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网友曝”式报道风行原因探析.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38537948
  • 上传时间:2018-05-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57M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073网中观视Observations from internet / 2010 NO.04“网友曝”作为一种颇受争议的报道方式,一时间受到传统媒体的追捧网友曝”针砭时弊,揭露问题,但虚假的“网友曝”信息导致假新闻泛滥,不仅伤害了公众的感情,也拷问着媒体的公信力网友曝”为何越来越受传统媒体青睐?本文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对待这一现象,而不是片面地将之视为“洪水猛兽”或奉为圭臬,并力求从中寻找对策,摆脱 “网友曝”带来的不良影响一、 关于“网友曝”式报道的论战 风行一时的网络流行语数不胜数,“网友曝”便是其中之一,在社会上曾掀起 “惊涛骇浪”在百度上输入“网友曝”搜索,可以搜索到数百万条与之相关的信息网友曝”如此引人关注,那么,何为“网友曝”式报道?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认为,“网友曝” 式报道是一种叙述方式和报道文风,实质就是不核实,先曝光,倒逼事主公布相关信息由于不核实先曝光,容易制造假新闻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操作方式,也是一种恶劣的新闻文风⑴“一条假新闻的出笼流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当下媒体生态的浮躁和某些媒体从业者的不负责任曹林以四川某报2 0 0 9 年3 月2 8 日的假新闻《网友曝女孩拒让座遭男“网友曝” 式报道风行原因探析文/毛家武 苏盈德编者引:多种力量的推动,促成了今日“网友曝”式报道的风行。

      对于这一倍受争议的新兴事物,是该呵护,还是该打压,还不能下定论,但是网络已成为新闻选题的重要来源,这一趋势毋庸置疑乘客钞票抽脸》为例,认为“这个‘网友曝’是一个可进可退的绝妙前缀加上这个前缀,似乎可以自己不对真假负责任了——真的当然好,假的就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到网络和网友身上,把自己扮成网络传闻的无辜受害者⋯⋯这是一种很要不得的做法⋯⋯网络与传统媒体在共谋中互利共赢,受伤的是媒体的公信力和舆论生态”⑵高君波也认为,“新闻媒体不问青红皂白就将‘网友曝’搬上版面,实在太不严肃⋯⋯新闻人的介入方式应是实事求是,刨根问底,将事实真相呈现出来,而不是人云亦云”⑶对“网友曝”持支持态度的人士则从“网友曝”的成因看问题《北京晚报》评论部主任苏文洋认为, “‘网友曝’其实是对‘记者不能曝’的一种反动,很多‘网友曝’本身 就是‘不能曝’的作品,‘出口转内销’而已” ⑷“网友曝”催生了当代中国亿万“监察御史”,在新闻资源和舆论监督‘不对称’的情况下,先是‘网友曝’,再是传统媒体跟进,符合新闻发展趋势和规律” ⑸支持者指出了这个新生事物存在的必然优势,而反对者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客观存在的隐忧,双方的观点都有各自的理由。

