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兽医病理解剖学:第4章 适应与修复.ppt

56页
  • 卖家[上传人]:窝***
  • 文档编号:201018812
  • 上传时间:2021-10-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33M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 适应与修复Adaptation & Repair疾病过程中始终存在损伤与抗损伤斗争适应与修复是抗损伤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内容及重难点第一节 适应(adaptation)第二节 修复(repair)重点:各种病变的病理变化特点,尤其是肉芽组织难点:肉芽组织的结构与形成第一节 适应 概念:指机体对体内、外环境条件变化时所发生的各种积极的有效的反应n生理条件下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病理条件下抵抗损伤的过程中,都有机体的各种适应性反应n“适应” “生存” 适应的表现形式:肥大、增生、化生、代偿()一、肥大(Hypertrophy)(一)概念: 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并伴有功能增强的现象n组织或器官肥大: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数目增多或两者皆有n器官肥大是对机能负担增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1.生理性肥大 为适应生理机能需要引起的肥大体积增大,机能增强,具备更大的储备力如怀孕的子宫二)种类(二)种类 2.病理性肥大 (1)真性肥大 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机能增强(代偿性肥大) 肥大的器官、组织在外形上除体积增大外,仍保持其正常形态镜检肥大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增多,结构清晰,细胞核增大 代偿性肥大对机体通常是有益的,但是,肥大器官的贮备却相对降低。

      肝代偿性肥大 (2)假性肥大: 体积增大,但机能下降;间质增生,而实质则受压萎缩 长期休闲、缺乏锻炼而又喂给多量精料的家畜,不仅体躯肥胖,而且心脏也发生假性肥大往往发生急性心脏衰弱而突然死亡因此对役用家畜不仅要加强饲养管理,而且还要加强使役锻炼,防止其过度肥胖而降低使役能力二、增生(hyperplasia) (一)概念 组织器官由于其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使体积增大的现象称为增生增生和再生可同时出现,一般来说,增生主要是为了适应增强的机能要求,而再生则为了替代丧失的细胞 增生是在机体控制下进进行的一种局部细胞有限的分裂增殖现象,是细胞在应激因素或刺激作用下分裂增殖的结果与肿瘤不受控制的恶性增生是完全不同的1生理性增生 在生理条件下,组织或器官由于生 理机能增强而发生的增生泌乳期的乳腺增生) (二)类型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2病理性增生 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的组织或器官 的增生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慢性刺激:肝片吸虫 胆管上皮增生 (2)慢性感染与抗原刺激:猪霉形体肺炎 肺门淋巴结淋巴细胞增生 (3)激素刺激:雌激素 子宫内膜发生囊状 和腺瘤样增生 (4)营养物质缺乏:缺碘 甲状腺上皮细胞 增生。

      一)概念:(一)概念: 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转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三、化生三、化生 (二)种类(二)种类n直接化生:一种组织不经过细胞增殖而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化生n间接化生:一种组织通过新生的幼稚细胞而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化生支气管腺上皮鳞状化生:支气管假复层柱状上皮(右图)已被鳞状上皮(左图)所代替这种病变常见于长期吸烟者以及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和支气管扩张症等胃粘膜上皮肠腺化生:胃幽门窦粘膜活检显示粘膜腺上皮被大量粘液分泌细胞即(杯状细胞)所代替,其形态酷似肠粘膜这种病变常见于慢性胃炎病例三)对机体的影响 化生是组织适应的一种反应,能增加该组织对刺激的抵抗力,但化生后的组织失去原组织的机能,可能继发肿瘤四、代偿(compensation)(一)概念: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体内出现机能、代谢及结构破坏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的机能、代谢和结构的改变来补偿的过程,称为代偿二)代偿的形式1 代谢性代偿:以物质代谢改变为主要表现形式 如:饥饿时2 机能性代偿:通过器官机能加强来 补偿体内的功能障碍和损伤 如:一侧肾脏功能丧失,可由另一侧补偿。

