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数学上册 从问题到方程课件 苏科版 课件.ppt
34页从问题到方程一、教材分析二、总体设计意图三、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反思从问题到方程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从问题到方程(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工具,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从问题到方程这节课通过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凸显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从问题到方程(二)教学目标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方程进行描述,进而让学生初步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问题到方程(三)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初步感受方程可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方程模型从问题到方程二、总体设计意图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本人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数学化认识巩固与拓展”的过程。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到方程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加强对方程是刻画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模型的认识从问题到方程二、总体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教法上体现教师的“启发引导”,突出学生“探索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创造,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借助于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从问题到方程三、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练习巩固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活动二活动三从问题到方程1、如图,天平右盘内的砝码质量为160g,天平平衡时,你能说出食盐的质量吗?活动一:10g100g50g从问题到方程2、已知下图中食盐的质量为160g,在天平的右盘中共放几个20g的砝码才可以使天平平衡呢?20g160g活动一:从问题到方程3、已知右图中食盐的质量为160g,在天平的右盘内有一个50g的砝码,那么还需加多重的砝码才可以使天平平衡呢?50g160g活动一:从问题到方程4、如图,在天平的左盘中有一个小球和一袋160g的食盐,天平的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为200g,当天平平衡时,你能求出这个小球的质量吗? 100g160g100g活动一:从问题到方程5、如图,在天平的左盘中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和一袋160g的食盐,天平的右盘内有总质量为200g的砝码,当天平平衡时,你能求出小球的质量吗?100g160g100g活动一:从问题到方程设计意图: 创设用“利用天平秤量物体的质量”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活动一的设计层层推进,用数学语言诠释天平平衡的道理,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方程可以描述天平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感受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从而引入课题:从问题到方程从问题到方程 某球队参加排球联赛,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该球队共赛了12场活动二:从问题到方程 某球队参加排球联赛,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该球队共赛了12场活动二:(1)若该球队胜1场,则负_场,该球队共得_分;(2)若该球队胜2场,则负_场,该球队共得_分;(3)若该球队胜3场,则负_场,该球队共得_分;11109131415(4)当该球队胜_场时,该队共得20分8从问题到方程设计意图: 活动二把教科书提供的第二个问题进行了变式,增加了三道填空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排球比赛得分规则,为问题的解决做了一定的铺垫,便于学生思考利用这个题目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在活动过程中老师组织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使学生学会倾听,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算术方法、方程法、枚举法等)经历多种方法的交流、对比,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方程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相等关系的一般性和优越性,引导学生乐于用方程来表示这种相等关系。
从问题到方程练习:用方程来描述下列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从问题到方程1、一头半岁的蓝鲸体重22吨,90天后体重为30.1吨,如果设蓝鲸体重平均每天增加x吨,那么可得方程_从问题到方程2、把50kg大米分装在个同样大小的袋子里,装满后还剩余kg,如果设每个袋子可装大米x kg,那么可得方程_3、据资料,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0C现测得某山山脚的气温为15.20C,山顶的气温为12.40C如果设这座山高为xm,那么可得方程_从问题到方程设计意图: 三个问题由易到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已知量和未知量在方程中的关系、地位以及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方程来解决,能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到用方程可以描述问题中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从问题到方程活动三: 军军今年5岁,爸爸今年32岁, 几年后军军的年龄是爸爸的年龄 ?从问题到方程设计意图: 活动三是从问题到方程的拓展延伸,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励学生创造性地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从问题到方程的认识:明确从问题到方程的关键是找相等关系,根据方程不同的相等关系,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方程。
并对列出的每个方程能给予合理的解释从问题到方程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你有有哪些收获和困惑?哪些收获和困惑?从问题到方程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语言表达及概括能力,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从问题到方程作 业:课本: 第94页习题4.1 1、2、3题从问题到方程设计意图: 检验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从问题到方程板书设计:课题:从问题到方程问题天平平衡左边质量=右边质量方程相等关系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练习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求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来设计,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来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从问题到方程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鲜明的指向性 问题情境要结合课堂,有目的的选择和设计,既要关注学习内容、学习对象的引出与揭示,更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认识和认同,为学生有效的自主建构提供时间和空间。
选择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这也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本节课创设用“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这一情境引入课题比较合适,因为从天平的平衡学生可以直接获得相等关系,直观、形象、易懂在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揭示了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从而引入课题:从问题到方程从问题到方程2、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多样性、层次性 本节课三个活动层次分明,安排的三个活动环环相扣,既相互独立又自然形成一个整体活动一用数学语言诠释天平平衡的道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方程可以描述天平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活动二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方程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相等关系的一般性和优越性;活动三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从问题到方程的认识,从而完成整个建构活动从问题到方程3、教材的使用要有创造性 对课本素材的充分利用,即每一个活动都是在课本所提供的基础上,或挖掘内涵,或利用变式,或改变题型,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创新使用教材的要求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每一个“活动”中的问题之间具有了一定的“逻辑联系”,这就使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可以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回味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
从问题到方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认识数学、形成能力的场所,也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认识,学会设计建构性活动,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化水平,防止用简单的解题训练,替代数学化认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线,关注学生的数学化认识,体现直接经验形成所经历的认知过程,变简单传授为理解而教从问题到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