      这场论战远远没有休止网友曝”为什么会引起如此高的关注度呢?要了解这个问题,要对它074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二、“网友曝”现象出现的原因(一)网络的发展及其特性为“网友曝”提供了 技术平台“网友曝”与“晒”,“闪”等词一样,是网络时代特有的词语,都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下产生的《第2 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 0 0 9 年1 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 . 8 4 亿,较2 0 0 8 年底增长8 6 0 0 万人,年增长率为2 8 . 9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 8 . 9 %,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⑹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中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关系在网络世界里,“传统媒体中泾渭分明的传受角色区分在这里不再明显”⑺“由于人际范围和人的个性通过媒介化的社会传播得以恢复(网络传播),位居中心的传播者与处于边缘的接受者之间支配与反支配两种力量的关系得以平衡”⑻这种现象与下列网络特性直接相关:(1 )匿名性“网友曝”大多是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也是一种网络举报由于实名举报可能使举报者受到人身伤害或打击,网络举报的匿名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所以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2 )即时性网络可以在瞬间让成千上万的人实现自由表达的意愿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甚至,就可以畅游网络世界,自由表达自己的言论和见解3 )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容纳网民发布的海量信息,这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播发的内容受到筛选、过滤等限制截然不同在网上发布消息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信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网络的上述特性使它成为人们现有条件下最廉价最有效的言论表达渠道二)实现公民表达权的现实需要网络使普通人们拥有信息传播的权利以往的信息传播权都集中在权威和精英手中,一般社会公众处于一种被不受关注的边缘化状态网络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所谓“人人平等”的民主理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们的欲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泄,传统的权威与精英文化受到冲击人们不再是“皮下注射论”的被动接受者,也可成为传播主体在某种意义上,网络成了真正的“观点自由市场”网络时代的公民利用网络发布信息成为他们参与社会的一种新方式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事件,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或是发布信息,或是向广大网友征求意见建议和支持,在网上可以得到一呼百应的效果现实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出的矛盾,失业、侵权、贫富悬殊、住房问题⋯⋯种种矛盾让人们心里产生了种种不满。

      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而投诉无门时,为了引起社会关注,他们往往会将自己想说的话、想发泄的情绪发布到网上信息在网上受到的关注比在报纸或是广播、电视上受到关注的机会大得多一旦受到舆论关注,事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很大的转机卖身救姐”,“躲猫猫”, “钓鱼执法”等事件都曾引起轰动,在舆论的推动下得以解决卖身救姐”的妹妹得到了人们的关心和帮助;“躲猫猫”事件水落石出,相关人员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孙中界以断指向钓鱼执法说不,引发了一场关于执法改革的反思三)传统媒体面对权力的“失语”众所周知,中国的媒体向来是党和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媒体的这一特殊角色使它不同于西方媒体,它应该服从执政党的指挥,服务于广大人民社会公众但有时候,媒体记者在工作中向权力倾斜,尤其在涉及到权力阶层和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时,往往对权力谄媚讨好,对普通人却趾高气扬,甚至损害社会公众的正当利益冲突中的个人、企业或单位以“封口费”收买记者,想让重大的责任事件瞒而不报,人们只好求助于“网友曝”如2 0 0 8年的山西“封口费”事件,引起了社会对传统媒体记者责任缺失的广泛质疑四)“网友曝”是“社会公众反映”的延伸我们经常在报纸看到 “社会公众反映”,“有社会公众报料”、“目击者介绍”“官方称”等等,这些词或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或是为了让报道更有说服力。

      这种写作方式也曾引起质疑,因为没有将“反映”或“报料人”的真实名字交代清楚,报道的真实性让人怀疑文化学者吴祚来在《东方早报》中说过,“网友曝”是过去社会公众反映的延续和延伸,它是网络社会的必然现象,它突出的是某个网友提供的特别信息⑼ “社会公075网中观视Observations from internet / 2010 NO.04众反映”、“社会公众报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词,网友也是社会公众中的一员,在本质上与“社会公众反映”并无多大区别,“网友曝”是“社会公众反映”的另一种形式在没有网络的过去,新闻记者以社会公众反映的信息作为新闻来源之一,通过进一步的采访、调查,再进行报道社会公众积极反映问题,为记者提供了更多与社会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来源有了网络,社会公众的反映面扩大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将所见所闻发布到网上记者可以在这些信息中寻找有新闻价值的“猎物”,当然这种信息包罗万象、鱼龙混杂,必须有火眼金睛才能识别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五)媒体用以吸引公众眼球广告费是媒体生存的基础,传统媒体用来换取商家广告费的是读者眼球记者只有把工作做好,把新闻做得更加贴近社会公众,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真实地反映社会公众的呼声,才能吸引更多的眼球,媒体的才能够赚取更多的收入。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愿轻易倾诉,但到了网上 ,他们可能就会将心里郁积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这些话往往是他们最想说但是又不便说出的话处于这种状态的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阶层、一个无组织的群体,对于媒体来说,他们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如前分析,由于有些传统媒体出现了“失语症”,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人们对传统媒体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开始对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一定质疑媒体的公信力至关重要,如果人们不再相信它的话,它将无法生存频发的媒体责任缺失的事件已经慢慢弱化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形象,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说真话、负责任的媒体传统媒体清楚读者的眼球对它意味着什么,它必须挽回它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平常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官方称” 、“据权威人士介绍” 、“专家介绍”等,这些都似乎与普通公众有着很大的距离将“网友曝”搬到传统媒体上,让人们感觉传统媒体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具有亲和力的,这就软化了传统媒体和人们之间的壁垒要吸引读者的眼球,让报道贴近社会公众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让报道本身有吸引力网友曝”信息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对于具有无穷好奇心的读者来说,某些信息是极有看点的大多“网友曝”信息是揭发贪污腐败、揭露不道德行为等,与传统的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相吻合。