      3 结构性代偿:以器官、组织体积增大(肥大)来实现代偿 如:心脏肥大三)代偿的特点1代偿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机体的代偿能力是相当大的代偿具有一定的限度 代偿失调(失代偿):当器官功能障碍继续加重,代偿不能克服功能障碍引起的后果时,新建立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出现各种障碍,即发生代偿失调代偿能掩盖疾病或一定条件引起其他病理过程的可能性代偿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第二节 修复修复:机体对死亡细胞、组织的修补性生长过程及对病理产物改造过程包括:再生、肉芽组织形成、创伤愈合、骨折愈合和机化一、再生(Regeneration)(一)概念:(一)概念: 细胞和组织损伤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细胞细胞和组织损伤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细胞分裂增殖来修补的过程成为再生分裂增殖来修补的过程成为再生二)类型1. 生理性再生:生理条件下细胞的新老交替2. 病理性再生:病因引起细胞组织死亡后,进行修复损伤的再生1)完全再生:再生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原组织完全相同2)不完全再生:损伤的组织不是由原组织来修复,而是由结缔组织来修复3)过度再生:再生的组织多于原损伤的组织三)细胞的再生潜能与细胞再生能力强弱的因素:生物进化、细胞分化和细胞发育成熟程度有关。

      一般规律为:低等动物高等动物;分化程度低组织分化程度高组织;年龄小、体貭好的动物年龄大、体貭差的动物;按再生能力强弱,可将动物的细胞分为三类1不稳定细胞(1abile cell) :这类细胞总在不断地增殖,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再生能力相当强表皮细胞、黏膜被覆细胞、造血细胞、结缔组织细胞)2.稳定细胞(stable cell) :在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殖现象不明显, 但受到损伤刺激时,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肾小管的上皮细胞、间叶细胞、平滑肌细胞再生能力较弱)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 :再生力弱或不能再生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而神经纤维在神经细胞存活的前提下,受损后有着活跃的再生能力1上皮组织的再生(1)被覆上皮再生:创缘或底部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 生,向缺损中心迁移,先形成单层上皮,以后增生分化为鳞状上皮黏膜:上皮受损后,由邻近的基底部细胞分裂增生来修补新生的上皮细胞起初为立方形,以后增高变为柱状细胞 (2)腺上皮再生:腺上皮的再生是否完全,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只有腺上皮坏死,而间质及网状支架完好时,才能完全再生,否则反之四)各种组织的再生(四)各种组织的再生 2纤维组织的再生 在损伤的刺激下,受损处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分裂、增生。

      成纤维细胞可由静止状态的纤维细胞转变而来,或由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分化而来成纤维细胞的特点为:胞体膨大呈圆形或星芒状,胞浆半透明淡染,核大淡染,颇似上皮细胞当成纤维细胞停止分裂后,开始合成并分泌前胶原蛋白,在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细胞逐渐成熟,变成长梭形,胞浆越来越少,核越来越深染,成为纤维细胞最后形成由胶原纤维和狭长的纤维细胞共同构成的纤维性结缔组织 3血管的再生 毛细血管的再生:有两种方式 (1)芽生(budding):首先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肿大,增殖,形成向外突起的幼芽实性条索状, 血流进入后成为新生毛细血管,互相联结构成毛细血管网为适应功能的需要,不断地改建,变为小动脉和小静脉 (2)自生性生长:这种血管再生方式与原来血管无关,是直接由结缔组织内的间叶细胞新生分化而形成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由类似于幼稚的成纤维细胞呈平行排列,在细胞之间逐渐山现小裂隙,并与附近的毛细血管相连,遂有血液通过最后发展为小动脉或小静脉 大血管断离后需手术缝合,吻合处内皮细胞分裂增生,互相连接,恢复原来内膜结构肌层不易完全再生,由结缔组织增生连接,形成瘢痕修复 4 4骨组织的再生骨组织的再生(1)(1)软骨组织的再生:软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弱软骨组织的再生:软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弱。

