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尔勒历史资料.doc
7页库尔勒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汗时,库尔勒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时称“渠梨”东汗后为焉耆兼并,隋时设三品伯克管辖民国六年(1917年)设库尔县佐,属焉耆管辖民国二十八年设县1954年设库尔勒专署1979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库尔勒市库尔勒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新疆具有“承北启南”的特殊战略地位,它融合了各个民族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奇独特的旅游资源,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新型城市也是华夏第一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中心,是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全疆两个重点发展城市之一库尔勒市境东西长127公里,南北宽10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7116.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人口达43.8万人,流动人口达17.05万人,有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23个民族,其中汉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9.9%,少数民族占30.1%市辖9个乡、两个镇、5个农牧园艺场、5个城市办事处,另有3个州属农牧园艺场及农二师所属3个农业团场市域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师部、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里木石化工程建设指挥部和乌鲁木齐铁路局下属库尔勒各段等中央、自治区单位。
库尔勒市 - 历史沿革秦汉时期,天山南路有36国,库尔勒市位居渠犁国境,古渠犁国在且未西北,精绝(今民丰县)之北,尉犁(今塔什店至搏斯腾湖以南一带)西南,山国(今尉犁县铁干里克东北)以西,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东南其范围相当于今库尔勒市境及尉犁县西北、轮台县东南一部分西汉文帝四年(前176),匈奴冒顿单于入侵西域置幢仆都尉于焉耆、危须、尉犁三国问,渠犁受憧仆都尉控制西汉太初四年(前101),汉朝在轮台、渠犁设使者饺尉,管理西域屯田事务西汉神爵二年(前60),汉朝于乌垒设置西域都护府,渠犁归属汉朝版图,筑圩娄城于“河曲”(今孔雀河的转弯处),归降汉朝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等部众,也被安置在“河曲”王莽新朝天凤三年(16),西域都护李崇败退龟兹圩娄城地属匈奴东汉建武二十二年(46),莎车土贤攻龟兹王,坍娄城地属莎车王乌垒州数年之后,龟兹杀乌垒王占乌垒国境东汉永平十七年(74),西域都护陈睦治埒娄城东汉永平十八年(75),为焉耆攻没东汉永元六年(94),班超发龟兹、鄯善等8国兵征伐焉耆危须、尉犁,斩焉耆王广、尉犁于陈故城埒娄城地归属于汉东汉永建二年(127),西域长史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分南北道攻打焉耆国,张朗由爵离城(即埒娄城)先至爵离关(今铁门关),攻降焉耆王元盂。
前凉建兴二十三年(335),前凉张骏遣兵伐龟兹途中,在贡仑城和遮留谷击退焉耆国王龙熙地属前凉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前秦品光攻降焉耆,地属前秦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万度归伐焉耆,置焉耆镇本地为柳驴城,地属北魏西魏恭帝二年(555),突厥占据高昌之后,即向焉耆发展,本地受其统辖隋仁寿三年(03),突厥西面可汗达头的儿子泥利自立为西突厥全境的大可汗,史称西突厥,本地受其统辖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唐朝军队进攻龟兹,途径今库尔勒境,本地属随后设立的焉耆都督府唐咸亨元年(670),吐蕃陷安西四镇,本地属叶蕃唐上元二年(675),唐朝收复安西四镇唐永淳元年(682),吐蕃复占领天山南路唐垂拱元年(685),唐收复安西四镇 唐垂拱三年(687),吐蕃攻占安西四镇周长寿元年(692),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本地复归唐朝唐贞元五年(789),本地为吐蕃占据唐开成五年(840),回鹘相 职拥外甥庞特勤西迁安西,从吐蕃手中夺取焉耆各地本地属回鹘唐大中十至十一年(356~857),回鹘首领庞特勤西迁焉耆,称叶都护,有众20万,本地属叶都护管辖唐咸通元年(860),庞特勤可汗被其异母弟库尔特勤战败处死,安西回鹘汗国的重心移至北庭、吐鲁番一带,史称西州回鹘,本地属西州回鹘。
唐咸通七年(866),西州回鹘首领仆固俊,打败吐蕃首领尚巩热,吐蕃势力退出西域,本地属西州回鹘宋宣和四年(1122)以后,西州回鹘臣服西辽,本地属西辽宋嘉定十一年(1218),成吉思汗擒杀西辽乃蛮王子,本地属元蒙古宪宗元年(1251),蒙哥登大汗位(史称宪宗)于今吉木萨尔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库尔勒地属别失八里行省,归察台台后王治地清康熙十六年(1677),噶尔丹进兵南疆,破黑山宗,尽捕元裔诸汗,库尔勒地属准噶尔治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准噶尔与大小和卓木之乱以后,将焉耆定名为喀喇沙尔,派驻办事大臣一员所属库尔勒庄,实行伯克制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于库尔勒设三品阿奇木伯克一员,管理库尔勒庄,并设守备驻军清同治六年(1867),浩罕阿古柏侵占库尔勒,血腥统治10年之久库尔勒市清光绪三年(1877)十月,清军收复库尔勒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喀喇沙尔直隶厅升为焉耆府库尔勒为焉耆府治地民国6年(1917)设库尔勒县佐,属焉县设焉耆道,辖库尔勒焉耆道改为焉耆行政长公署民国9年(1920)7月11日,设焉耆道,辖库尔勒县佐民国县19年(1930),焉耆道改为焉耆行政公署,同年库尔勒县佐为设治局,属焉耆行政长公署。
