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ad高级规则设置.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xzh****18
  • 文档编号:46610124
  • 上传时间:2018-06-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0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SEED BLOG : 1覆铜高级连接方式覆铜高级连接方式 如过孔全连接,焊盘热焊盘连接;顶层 GND 网络全连接,其他层热焊盘连接线宽 0.3mm 在 AD PCB 环境下,Design>Rules>Plane> Polygon Connect style ,点中 Polygon Connect style,右键点击 new rule - - - - - - - - - - - - - - - 新建一个规则 点击新建的规则既选中该规则,在 name 框中改变里面的内容即可修改该规则的名称,默认是 PolygonConnect_1 ,现我们修改为 GND- Via, 选项 Where The Frist Object Matches 选 Advanced(Query) ,Full Query 输入 IsVia(大小写随意),Connect Style 选 Direct Connect, 其他默认设置,点击下边的 priorities 把 GND- Via 规则优先级置最高, (1 为最高,2 次之…)如下图: 回到 PCB 设计环境下进行覆铜,覆铜网络选 GND,覆好铜以后对于网络为 GND 的 Via(过孔)将为全覆铜的连接,而非默认的 relief connect 方 式(热焊盘方式) ,由于规则是对过孔的全连接覆铜,所以对于焊盘的覆铜是热焊盘方式连接方式,见下图(左) : 如果想过孔和焊盘多用热焊盘方式,那在 Full Query 修改为 IsVia or Is pad ,更新下刚才的覆铜,地焊盘也全连接了,如上图(右)同样也 可 以Full Query为 Is pad , InNet(‘GND’) , InNet('GND') And OnLayer('TopLayer'), InComponent('U1'),InComponent('U1') OR InComponent('U2') OR InComponent('U3') , innetclass('Power')等等… 1.InNet(‘GND’) 对于网络名为 GND 的网络进行覆铜连接,覆铜连接规则采用 InNet(‘GND’)的覆铜连接规则,注:InNet(‘X’),X 为 PCB 中的网络名,Connect Style 可 全连接 或 热焊盘 或 无连接 方式;热焊盘方式还可设置 2,4 连接,45 度,90 度和连接线宽,下面 的也类同; 2.InNet('GND') And OnLayer('TopLayer'), 对于位于 TopLayer 层的 GND 网络进行的覆铜采用该覆铜连接规则, OnLayer('X'),X 为层名,层名称修改可通过 Design>Layer Stack Manager,双击层名称修改。

      3.InComponent('U1'),对于元件 U1 的覆铜采用该覆铜连接规则,U1 上有个 X 网络,同时覆铜的网络也为 X,这样改规则才有效果,例 如 U1 上有个管脚连接到 GND 网络,同时覆铜网络选 GND,此时改规则才有效果;否则等于没有这个规则,与不建立规则效果一样; 4.InComponent('U1') OR InComponent('U2') OR InComponent('U3') 对于 元件 U1,U2,U3 采用该覆铜连接规则, 即 U1,U2,U3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SEED BLOG : 2多采用改覆铜连接规则,关系是 OR ,而非 AND; innetclass('Power'),Power 类网络的覆铜连接方式规则,Design>Classes 创建一个规则类,类的方式有多种,网络类,元件类, 层类等 网络类指向 PCB 中的网络名,层类指向 PCB 中的元件(焊位),层类指向 PCB 中的层;;;例:innetclass('Power') ,在 net classes (网络类) 下新建一个规则 (new rule) , 同样是右键增加, 并改名为 Power, 选中这个网络类规, 添加左边的的网络到右边去, 比如添加 GND , VCCINT , VCC3.3,VCC1.2,VCCA,GNDA 等…这样在多个多个网络的不同覆铜就不用分别建立 GND ,VCCINT ,VCC3.3 ,VCC1.2 ,VCCA ,GNDA 的 覆铜连接规则,自需要建立一个网络类覆铜连接规则即可,在覆铜的时候覆铜网络连接到相应的网络即可; 注意:所有上面的规则多要设置相应的优先级和新建规则,新建规则的优先级设为高,默认规则的优先级最低,其他优先级看实际排列。