      软软骨组织再生起于软骨膜的增生,增生的幼稚细胞形似骨组织再生起于软骨膜的增生,增生的幼稚细胞形似纤维细胞,后逐渐变为软骨母细胞,形成软骨基质,纤维细胞,后逐渐变为软骨母细胞,形成软骨基质,细胞被埋在软骨陷窝内而变为软骨细胞细胞被埋在软骨陷窝内而变为软骨细胞 (2)(2)骨组织的再生: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骨组织的再生: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主要靠主要靠骨膜骨膜( (外膜和内膜外膜和内膜) )中的成骨细胞增殖修复当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增殖修复当骨组织严重骨折,也可完全修复严重骨折,也可完全修复5.肌组织的再生: (1)骨骼肌的再生依肌膜及肌纤维损伤程度差别而不同损伤较轻而肌膜未被破坏时,可完全再生如肌膜损伤,肌纤维完全断裂,其断端膨大,形成多核巨细胞样的肌芽,最后形成瘢痕2)平滑肌再生能力较骨骼肌弱,损伤后常由结缔组织修复3)心肌缺乏再生能力,死亡后一般由结缔组织修复而形成瘢痕 6神经组织的再生 中枢神经的神经细胞不能再生,受损后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复,形成胶质瘢痕 外周神经纤维损伤后,如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仍然存活,则可完全再生 如果两侧断端相隔超过25cm或中间有瘢痕等组织隔开,再生的轴突就不能达到远端,便卷曲成团,形成创伤性神经瘤,而引起顽固性疼痛。

      二、肉芽组织(一)概念: 由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1.形成n肉芽组织来自损伤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n毛细血管的新生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n肉芽组织的成熟及瘢痕形成二)肉芽组织的形成和结构(二)肉芽组织的形成和结构2.结构n眼观:表面湿润,颗粒状,鲜红色,似嫩肉,触之易出血n镜下:表面有渗出液、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层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深层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转变成纤维细胞坏死组织、炎性坏死组织、炎性细胞及渗出液细胞及渗出液丰富的毛细血管丰富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 血管数目血管数目 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由大量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和炎性细胞构成,毛细血管向伤口表面垂直生长肉芽组织(高倍):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大量实性细胞条索,向表面垂直生长,间质内有炎性细胞肉芽组织结构(三)功能(三)功能1. 消除、取代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异物(机化及包囊形成) 2.抗感染,保护创面 3.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三、创伤愈合(三、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Wound healing)(一)概念(一)概念 创伤造成组织缺损的修复过程创伤造成组织缺损的修复过程。

      二)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二)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n n出血和渗出出血和渗出n n创口收缩创口收缩n n肉芽组织的形成,清理创腔和填补缺损肉芽组织的形成,清理创腔和填补缺损n n瘢痕的形成瘢痕的形成1.第一期愈合:见于创口小、平直、出血少、组织破坏轻,无感染,愈合后留下线状瘢痕2.第二期愈合:创口不整齐,组织损伤严重,出血多,并发感染愈合过程复杂,时间长,有明显的瘢痕三)创伤愈合的类型(三)创伤愈合的类型(皮肤创伤为例)(皮肤创伤为例)一期愈合示意图一期愈合示意图1432二期愈合示意图二期愈合示意图1234四、机 化(organization)(一)概念 机化:肉芽组织取代病理产物(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凝血块和血栓等)的过程 包囊形成:对于不能机化的病理性产物或异物则由肉芽组织将其包裹,称为包囊形成1.纤维素性渗出物:浆膜面纤维素性渗出物绒毛心、粘连、肉变)2.坏死组织的机化:完全取代形成瘢痕;包囊形成;3.异物的机化:肉芽组织形成包囊二)不同病理产物的机化绒毛心盔甲心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导致粘连肺肉变肺肉变:又称机化性肺炎肺泡壁和肺泡腔内均可见胶原纤维束形成,并相互连结 成片,肺组织内有炎性细胞浸润。

      包囊形成(三)机化意义的评价本质上是有适应意义的修复性反应有利的一面:消除和限制各种病理性产物的致病作用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不利的一面:但可造成粘连,心瓣膜机化后变形思考题:1. 不同组织再生的特点?2. 肉芽组织的形成及结构特点?其功能如何?3. 什么是机化,其意义何在?4. 适应与修复有哪些形式?各种表现形式有哪些特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