时代力学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到原 子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均推动了钟表功能的多样从 简单的计时到成为装饰品,一直到具有计时、信息处理、 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反映了在科技影响下钟表功能的 变化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 “严且备矣” ,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 ,以致北京城 “粪土载道,秽污山积” , “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 厕屋” 。

      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 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 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 大清门、正阳门外学 科&网,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 城根摆设” 对此改革, “官吏民,皆称不便” ,更有官吏怂 恿百姓联名反对——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 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 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精彩瞬间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2课时++相反数课件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1 相交线 4.1.1 对顶角.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3 整式 2.3.3 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5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1元1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盈不足问题.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代数式.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tx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Module 5 Unit 1.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整理与复习.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10 有理数的除法.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4 绝对值.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1 第2课时 绝对值.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