      所 有选项 选 Where The Frist Object Matches 选 Advanced(Query) ,Full Query 输入相应的数据命令,对于相对简单的类似只是网络和层的覆铜连接 InNet('GND') And OnLayer('TopLayer')---顶层地网络的覆铜连接方式 ,可选择 The Frist Object Matches- - - Net and Layer,在里面的下 拉框中选择相应的 Net 和 Layer 后Full Query 框软件会执行填充数据,完成后 Apply OK 回到 PCB 中(Full Query 框中语法错误,软件会提示 错误,而填入一个不存在的层或网络名则不会) ,再在 PCB 进行覆铜选择相应的覆铜网络即可,覆铜间距默认是 10mil,如需特殊间距则需修改间 距规则; 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SEED BLOG : 3高级间距规则高级间距规则 比如覆铜间距 16mil,其他安全间距 8mil,过孔到过孔间距 100mil,焊盘到焊盘间距 100mil,焊盘到过孔间距 100mil,顶层地覆铜 0.8mm,顶层 VCC3.3 与 VCC1.8 覆铜间距 0.5mm 等 Altium Designer 的间距规则默认为一个 10mil 间距,没有区分焊盘到焊盘,过孔到过孔,走线到覆铜等的间距,想要高级规则,必须自 己新建。

      在 PCB 设计环境下 Design>Rules>Electrical>Clearance ,同样右键新建一个间距规则并重命名为 Poly,Where The First Object Matches 选 Adcanced(Query) ,Full Query 输入 inpolygon,Constraints 把默认的 10mil 修改为 20mil,优先级 Poly 比默认的的 Clearance 的 10mil 高,这 2 个间距规则共同构成覆铜间距为 20mil,其他间距例如走线到走线,走线到焊盘过孔间距为 10mil 的规则,如下图: 下 2 图是过孔覆铜全连接 viaconnect,默认安全间距 clearance 8mil,覆铜间距 16mil 规则的覆铜,inpolygon 是所有的覆铜,如果想要其他覆 铜间距, 则需要在新建覆铜规则, 比如 VCC3.3 覆铜 0.5mm, VCC1.8 覆铜间距 0.6mm, 其他覆铜 0.4mm; 优先级 16mil 的最低; 覆一片铜到 VCC3.3 网络同时起名该覆铜为 VCC3.3- ALL; 覆一片铜到 VCC1.8 网络同时起名该覆铜为 VCC1.8- ALL;同样要兴建间距规则,见下面第 3- 6 张图: 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SEED BLOG : 4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SEED BLOG : 5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SEED BLOG : 6下图是过孔到过孔的间距规则, Where The First Object Matches , Where The Second Object Matches 的FullQuery , 只有这2个参数一个是isvia, 另一个是 ispad 即可;如果一个是 ispad 另一个是 isvia,那就是过孔到焊盘的间距;如果一个是 ispad 另一个是 ispad,那就是焊盘到焊盘的间距; 随后填入具体的间距即可,Where The Second Object Matches 默认是 ALL ,修改他就是第一个和第二个间距规则,IsVia 和 ALL 就是 Via 到其 他的间距规则,IsVia 和 IsVia 就是过孔到过孔的间距规则; 过孔到过孔间距没有到 2.54mm 的 DRC 检查出来绿色显示; 注:设置小间距管脚间距:一些FPGA芯片等很多焊盘间距多达到了0.2mm,默认的10mil(0.254mm)间距显然是冲突的,上述问题可以通过HasFootprint('PQ208')或IsPad and InComponent('U1'); (IsPad and InComponent('JP4')) or(IsPad and InComponent('JP3')) HasFootprint('PQ208'),封装为 PQ208 的元件; sPad and InComponent('U1'),元件 U1 的管脚间的间距; 上面 2 个规则只是管脚间距,丛上面拉出来的线的间距是其他的规则值,当然不能太大;比如上面的 PQ208 焊盘 0.3mm。

      焊盘间距 0.2mm,布线0.2mm,那拉出来的线间距就是 0.4mm如果把布线间距设为 0.5mm,1mm ,要么绿色,要么拉不出来; (IsPad and InComponent('JP4')) or(IsPad and InComponent('JP3')),元件 JP3,JP4 的间距规则; 见下面 3 张图: 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SEED BLOG : 7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SEED BLOG : 8下图是一个定位孔间距为 3mm 的间距规则:常用一个内孔=外孔的焊盘做定位孔该孔不连接到任何网络(不进行电气连接) ,只拧螺丝用 我们在 PCB 上 4 个脚上放 4 个定位孔,不连接到任何网络,焊盘名称起为 HOLE, 内孔=外孔大小;free- hole 含义 free 不连接到任何网络, Hole 焊盘名称;可以是 free- 0 ,free- 1,free- 2 等等; 下图为一个在 toplayer 层覆铜名为5VANA 的间距规则,当然 toplayer 可以换成其他层,5VANA 可以换成其他覆铜的名称; 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SEED BLOG : 9下图为 DM 到 DP 网络间距为 20mil 的间距规则: 下图为MSCLK1网络到其他间距为 16mil 的间距规则 Altium designer PCB advance rules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