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灵澈上人.PPT
10页1送灵澈上人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刘长卿2 刘长卿祖籍安徽宣城,刘长卿祖籍安徽宣城,因迁居洛阳,所以就自称为洛阳人因迁居洛阳,所以就自称为洛阳人刘长卿以五言律诗擅长肃宗至德间刘长卿以五言律诗擅长肃宗至德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尉,后返,旅居江浙代宗时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新唐书被诬再贬睦州司马《新唐书··艺文艺文志》著录其集志》著录其集1010卷《全唐诗》编卷《全唐诗》编录其诗录其诗5 5卷 作家作家简介简介3【注释】【注释】 ⑴⑴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⑵苍苍:深青色苍苍:深青色 ⑶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⑷杳(杳(yǎoyǎo)杳:深远的样子杳:深远的样子 ⑸⑸荷(荷(hèhè)笠:背着斗笠笠:背着斗笠 荷,背着荷,背着4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的作品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全诗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全诗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为唐代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山水诗的名篇 5【译文】【译文】 苍翠的竹林寺, 苍翠的竹林寺, 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 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6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古寺、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仿佛耳旁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
强烈了 7中心思想中心思想 这首小诗通过写灵澈这首小诗通过写灵澈欲归竹林寺及诗人目送欲归竹林寺及诗人目送荷笠归远的灵澈上人,荷笠归远的灵澈上人,表露出诗人因怀才不遇表露出诗人因怀才不遇而闲适,虽然失意却淡而闲适,虽然失意却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种闲淡的意境 8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的途中 910。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