民国28年(1939年),库尔勒设治局升格为县,属焉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4月12日,焉耆专员公署成立、库尔勒县为焉耆专署辖治1954年6月,撤销焉耆专员公署,分别设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区和库尔勒专署库尔勒县为库尔勒专署辖治1960年12月1日,库尔勒专署并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由焉耆县南迁库尔勒县城1979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划出库尔勒县的库尔勒镇、新城、团结3个办事处和铁克其、英下、恰尔巴格3个公社, 以及原属焉耆青县的塔什店办事处,成立库尔勒市同年9月30日,库尔勒市组建成立,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领导1979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库尔勒市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库尔勒县,县所辖区域并入库尔勒市1984年4月10日,库尔勒县正式并入库尔勒市,仍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是维吾尔民族语言,直译为“楼兰人”,是“眺望”的意思,因盛产香梨,又被称为“梨城”库尔勒市 - 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一、历史古迹库尔勒市 目前,库尔勒城市周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自治区住所文物保护单位28处,有档案记录的文物保护点300余处库尔勒市区北部山区峡谷中有著名的铁门关,因其险固,形势险峻,在中国古代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二、自然风光库尔勒市周边还有不少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烟波浩淼的博斯腾湖,广袤迷人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幽雅神奇的天鹅湖,举世闻名的罗布泊,松涛林海的巩乃斯,风光秀丽的塔里木河,雄伟壮观的天山石林,千姿百态的“雅丹”奇观,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海拔6973米的木孜塔格冰峰孔雀河风景旅游带、给市民创造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太阳岛风景旅游区,水草丰茂、鸟语花香普惠胡杨林度假村,空气清新、凉爽宜人龙山公园是避暑消夏旅游的理想之地原始的天堂大峡谷令人神往神秘,每年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此观光旅游库尔勒市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公元630年佛教高僧玄奘西天取经曾途经库尔勒市境大部曾属古代西域36国之一的渠犁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孔雀河流域就已有人类活动西汉神爵年间,西域都护府在今孔雀河三角洲筑有埒娄城,有军队驻守以后,埒娄城又演变为东汉的爵离城、北魏的柳驴城和元代的坤闾城清时设三品伯克管理,属喀喇沙尔办事大臣民国6 年设库尔勒县佐,辖于焉耆道民国19年改为设治局,焉耆行政区民国26年设县,属焉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9年库尔勒由设治局升为县新中国成立后,库尔勒县先后成为库尔勒专署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政领导机关的所在地。
1979年6月,国务院批准由库尔勒县设置库尔勒市1984年,县、市合并库尔勒人民具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光荣传统清代,维吾尔族伯克托克托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被叛匪霍集占杀害,为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在阿古柏统治时期,库尔勒人民积极支持左宗棠的大军西征,为清军报信、当向导,有的直接随军打仗在军粮缺乏时,维吾尔族人民主动提供阿古柏窖粮数千石的地点,解决了军粮问题阿古柏看大势已去,自杀于库尔勒清朝,库尔勒原为喀喇沙尔直隶厅属下一回庄,1917年,设库尔勒县佐辖属焉耆县1930 年库尔勒置设治局,归焉耆行政区管辖1939年库尔勒由设治局升为县抗日战争时期,各族人民成立反帝会,捐钱捐物,支援抗日战争1、1997年1月,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2、1998年,荣获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1999年6月,被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城市”;4、2002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5、2004年2月,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6、2004年10月,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7、2004年11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8、2005年5月,被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9、2005年1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库尔勒进城市”;10、2006年4月,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11、2006年荣获“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称号。
12、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西北五省唯一的一座全国文明城市库尔勒库尔勒雪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