      所以 “网友曝”对普通公众颇具吸引力六)媒体化解竞争压力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媒体要获得独家新闻日益困难,各个媒体争相报道同一新闻事件实属常事新兴的网络成为媒体重要消息来源,这是新闻传播格局中的一个重大变化网络时代的新闻报道呈现多元化格局,‘网友曝’是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闻来源更加多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打破了以往新闻来源的单一性与专业化” ⑽对于记者来说,新闻线索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热线或是“社会公众反映”,而是将触角伸向了来源更广、热闹非凡的“网友曝”,网络消息源已经成为了一个新闻富矿 “⋯⋯这一方面在于作为事业单位的新闻媒体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已经感受到市场压力,这种压力也在媒体日常量化管理中传递给新闻记者为了‘挖’新闻完成任务,除了继续走好传统的途径外,新闻记者还需要开掘新的消息源另一方面,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传播主体互动性高、信息海量等特征,而且拥有广泛的网民基础,每日都有数以千万记的传播主体借助网络传播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网民一分子的新闻记者可以方便地接触和使用这些消息源,这些因素使其成为新闻记者极佳的信息‘粮仓’”⑾通过上网“涉猎”,记者可以猎取许多新闻线索,有时候某网友的一句话就有可能让一件被隐瞒的重大事件大白天下。

      以网友发布的信息作为新闻线索,记者再进行进一步调查了解,有可能从中寻找出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周久耕“天价烟”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新闻采集方式与传统的新闻采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新闻素材来源不再局限于自己“跑”,采访也不局限于面对面或者是采访这样速度快,也节约了新闻采集成本七)媒体对责任的一种规避传统媒体采取“网友曝”式的报道,除了以上的原因076之外,有的是出于规避责任的心理网友曝”和以前经常出现的“据当地社会公众反映”一样,都不涉及举报人姓名,容易让人产生质疑据网友ⅹⅹ曝”,这个网友来无影去无踪,其中不乏记者捏造消息一旦被证实是假的,记者就可以将责任都推到这个网友身上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报道方式,这种间接引用的方式让报道有了合理的来头,也让人觉得记者只是随手把网友发布的帖子稍加修改,没有经过采访、调查核实,就刊发到版面上记者只是报道事件,不对事件作评论,报道中的内容是“网友曝”的,就像曹林先生所说,加上了“网友曝”这个前缀,似乎一切责任都可以推给网友了八)先曝光,再倒逼事实真相在采访和核实牵扯各方利益的重大责任事件时,记者经常遇到阻挡,例如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替谁说话”;陕西横山县委书记斥责记者“管得也太多了”等。

      记者在采访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将“网友曝”的相关内容先曝光,相关方为了避嫌,必然会出来作解释如果是谣言,可以澄清;如果是事实,真相会大白于天下中石化“天价吊灯”事件,开始的时候是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